必修1第一章第二讲_第1页
必修1第一章第二讲_第2页
必修1第一章第二讲_第3页
必修1第一章第二讲_第4页
必修1第一章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断宇宙中的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必需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它必需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上的某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一般性(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_____________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________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______________上(3)结构特征:与其他__________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很多相像之处。自西向东圆形同一平面类地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1)外部条件:平安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为地球供应能量(1)太阳能量来源:大阳内部的_______________。核聚变反应②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__________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的分布大气运动 (2)对地球的影响 ①电离层:扰动电离层,影响_______________通信。 ②磁场: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空大气: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________”现象。 ④自然灾难:很多自然灾难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线电短波极光地震水旱灾难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______________的变更。 ①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______较_____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______较______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更①界面C:___________,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②界面D:________________,A波传播速度完全消逝,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传播速度横波纵波慢快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

_______:C以上部分。 (2)

_______:C、D之间部分。 (3)

_______:D以内部分(外核E和内核F)。3.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以上)。4.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______和_______。 (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地球表层_________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氮氧生物1.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觉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想,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想“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上没有水 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C.该行星温度太低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解析】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而“水世界”类地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说明该行星在银河系之中。结合题目供应的材料可知,该行星上不存在生命是由于其距离恒星近,温度太高造成的。 【答案】(1)C(2)B二、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1.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特征 世界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 (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2.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确定丰富,如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足够,但由于空气淡薄,大气吸取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2.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下列城市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差的是() A.兰州 B.拉萨 C.成都 D.乌鲁木齐 【解析】成都地处四川盆地,阴雨天、雾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差,不适宜推广太阳能路灯。 【答案】C分析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弱的方法1.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纬度呈负相关。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弱;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海拔(地势)呈正相关。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海拔越低,太阳辐射越弱。3.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云量呈负相关。云量越大,太阳辐射越弱;云量越少,太阳辐射越强。4.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也与坡向有关。阳坡太阳辐射强于阴坡;背风坡太阳辐射强于迎风坡。3.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挡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推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更大于丁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等值线含义的理解,云量越大,表示该地的日照时数越少,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少,阴雨天越多。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小于乙地,因而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更应大于丙地。第(2)题,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通道,因而云雨量比两侧多,故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答案】(1)B(2)A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猛烈的太阳辐射和足够的水汽 C.困难的地形和岩石圈 D.猛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信息提取】通过图文材料可以得出以下有效信息: 图中①是火星,②是金星。 【精讲精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①稳定的宇宙环境,这与火星和金星一样;②距离太阳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火星温度过低,金星温度过高;③有着适当的体积和质量,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金星上有着厚厚的二氧化碳,不适宜生物呼吸;④有着广袤的海洋,给原始生命供应了庇护所。 【参考答案】A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表: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90°N60°N40°N20°N0°N20°S40°S60°S90°S春分04536968559108566984570夏至10939941001950802576304480秋分04456858428978446904510冬至0513256158561014107410611166 (1)据表分析,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________卡/厘米2·日,从日地距离和下垫面两个方面简析其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下图可知,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缘由。 (4)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简述其缘由。 【信息提取】依据题干中的图文材料分析可知: 1.春分日、秋分日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赤道地区最高,向两极递减。 2.夏至日90°N旁边太阳辐射量最高,其次是40°N旁边,北半球远高于南半球。 3.冬至日90°S旁边太阳辐射量最高,南半球远高于北半球。 4.我国西部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 5.我国东部约38°N以南太阳辐射总量低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而38°N以北则高于全球平均值。 【精讲精析】第(1)题,春分日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表格中推断即可。第(2)题,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差异读表格计算得出,与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关,本题从日地距离和下垫面两个方面来分析。第(3)题,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与影响太阳辐射的云量多少有关。第(4)题,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主要是大气的热源是地面,气温低是由于空气淡薄,吸取地面辐射实力弱造成的。 【参考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 (2)73夏至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旁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旁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此外由于北极和南极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北极上空水汽多,云量大,也是北极点旁边海平面太阳辐射少的缘由之一。 (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来线旁边,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强。 (4)我国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减弱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淡薄,吸取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该题解答时涉及数据多,相比较分析的区域多,往往学生感觉无从分析,导致答非所问,题目所涉及到的核心学问点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如第(1)题中考查的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纬度),第(2)(3)(4)题分别考查了下垫面、天气等的因素,驾驭核心学问才能以不变应万变。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级B.两级 C.三级 D.四级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1~2题。2.与地球相比,天体b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缘由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图中的天体系统有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第2题,天体b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b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1.B2.C 右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3~4题。3.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 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 D.北纬60°地区4.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 D.通过的大气路径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总辐射量的差值最大,说明赤道地区云量最大。第4题,可能总辐射量从赤道向高纬度递减主要是由于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答案】3.A4.C5.下列有关“太阳风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太阳辐射增加造成的 B.是太阳大气猛烈变更的显示 C.表现为黑子数目削减、耀斑面积增大 D.表现为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增加 【解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猛烈变更的显示。 【答案】B6.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旅游时拍到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题。 【解析】该图体现了地球外部圈层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同时也体现了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岩石圈;即该图一共体现了4个圈层。 【答案】C7.凤凰网科技讯,北京时间2011年8月10日消息,“机会号”火星探测器近日到达火星巨大陨石坑边缘,进行新一轮探究。(注:“机会号”是美国宇航局放射的火星探测车,2004年1月25日在火星登陆)。右图为太阳系中相邻的四颗大行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③为木星,那么,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我国“天宫一号”飞行器的放射和“志气”号探测车在火星探测,其共同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