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西安市语文统招专升本训练题【带答案】_第1页
2021下半年西安市语文统招专升本训练题【带答案】_第2页
2021下半年西安市语文统招专升本训练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下半年西安市语文统招专升本训练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鲁迅的杂文集是()

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

2.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覆亡的最终原因是()

A.逸豫亡身B.成败由人C.仁义不施D.盛衰天命

3.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高适

4.以一半恨一半爱的眼光看世界的作家是()

A.老舍B.巴金C.余光中D.史铁生

5.诗风飘逸自然、词彩瑰玮绚丽的诗人是()

A.高适B.杜甫C.李白D.白居易

6.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文学作品是()

A.《古诗十九首》B.《孔雀东南飞》C.《陌上桑》D.《长歌行》

7.下列作品属于舒婷的是()

A.《致橡树》B.《雨巷》C.《再别康桥》D.《致大海》

8.《风波》中爱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嫂C.七斤D.九斤老太

9.《中庸》的主旨在于()

A.无为而治B.仁政王道C.大同社会D.修身养性

10.下列选项,不符合意向书特点的是()

A.协商性B.法定性C.预约性D.灵活性

1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属于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载舟覆舟,所宜深慎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C.左右以君贱之也D.客果有能也,吾负之

12.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

A.《行行重行行》B.《陌上桑》C.《短歌行》D.《杜陵叟》

13.《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王安石B.司马光C.陶渊明D.刘义庆

14.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史记》的文学家是()

A.戴望舒B.闻一多C.郭沫若D.鲁迅

15.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号是()

A.香山居士B.放翁C.醉翁D.稼轩

16.诗歌《北方》的作者是()

A.戴望舒B.艾青C.徐志摩D.闻一多

17.收录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集是()

A.《猛虎集》B.《云游集》C.《翡冷翠的一夜》D.《志摩的诗》

18.移行细胞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

A.肾盂B.输尿管C.膀胱三角区D.膀胱前壁

19.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是()

A.《采薇》B.《饮酒》(其五)C.《秋兴八首》(其一)D.《沈园二首》

20.下列属于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是()

A.朱自清B.朱光潜C.钱锺书D.杨文丰

二、阅读理解(10题)21.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寻寻觅觅怎生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A.采用典故B.采用口语C.采用经史语D.运用叠字

22.以下关于钱锺书的《围城》说法正确的是()

A.《围城》被很多人誉为新《儒林外史》

B.《围城》作者善用新奇的比喻和辛辣的讽刺

C.《围城》刻画了抗战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对现实不满,却又没有勇气奋起反抗

D.《围城》中的男主人公方鸿渐通过努力进入了唐晓芙的围城

23.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和稀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4.阅读《再别康桥》节选,回答问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这首诗的作者是,后收入作者的诗集

25.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答题。

伴云来(天香)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①。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②、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骎骎: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②东君:司春之神

本词的对比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26.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7.写出这首诗中表现诗人心情压抑悲愤的两个典型细节

28.阅读下面的文字: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灯下漫笔》节选)

请回答

先儒所谓的治和乱,在鲁迅看来分别是怎样的时代?

2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

30.下列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

A.扬雄B.张衡C.司马相如D.贾谊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2.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3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域中

34.诚有百姓者。

3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6.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吕氏春秋·察传》)

37.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40.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依偎——重庆街景

