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人生_第1页
浅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人生_第2页
浅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人生_第3页
浅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人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红楼梦》中黛玉的悲剧人生湖北省谷城职教中心刘全邮编441700内容提要:《红楼梦》的悲剧由红楼诸芳的聚合开始,以众芳凋零、人去楼空、花枯人亡、香消玉殒结束。作者采用借“假”隐“真”的方式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和宝黛的爱情悲剧,以一个家族的没落来反映封建大厦必然崩塌的历史趋势。关键词:红楼梦悲剧人生《红楼梦》是曹雪芹历时十年写出的中国古代最杰出现实主义作品,这部鸿篇巨制称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对社会人生悲剧的描写,是围绕“大观园”展开的。《红楼梦》的悲剧由红楼诸芳的聚合开始,以众芳凋零、人去楼空、花枯人亡、香消玉殒结束。作品里的关键人物几乎都是失意的:宝玉淡泊名利,最后选择了谈禅悟道;黛玉钟爱宝玉而不得,郁郁而终;秦可卿死于乱情;宝钗人缘好,工于心计,虽嫁得宝玉却独守空房;“凤辣子”善于机变逢迎,但最终误了自己性命;李纨多年守寡,纵然“兰桂齐芳”,到头来也不过是浮梦虚名;妙玉依旧违了心愿堕入风尘;元春贵为皇妃却闷死宫中;迎春误嫁中山狼受尽虐待;探春远嫁异邦骨肉难聚;惜春出家与青灯黄卷为伴……宝玉和黛玉是全书的主要人物,他们理想和爱情被毁灭的双重悲剧是宝黛悲剧人生的关键环节。宝玉身上寄托了贾府的全部希望,但挣脱名缰利锁、试图做个自在闲人的他却是众人眼中的“不肖子孙”和“混世魔王”。而在大观园中,他的叛逆理想的支持者,只有黛玉一人而已!黛玉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礼、才思敏捷、清丽脱俗、聪慧过人、心思纤细、灵巧机变。她从不耍小姐脾气,她将宝钗、湘云、紫鹃、香菱视作亲姐妹。进入贾府后,黛玉明白,贾府不是苏州,儿时倚亭观潮、看柳絮飘飞的场景早已随着父母的逝去而离自己很远很远。寄人篱下的命运使她娇柔、脆弱、敏感、孤傲,但难掩她内心深处的纯真和痴情。黛玉对宝玉无时无刻不关心,她的嗔、她的怨、她的恼、她的忧,哪一点不是因为宝玉呢?哪一点又与宝玉无关?今日今时,黛玉只有宝玉一个知己!明日此刻,宝黛二人注定要劳燕分飞!一生的焦虑,一生的泪水,一生的痴情,一生的奢望。黛玉的命运被安排成薄命。她没有王熙凤的机变逢迎,没有薛宝钗的玲珑圆滑,更没有晴雯的锋芒毕露。她孤独而安然地做本真的自我,超凡脱俗地生活在冰冷的贾府,看着多情公子而暗自神伤、芳华尽逝。黛玉是大观园众女儿中最不幸的。她在神话传说中是“绛珠仙草”,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孤苦无依的“草木人儿”,这是她独特命运的写照。大观园的时移物换,风吹雨打,花落草枯,都会触动她的愁绪,都会在她那本就不平静的心头投下一粒石子,激起她心海的丝丝涟漪。在人际关系冷漠的大观园中,她往往会感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孤独,那是一种缺乏理解的冷漠,难以沟通的荒凉,她的爱情实际上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她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行独立、卓而不群。她没有如簧巧舌,不会言随心至;她崇尚真情、淡泊名利……凡此种种,都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清纯,从另一种程度上也加深了她的悲剧。在熙熙攘攘的大观园中,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而又风流多情的“不肖子”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她与宝玉完全取得了思想感情的默契,这更使她们的爱情显得弥足珍贵。然而那却是一场没有任何希望、没有归宿的爱情。她写的《葬花词》、《风雨词》、《柳絮词》是她生命的组歌、人性的乐章、抗争的音符,如哀如怨,如泣如诉,表现得分外凄惋和悲切。第二十三回她与贾宝玉同读《会真记》之后,又在梨香院墙角听到戏子演唱《牡丹亭》之《惊梦》一出曲文,不免由花及人,由杜丽娘的爱情想到自已的命运,孤独之苦、相思之愁、迟暮之悲一齐涌上心头。她先是“感慨缠绵”,“点头自叹”,继而“心动神摇”,“如醉如痴”,最后,内心如同受到疾风暴雨的震撼冲击以至失去了平衡。那“站立不住”、“呈蹲身”、“坐”、“细嚼”、“忖度”等细节,表现出迷离恍惚的心理状态。黛玉如此悲春伤秋,多愁善感,是因为身上的压力太大了,心头的阴影太重了,眼中的泪水太多了,身边的知己太少了,挑战的对手太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远了。她是一个“有思维、敢叛逆”式的才女,她肩负时代的重担,对理想进行不懈的探索与追求,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她的悲剧是美好爱情、崇高理想、一代才女毁灭的过程,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全部不幸和痛苦。说到黛玉,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会提到宝钗。作为十二钗之一的宝钗,她是封建淑女,她“博古通今”,有学问,有诗才,会理家。论精明强干,不亚于凤姐和探春,也高出须眉;论容貌,她也不在黛玉之下,她和黛玉各有千秋。但她是个“冷美人”,对他人“冷”,对自己亦“冷”,思想深处浸透了冷冰冰的封建主义。薛宝钗与黛玉,一个机锋暗藏,一个伶牙外露。薛宝钗在人前表现的是如此贤淑端庄、温文尔雅,但在与黛玉的爱情争夺战中则是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像“宝钗扑蝶”这出“栽赃嫁祸”的暗斗之戏恐怕也只有宝钗才想得到、做得出。钗、黛为情而战的背后,是两种势力、两条路线的本质搏杀。这种搏杀,在黛玉,是自主爱情对封建伦理的挑战;在宝钗,则是封建伦理对自主爱情的扼杀。但最后谁也没有真正得到宝玉,这从另一层面又给人一种“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的悲凉之感。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薛宝钗比黛玉的悲剧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黛玉在自主的爱情芳草地里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她和贾宝玉是真心相爱,她们共同分享了“爱情的蜜糕”;而薛宝钗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面前,只能逆来顺受,最多不过是黯然神伤、独自落泪而已,贾宝玉与她同床异梦,她不过是得到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政治婚姻鸡肋”,贾宝玉对她的爱不过是“见一个爱一个”的“泛爱”罢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