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联考密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火上浇油C.沙里淘金D.铁杵成针
2.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推动践行更清洁、更绿色、
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3.2021年12月13日,“2021中国河南一马来西亚槟城商贸投资展览会”开幕式以视
频连线形式在郑州、槟城同步举办。下列河南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郑州蜜桃B.马豫兴桶子鸡C.开封花生糕D.信阳板鸭
4.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水C.金刚石D.氨气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用灼烧法可以区分涤纶与羊毛
C.厨房里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6.2021年12月1日,国家《地下水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旨在加强地下水管理,节约
和保护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放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明研能加快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净水作用
7.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中的药品
B.先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再用玻璃棒搅拌
C.先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称量纸上,再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
D.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测量其酸碱度
8.制造口罩时,常用环氧乙烷(C2HQ)灭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氧乙烷不属于氧化物
B.环氧乙烷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C.环氧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环氧乙烷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9.“嫦娥五号”主体结构使用了钛合金,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
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钛的元素符号是Ti
B.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C.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钛元素的原子质量为47.87
10.分类与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与归纳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煤、石油、沼气B.金属材料:不锈钢、铜、氧化铝
C.可回收物:易拉罐、旧报纸、剩饭菜D.空气污染物:CO、NO、PM]。
11.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提纯氯化钾(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适宜用冷却结
晶的方法
0tlt2t3温度/*C
C.氯化钾饱和溶液从tjc升高温度到t2°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tJC,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
1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丙25%丙41%
A.丁可能是过氧化氢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第2页,共21页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8
D.甲、丙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数之和与丁中元素种类数相等
13.2020年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催化剂,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
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一氢原子
■一氧原子
一碳原子
A.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14.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
得溶液质量为氧化铜固体质量的10.8倍,则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4.6%B.9.8%C.12.5%D.19.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3.0分)
15.现有尿素、硝酸钾、熟石灰和氢氧化钠四种物质,选用合适物质的化学式填空:属
于复合肥的是可以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16.如图所示是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前后不变的微粒是,照此推理,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
后反应前后数目减少的离子是O
17.某粗盐水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某同学设计实验提纯氯化钠,为
了使杂质完全反应,所加试剂都过量:依次加入X溶液、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向
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经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加入X溶液的目的
是,滤液中的溶质有种,蒸发结晶能除去过量盐酸的原因是
18.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要把40g这种葡萄糖
葡萄糖注射液
溶液稀释为1%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g;假GHi。]
【成分】葡萄糖,水
定其他操作正确,若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会使结果【规格】500mL
质量分数5%|
(填”或“<”)1%;葡萄糖在人体内酶【性状】液体,味甜
【贮藏】密闭保存
的催化作用下会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19.向196g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镁,恰好完全反应后称量,发现液体质量增加了5.5g。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go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0.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
关系如图。其中A为红棕色粉末,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
高的金属,D和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图中“一”表示反应
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E中所含金属离子的符号为。
(2)D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
21.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80汽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丫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
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第4页,共21页
22.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溶质,工业制镁的方法步骤可以为:将含碳酸钙的贝
壳制成石灰乳;在一定量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蒸发
浓缩、脱水、结晶;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和氯气。
(1)上述制镁过程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
(2)写出先后加入石灰乳、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o
(2)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一瓶甲烷并点燃。用加热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
制取甲烷;点燃瓶内气体,安静燃烧,并产生火焰。
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制取甲烷应选用的装置是(填“甲”或“乙”),并简述收集一瓶甲烷的
操作方法。
24.向一定量的A1(N()3)3、AgN03和Fe(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g锌,充分反后过滤,
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小于ng。
(1)滤液中(选填“一定有”、“一定没有”或“可能有")AgN()3。
(2)请您解释固体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的质量的原因。
(3)将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5.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能与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1926年,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成功地改进了氨碱法,发明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为纯碱
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在三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钢溶液
①试管A和C中的明显实验现象分别为(填字母)。
a.变为红色、放出气体
b.变为红色、放出气体
c.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d.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②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兴趣小组把试管B中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以下是对其中溶质成分的探
究。
【猜想与假设】针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
【活动探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有气体生成
稀盐酸
方水目翁士
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Ba(N()3)2溶液
(3)侯氏制碱法基本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I和H温度一般控制为30-35。*因为此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会
从溶液中析出。写出步骤I和H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②步骤m为分解反应,另外两种生成物均为非金属氧化物。侯氏制碱法中能循环
第6页,共21页
利用的物质有哪些?。
(4)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0g该盐酸于烧杯中,将50g碳酸钠溶液加入
盛有样品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245.6g,则盐酸的溶
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木己成舟,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误;
B、火上浇油,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沙里淘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铁杵成针,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o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
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
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
护,故A不合题意;
B、农药化肥合理施用既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故B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污染,故C符合
题意;
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既能节约化石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
不合题意;
故选:Co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来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
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在学习中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答案】A
【解析】解:A、郑州蜜桃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B、马豫兴桶子鸡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第8页,共21页
C、开封花生糕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信阳板鸭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
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
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
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
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柳絮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可用灼烧法可以区分涤纶与羊毛,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
涤纶,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厨房里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
说法错误。
D、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涤纶与羊毛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涤纶与羊毛的鉴别方法、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防止爆炸的
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爱护水资源,故A错误:
B、生活污水能污染水体,不可以直接排放,故B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C错误;
D、明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加快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净水
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水资源的状况分析;
B、根据生活污水能污染水体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结论分析;
D、根据明矶溶于水生成物的特性分析。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答案】A
【解析】解:A、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中的药品,以防止试管
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
热量及时地散失;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
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
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称量纸上,应放在烧杯中称
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
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
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第10页,共21页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
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环氧乙烷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
选项说法正确。
B、环氧乙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环氧乙烷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x2):(1X4):16=6:1:4,
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个环氧乙烷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o
A、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
B、根据物质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生成物不同进行解答.
