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六十六中学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1页
2020北京六十六中学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2页
2020北京六十六中学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3页
2020北京六十六中学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4页
2020北京六十六中学初二(上)期中语文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2020北京六十六中学初二(上)期中语文2020.11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共8页。2.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积累与运用(共1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①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②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如初经洗 (绦/涤)。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从此,山水就镌(juān/juàn)刻在他的记忆里。③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牢骚不辍。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不知迂回,不懂退让,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jiǎo/ jiào)呢?④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恹恹终日,郁郁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人这个时候便会正襟 (威/危)坐,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镌刻(juān) 计较(jiǎo) 洗绦 正襟危坐B.镌刻(juàn) 计较(jiǎo) 洗绦 正襟威坐C.镌刻(juàn) 计较(jiào) 洗涤 正襟威坐D.镌刻(juān) 计较(jiào) 洗涤 正襟危坐(2)根据文意,文中划线词语解释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辍:辍,车辆川流不息之意;不辍,在文中是停下的意思。郁郁:心里苦闷,(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B.不辍:辍,车辆川流不息之意;不辍,在文中是停下的意思。郁郁:草木茂盛,文中指心情愉悦。C.不辍:辍,停之意;不辍,在文中是不停的意思。郁郁:草木茂盛,文中指心情愉悦。D.不辍:辍,停之意;不辍,在文中是不停的意思。郁郁:心里苦闷,(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3)古往今来,关于人生境界的对联和书法作品极多。下列选项中对书体判断和对联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甲乙丙丁A.甲联为行书,联语是“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上联感悟到个体面对自然的渺小,下联则强调反视内心更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B.乙联为小篆,联语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强调做人应该像翠竹那样虚心,像梅花那样有着铮铮傲骨。C.丙联为楷书,联语是“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意在表明做人要追求自我内心的宁静,不要汲汲于功名利禄。D.丁联为草书,联语是“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喝酒观史,焚香读经,此联既能明静心读书之志向,又不乏豪气干云之气概。2.下面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擅长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突。B.《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社会活动家沈德鸿,笔名茅盾,代表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3.王铭老师的学生在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中荣获“阅读小明星”称号。下面是校刊小记者采访王老师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王老师的回答,补充小记者的问题,注意语言要得体。(2分)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王铭老师:我希望学生多读书,更希望他们用心体会,读好手头的每一本好书。不要泛泛而读,要用心揣摩语言,关注细节,体会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最好能圈点勾画,做点摘抄或笔记。4.请你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简短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了!此事一出,引发了从媒体到业界到专家等诸多方面的巨大的争议。百余名科学家联合声明表示谴责,国家卫健委要求立即调查核实。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消息一出,质疑声不断,有媒体对此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如何能够证明这对双胞胎婴儿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因为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婴儿接触艾滋病传染,这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如果这对双胞胎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环境或行为,又如何证明她们天然抵抗艾滋病?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林琦作为业界代表对媒体表示:“这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问题的范畴,后果不可预测,一定是伦理争论的焦点。”