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他显然来自农村,靠在肩上的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标明了他的山城棒棒军的身份。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点,充其量十六七岁。而他那弱小的身躯所必须承受的,却是生活的重担。当他背着城里的冰箱摇摇晃晃爬上一幢宿舍的顶楼的时候,他气喘吁吁,他大汗淋漓,他青筋鼓胀,他牙关紧咬。依偎这个词的柔软情调已经离他而去了,远远地,久久地。他所面对所经历的情感只能是与依偎截然相反的东西,比如说昂首挺立,比如说身腰佝偻,总之,在那褴褛衣着的遮掩下,在那蓬头垢面的裸露中,即令在那心理承受能力最为脆弱的地方,也只能剩下那副近乎残忍的铁石心肠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依偎在一位农村老汉的怀里。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当路上的行人纷纷躲进沿街的一个窄小的屋檐下的时候,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他。他坐在潮湿的地上,靠在肩上的,依然是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依然是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有所不同的是,他此刻的表情是平静的、顺从的,从那歪着的脏兮兮的脖子和那翘着的毛茸茸的鼻孔望去,他似乎睡着了。而这位老农也坐在地上,从年龄,从长相,更从为了不致惊动对方而久久不得动弹的双腿去看,他无疑是怀中孩子的父亲。他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他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孩子,我一无所知。深信不疑的,便是他是怀揣着担心与不安,不计旅途之苦专程前来看望孩子的。现在好了,孩子的一切他都看到了。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长高了一点,长壮了一点,而且突然变得懂事多了,没有再去调皮捣蛋,没有再去贪耍玩闹,孩子顽强的生存能力证明,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已经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那么,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了,地里发黄了的麦子等他回去收割,在这样的时候,父亲能够为孩子再说点什么或再做点什么呢?该说的也许已经说了,比如要吃饱穿暖,比如要早睡早起,有了病一定要吃药,医院进不起就进药店,西药吃不起就吃中药。哦哦,这孩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进了城也没有改好,喏,手指甲这么长这么脏了,要是等到他自己来剪,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于是,在我的注目之下,这位老农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一把小剪刀,开始为依偎在怀里的孩子剪手指甲。小剪刀生了点锈,刀口也钝了,他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剪着剪着,伴着口中的喃喃自语,在那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而孩子调皮的天性此时复活了,他的脑袋使劲朝父亲的怀里钻,一只手臂索性搭在了父亲的肩头,那稚气与娇气一并显现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待哺的婴儿,贪婪地享受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愣怔住了,尽管这父子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于周围的任何目光全然不顾。不知怎的,随着屋檐水的哗哗滴落,我的泪水亦潸然而下。老实说,我多么希望这场雷雨不要停止,以便让人世间这幕难得一见的街景,得以框定,得以永恒……

(有删改)

请概括本文中作者所见街景

42.如何理解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这句话

五、作文题(1题)43.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A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文学常识考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学术著作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该题可以和2007年第11题相互参照复习

2.CC贾谊在《过秦论·上》中认为,秦朝覆亡的最终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A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4.A以一半恨一半爱的眼光看世界的作家是老舍

5.CC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词彩瑰玮绚丽,风格飘逸自然

6.AA《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艺术形式上多用五言,语言含蓄蕴藉,善用比兴寄托,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古诗十九首》被认定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在历代都受到高度评价,被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

7.A

8.D一代不如一代是九斤老太的口头禅

9.D《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儒家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10.BB意向书的特点有:(1)协商性;(2)预约性;(3)灵活性

11.BB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A项,载是动词,意为托起;B项,固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稳固;C项,贱为动词,意为轻视;D项,负为动词,翻译为辜负,对不起

12.BB《陌上桑》是我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是一首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行行重行行》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短歌行》是曹操按乐府旧题写的新诗。《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为一首新乐府诗

13.DD《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

14.DD《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5.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16.B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北方》是艾青在抗战期间出版的一部诗集

17.A

18.CC移行细胞癌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膀胱癌多发生在膀胱三角区靠近输尿管开口处

19.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20.B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广泛接触并最早向国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美学

21.BDBD这首词在语言上很有特点:一是运用了叠字,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写人物的外在举动、所处环境以及内心感受,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声情并茂;二是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不少宋代的口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

22.ABCABC《围城》中的男主人公方鸿渐确实喜欢唐晓芙,但是他们并没有走入婚姻,他们的爱情以失败而告终,和方鸿渐走入婚姻围城的是孙柔嘉

23.(1)遍字表现松茂鹭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4.徐志摩《猛虎集》

25.从时间方面看,当年与如今对比;从形象方面看,狂生与倦宦对比;从心情方面看,自负与幽恨对比。三组对比写出了青春梦想在生命历程中的破灭,自己浪迹天涯、无人倾诉的愁苦

26.艺术表现手法:虚实结合,细节描写,化用典故。分析:①虚实结合: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由眼前景象的实写转入归家之前往事的追忆。②细节描写: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将琐屑的家庭细节捕捉入诗,增加具体感。③化用典故:寒衣针线密,化用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

27.停杯投箸和拔剑四顾

28.一治即鲁迅说的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乱即鲁迅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29.BB《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30.DD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他们是汉大赋创作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31.见贤:表现贤能才干。见,通现,显现

32.目:作动词用,看作

33.域中:天地间

34.诚:的确,确实

35.疚:痛苦

36.使……闻,奏报

37.原:推究本源

38.殆:危险

39.语:谈论

40.董:督责,监督

41.重庆街头下着暴雨,屋檐下,一个弱小的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依偎在坐在地上的父亲的怀中安静地睡着了,肩头靠着系有绳索的竹筒,他父亲坐在地上久久不动,掏出小剪刀给儿子剪指甲,露出幸福的表情

42.作者既感动于平日里家乡落日的和谐宁静,更感动于家乡落日中人与动物之间的纯真关爱。在它们面前,一切美丽的语言仿佛都失去了力量,所以说这份爱无法描述

43.知行合一,贵于行之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一句格言,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