C、根据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个环氧乙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钛的元
素符号是Ti,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带
“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47.87,而不是钛元素的原子质量为47.8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
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
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沼气可由农作物的枯秆和牲畜粪便发酵来获取,在短期内可获得补充,
因此沼气不属于化石能源,故A错误;
B、氧化铝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属于纯净物,而不是合金,故B错误;
C、剩饭菜是一种厨余垃圾,不能回收,故C错误;
D、CO、NO、PM1。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
故选:Do
A、根据化石能源的种类来分析;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
C、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盐、有机物、氧化物、合金的特征、熟悉常
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比较,A说法错误;
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故提纯氯化钾(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适宜用
蒸发结晶的方法,B说法错误;
C、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则增大,故氯化钾饱和溶液从tJC升高温度到12。口溶液
组成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说法正确;
D、tJC,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瞪
100%<50%的硝酸钾溶液,D说法错误;
故选:Co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
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
第12页,共21页
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
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解:A、丁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甲、丙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大,是
生成物,反应物、生成物(丁、甲、丙)之间的质量比是(48%-30%):(19%-17%):
(41%-25%)=9:1:8,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物(过氧化
氢)、生成物QK、氧气)之间的质量比是68:36:32=17:9:8,与题目中的反应物、
生成物质量比不同,因此丁不可能是过氧化氢,该选项不正确。
B、乙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正确。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该选项正确。
D、反应后甲、丙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丁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甲、丙两种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数之和与丁中元素种类数相等,该选项正确。
故选:A«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
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
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
的基础。
13.【答案】A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
催化剂
了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H20-^TCH4+2O2-
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反应中涉及CO2、
出0两种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是1:1,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
断有关的问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
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
的基础。
14.【答案】C
【解析】解:假设氧化铜的质量为80g,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0gxi0.8g=864,由
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稀硫酸的质量为864g-80g=784g,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
则硫酸铜的质量为80gxMx100%+Mx100%=160g,则硫酸铜中硫酸根的质量等
于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160gx捺x100%=96g,则硫酸的质量为96g+?x
lOU170
100%=98g,■x100%=12.5%。故选:Co
°/64g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假设氧化铜的质量为80g,计算出硫酸铜的质量,根
据硫酸铜中硫酸根的质量计算出硫酸的质量,稀硫酸的质量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去氧
化铜的质量,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是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考查,有一定难度。
15.【答案】KN03NaOH
【解析】解: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钾元素与氮元素,因此硝酸钾属于复合肥,
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
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
故答案为:KNO3;NaOH»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
式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所在。
16.【答案】2NaOH+H2sC>4=Na2so4+250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银离子和氯离子
【解析】解: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NaOH+H2sO4=Na2SO4+2H2O»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前后不变的
第14页,共21页
微粒是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前后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银离子和氯离子。
故答案为:
2NaOH+H2sO4=Na2sO4+2H2O: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银离子和氯离子。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进行分
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除去粗盐水中的氯化镁、硫酸钠3盐酸具有挥发性
【解析】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
硫酸根离子用银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含钢离子的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
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
要放在加入的领离子的溶液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钢离子。故X溶液
中应含有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是氢氧化钢,加入X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氯化
镁、硫酸钠。
滤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3种,最后再加入过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
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盐酸具有挥发性,故蒸发结晶能除去盐酸。
故答案为:
除去粗盐水中的氯化镁、硫酸钠;3;盐酸具有挥发性。
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钢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
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含钢离子的溶液之后,可以将过量
的领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粗盐提纯中离子的除杂,除去多种杂质离子时,要考虑除杂的顺
序、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
Si
18.【答案】160<c6Hl2。6+6。2二6co2+6电0
【解析】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蟹40g=160g,
假定其他操作正确,若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溶质质量分数