二、名著阅读(共6分)5.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得以渡过难关,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守望相助”的理解和感受。(100字左右)(4分) 6.下列出自《论语》的语句,最能体现孔子对于信仰执着追求的一项是(2分)A.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B.子曰:“社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C.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D.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一)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7.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野望》)8.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9.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窥谷忘返。(《与朱元思书》)10.《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使至塞上》,完成11-13题。(共8分)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写的是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边塞慰问在对吐蕃的战争中获胜的将士。B.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作为唐玄宗特使的王维轻车简从,内心颇为孤寂。C.颔联表面上实写所见景物,其实更是即景生情,并以景自况。诗人觉得自己好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出“汉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D.尾联继续写出使一事。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却没有遇到前线统帅,情绪很是低落,为没能圆满完成出使任务而感到遗憾。12.自然风光在唐代诗人笔下特点鲜明,美如画卷。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描写了边塞风光____________的特点;崔颢的《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晴空之下极目远眺,满眼都是草木葱茏的景象。(3分)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中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此句所写之景。(3分)(三)阅读《三峡》,完成14-17题。(共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个1分,共4分)(1)至于夏水襄陵(2)乘奔御风(3)绝巘多生怪柏(4)哀转久绝15.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6.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2分)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点,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扬后抑,动静相生,摇曳多姿。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四、现代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完成18—20题。(共8分)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①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②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陆凯《赠范晔》一诗,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也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崔道融《梅花》诗云“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就已经很清晰地写出了梅花形与神的清雅。宋元时代,更注重写其意象之美和标格之贞。前者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充分展现了梅的意象之美,尤为世人所称道。林逋自称“梅妻鹤子”,以梅为妻,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甚至愿以身化梅,“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完全进入一种“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③梅花之美,胜在韵致。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直观地表现出梅花芳华自赏、玉洁冰清的雅韵;吴文英“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则写出其临溪照水、清浅横斜的风姿;苏轼“偶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更是写出了它孤瘦清寒却又不乏旖旎的独胜风情。④梅花之美,还重在品格。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陈亮“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等诗句,便是赋予它以丰富的人格魅力。⑤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陆游赞它“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元代诗人杨维帧也称其“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⑥梅花甘于寂寞,清新脱俗。