会偏小,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l2。6+
的、的
6O2—6CO2+6H2O'故答案为:16°;偏小;C6H12O6+6O2—6CO2+6H2O0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量筒读数时,仰视读数读取的数值小于实际值结合质量
守恒定律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稀释及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19.【答案】Mg+H2sO4=MgSC^+H2T30
【解析】解: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4+
%T。
设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X。
Mg+H2SO4=MgS04+H2T液体质量增加
24120224-2=22
x5.5g
120_x
22-5.5g
X—30g。
故答案为:Mg+H2SO4=MgS04+H2T;30。
根据质量差法列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
性。
2+
20.【答案】Cu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H++OH-=H2O)Fe2O3+
6HC1=2FeCl3+3H2OB£Fe2O3+3H2SO4=Fe2(SO4)3+3H2。(合理即可)
【解析】解:(1)根据以上分析,E含有铜元素,可以是硫酸铜,因此E中所含金属离子
的符号为C1+;故答案为:Cu2+;
(2)根据以上分析,D含有氢氧根,属于碱,C为酸,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
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故答案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H++OH-=
H2O);
(3)A为氧化铁,C为酸,可以是盐酸,也可以是硫酸,因此任选一个酸书写化学方程式
即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化
学方程式为Fe2()3+6HC1=2FeCl3+3H2OMK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
答案为:Fe2O3+6HC1=2FeCl3+3H或Fe2()3+3H2SO4=Fe2(S04)3+3H2。(合理
即可)。
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
知B为铁,A为红棕色粉末,可以制得铁,可知A为氧化铁,D和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常
第16页,共21页
见为氢氧化铜沉淀,B是铁和E能反应,所以E含有铜元素,可以是硫酸铜,贝UD含有氢
氧根,属于碱,可以是氢氧化钠,C可以和B、A反应,即可以和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故C为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故据此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MnO2
21.【答案】2H2()2^2H2O+O2T'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解析】解:(1)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作用下
MnO2
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二2H2。+。23
(2)由题意和实验的过程可知,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
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二者都是可燃物,都接触氧气,但是由于白磷的着火点较低,能
燃烧,红磷的着火点较高没有达到没有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
点。
MnO2
故答案为:(1)2H2O2"^—2H2O+O2T;
(2)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氧化分析;
(2)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燃烧的条件。
本题的难度不大,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了解燃烧的条件即可分析解答。
22.【答案】解:(1)上述制镁过程的反应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氢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和氯气,上述反应
分别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
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2)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a(OH)2+MgCl2=CaCl2+Mg(OH)21、
Mg(OH)2+2HC1=MgCl2+2H20O
故答案为:
(1)置换反应;
(2)Ca(OH)2+MgClz=CaCl2+Mg(OH)2I;Mg(OH)2+2HC1=MgCl2+2Hz0»
【解析】(1)上述制镁过程的反应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氢氧化镁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和氯气,进行分析解答。
(2)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镁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4.点燃
23.CaCO3+2HC1=:CaCl2+H20+C02TCH4+2O2—C02+2H2O乙先
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的
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口有气泡冒出时收集满,在水下盖好玻
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面上。
【解析】解:(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
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1=CaCl2+
H2O+CO2T;
占燃
(2)①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山+2。2三(:02+
2H2。;
②加热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制取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甲烷难溶于水,
可用装置乙制取;用排水法收集甲烷: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
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
瓶口有气泡冒出时收集满,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面上。
故答案为:
(l)CaCO3+2HC1=CaCl2+H20+C02T;
(2)①CH4+2O2—C02+2H2。;
②乙;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气泡连
续、均匀的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口有气泡冒出时收集满,在
水下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面上。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2)①根据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装
置。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
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18页,共21页
24.【答案】一定没有锌和硝酸银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小于锌和硝酸亚铁反应固体减少
的质量Zn+2HC1=ZnCl2+H2T
【解析】解:(1)铝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一定量的A1(N()3)3、AgNC>3和
Fe(N()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
后,如果锌过量,则锌再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锌与硝酸铝不反应。
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Zn+2AgN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410-2025风险管理风险预警
- GB/T 46247-2025风能发电系统基于地面遥测技术的风能资源测量
- 公司岗位聘用合同范本
- 创业加盟项目合同范本
- 双方合作养牛合同范本
- 共享大棚租赁合同范本
- 光盘加工供货合同范本
- 叉车销售买卖合同协议
- 合同增加项目补充协议
- 前台教务人员合同范本
- GB/T 17727-2024船用法兰非金属垫片
- 学生会纪检部部长竞选
- DL∕T 411-2018 电力大屏幕显示系统通 用技术条件
- 【难点突破】指数复合型函数的对称性(教师版)
- 甲乙双方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运用学习任务群理念助力学生轻松学拼音
-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三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T CEC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全球及中国牛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MOOC 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单细胞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