它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只是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好,因而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陈亮在词中写道“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李清照的“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写出了梅花特有的高格,暗示梅花不以浮动于外的芳香来博得庸人的喝彩,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觅取知己的赏识;王冕的题画诗《墨梅》,更是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看似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人生态度。⑦梅花冰心玉骨,无私奉献。它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昂首怒放,玉洁冰清。欧阳修诗云“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苏轼也道“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梅花的这一品质也逐渐成为君子高尚情操的代名词,是诗人品德风骨的自我写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以雪喻梅,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默默以香气奉献尘世之间,也正说明了坚强高洁的人格是具有伟大魅力的。⑧几千年来,人们对梅花都是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关于梅的诗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18.阅读第②段,下列说法中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陆凯的《赠范晔》一诗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B.崔道融的《梅花》诗,充分写出了梅花的神形俱清。C.林逋的《山园小梅》,充分展现了梅花的意象之美。D.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侧重在表现梅花的独胜的风韵。19.第⑧段中说“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请简要归纳古诗中的梅花有哪些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3分)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中②③段诗句,简要说说诗人是如何通过梅的特征来表现梅之“韵”的。(3分)【链接材料】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字。人们赏“梅韵”的标准,则是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二)阅读《玉兰花香》,完成21-22题。(共8分)玉兰花香刘江滨①初冬,一阵阵寒风逼得绿色淡去,树上斑驳的叶子已大半凋落。这里触目可见玉兰树的倩影,虽然只剩下枝枝丫丫,也不是花开季节,空气中却似乎隐约飘着玉兰花的香气。②在吕玉兰巨大的半身雕像前站定,我心中暖流涌动。对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劳模吕玉兰”这个响当当的名字真可谓如雷贯耳。这天,带着对传奇的追寻、对模范的崇仰,我专程拜访了吕玉兰的故里——临西县东留善固村。抚今追昔,仿佛一组组蒙太奇①镜头,将壮美瑰奇的画面转换连接。③几十年过去,岁月流逝人留情,人民没有忘记吕玉兰,共和国没有忘记吕玉兰,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吕玉兰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④吕玉兰出生的时候,东留善固是一个“滴水贵如油,风起飞流沙,种一葫芦收一瓢”的穷沙窝。临西原属山东临清,1964年被辟成新县,划归河北省,因在卫运河以西,故名。东留善固地处省、市、县三界边缘,在旧中国属于“三不管”地带,这里曾是黄河故道,黄沙遍地,村北几里地有一条清凉江,又叫老沙河。所以,吕玉兰这个当年全国最年轻的农业合作社社长,上任之后就带领大家平整土地、打井抗旱、防风治沙、植树造林,为改变家乡落后贫穷的面貌,开启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史。⑤在村东北有一片约一百亩的树林,原名“三八林”,后改为“吕玉兰纪念林”,路边竖着石碑。树木多为榆树、槐树,有碗口粗细,林密树高,直插蓝天。尽管初冬时节,叶子稀稀拉拉掉了大半,只残存着些许绿意,但仍如一堵坚实的屏障,抵御着寒风的侵袭。⑥这片树林几毁几种,是吕玉兰眼泪和血汗、困苦与拼搏的真实写照。当初村里没钱买树苗,吕玉兰就带领大伙上树捋榆钱,自采树种。跐②凳子,攀墙头,爬梯子,干得风风火火,不仅冒着受伤的危险,还遭受一些“老脑筋”夹枪带棒的风凉话。但吕玉兰不管这些,硬是采了榆钱一大囤,后来培育树苗,还真成了!吕玉兰征询了老农的意见,一改春季植树的习惯,利用冬闲开展造林。天寒地冻,冷风刺骨,干活的时候,身上出汗,头冒热气,一歇下来,北风一吹,衣服又硬又凉。一连十来天,吕玉兰母亲见她睡觉不脱鞋,有些纳闷。原来,吕玉兰的脚上生了冻疮,袜子和鞋粘到一块,一脱鞋就会撕裂般疼,干脆不脱。几年奋战,一共栽了十一万棵树。这片林曾被人为破坏,又遭洪水冲淹,命运多舛,却成为玉兰精神的象征,打不垮,毁不掉,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硬是耸立起一道绿色的屏障。由此,植树绿化成了东留善固的一门必修课。如今一到夏天,村庄被绿荫掩映,郁郁葱葱。⑦这片树林的一侧是果园,果树之间的空地套种着棉花。果树的叶子已经落尽,棉花柴梗还密密匝匝地挺立,白花花的棉花早已摘掉了。这种套播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地块,果子棉花两不误。⑧原东留善固党委书记、全国劳模吕廷祥回忆说,以前村里是从来不种果树的,他八九岁时,到吕玉兰家里玩,大他一轮的玉兰姐给他切了一块苹果。这是他第一次见苹果,也是第一次吃苹果,那种又香又甜的感觉真好。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吕玉兰外出开会时带回来的苹果,让乡亲们品尝,就是为了在村里栽种苹果,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一途。吕廷祥感慨地说,老书记为了东留善固的发展真是用尽了心思啊。⑨我这次在东留善固没有吃到苹果,却品尝了他们将本地品种和库尔勒品种嫁接的梨,个大皮黄,被称为金梨,又脆又甜,咬一口汁液满嘴。吕玉兰这种多种经营的创业思路被后任者创造性地继承下来,如今村办企业有酒厂、纺织厂、污水处理厂、养猪场等二十多个,人均收入不断攀升。⑩这个村庄本身,也是吕玉兰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心血结晶。从1976年实施,到1980年基本完成,利用冬闲,村里组织村民拆旧房、盖新房,统一标准,自盖公助,队里出材料,拆盖记工分,年终再统一核算。站在宽敞整洁的街道上看去,白墙红瓦房,整齐划一,一溜排开,两侧种着行道树和冬青,放在那个时候绝对令人羡慕,即使今天也不算差。主街道有十八米宽,当时有人说,建这么宽有啥用,多浪费地啊。如今,人们不能不佩服吕玉兰的远见,她总是能走在别人前面。⑪旧居不旧,新居更新。村南如今建起了“玉兰小区”,除了高层单元楼,一排排连体别墅更是分外惹人注目,二层小楼,依然是白墙红瓦顶,跟村里的房子异曲同工,但更高级,更舒适,更先进。⑫在玉兰小学,也伫立着一尊吕玉兰雕像,有真人大小。吕玉兰头扎白手巾,双手拄锹站立,微笑着目视前方。非常巧的是,校长乔培服是我在高校任教时的学生,憨厚诚恳,因教书育人有方,九年前被村里从县城“挖”了过来。⑬吕玉兰在东留善固的户籍一直保留了四十年,即便她到省里工作,依然是不拿工资,只在村里记工分。她把根深深扎在故乡的热土上,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一个感人的细节让人动容:有一回她一连数天忙得顾不上洗脸梳头,头发里藏了一颗麦粒,在汗水浸泡下居然生了芽!她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而且干部下去,“不能做浮在水面的葫芦,要做沉到水底的秤砣”。她有个习惯,常年扎着白毛巾,保持着朴实的农民本色。她对此解释说:“这是北方农民参加劳动时候的习惯打扮。北方风沙大,头裹毛巾,可以防风沙,冬天还可以御寒,夏天热了还可以擦汗。俺从小喜欢扎白毛巾。”这个十五岁高小毕业毅然回乡务农的姑娘,早在心中描画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理想。如今,放眼东留善固,而且不仅仅是东留善固,吕玉兰的梦想和愿望都实现了,甚至超额实现了。吕玉兰的雕像,脸上的微笑似乎都显得那样满足,那样酣畅,那样甜美。⑭玉兰,花如玉,香似兰。吕玉兰生于春天,正是玉兰花开之时。我想,待到春风再度吹拂时,这里的玉兰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烂漫,更香更浓。(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注:①蒙太奇: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也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为表现影片的主题,将一串相对独立的镜头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②跐(cǐ):踩,踏。21.文章第⑤-eq\o\ac(○,11)段以“蒙太奇”的手法讲述了吕玉兰为改变家乡面貌所做的几件大事。请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每件事不超过15个字)(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发明果棉套种,开启创业新思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结合文章第⑥段或第eq\o\ac(○,13)段内容,说说作者如何将吕玉兰的形象塑造得生动感人的。(4分)五、作文(共40分)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味道通常指味觉所体会到的滋味,也可指抽象的情味、意味。饮食之味酸甜苦辣皆备,人生之味亦如此。舌尖上的味道,生活的味道,文字的味道……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流连忘返!请以“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请你发挥想象,将“如果会说话”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2)字数不少于600字。

2020北京六十六中学初二(上)期中语文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共12分) 1.(1)D(2分)(2)D(2分)(3)B(2分)2.D(2分)3.示例一:请问王老师,您希望学生如何去读书呢?示例二:王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如何指导学生读书的?评分标准:语言得体1分,内容1分。4.“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发巨大争议。评分标准:共10分,每小题2分。二、名著阅读(共6分)5.《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将士们面对险恶环境和层层围堵,意志坚定,互相鼓励、扶持,他们为了战友的安危甘于牺牲自己,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创举。这启示我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团结一心、互相扶持,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6.C(2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一)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7.徙倚欲何依8.山随平野尽9.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二)阅读《使至塞上》,完成11-13题。(共8分)11.D(2分)12.雄浑、奇美、壮丽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13.示例一:在浑然一色、广漠无边的大漠上,那烽火台上燃起一缕烽烟直上云霄;苍茫的大漠一马平川,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示例二:极目大漠,不见村落,只见一线孤烟,冲霄上腾,与天相接,显得格外笔直;遥望长河,不见树木,只见一轮落日在河面浮动,显得格外浑圆。评分标准:共3分,围绕“壮丽”描绘每句1分,语言1分。(三)阅读《三峡》,完成14-17题。(共12分)14.(1)冲上、漫上(2)飞奔的马(3)极(4)消失评分标准:每个1分,共4分15.(1)如果不是赶上正午或者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评分标准:每句2分,共4分,关注加点解释。16.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17.B(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完成18—20题。(共8分)18.D(2分)19.⑴不屈不挠,坚韧顽强⑵甘于寂寞,清新脱俗⑶冰心玉骨,无私奉献(每空1分)20.示例:(1)崔道融《梅花》诗中“数萼初含雪”一句,抓住了梅花含苞未放的形态来表现梅花“贵含不贵开”的韵味。(2)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抓住了梅枝横斜、希疏的形态来表现梅“贵希不贵密”的韵味。(3)吴文英“一一半斜清浅”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