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藏中考模拟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西藏中考模拟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西藏中考模拟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西藏中考模拟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西藏中考模拟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西藏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5的相反数是()

A.-5B.5C.±5D.--

5

【答案】B

【解析】

【详解】-5的相反数是5,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反数知识点的掌握.

2.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间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距离地球逾3亿千米的神秘火

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

展.将数据3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xl()5B.3xl06C.3xl07D.3xl08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于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XI①的形式,其中〃为正整数,〃的值

比原数的位数少1.

【详解】解:3亿=300000000=3X108,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和〃的值.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mn—2mn=1B.^m2n^=ri'

C.(—z??)3•m=mD.(/n+=trr+iv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可判定A,利用积的乘方法则与事的乘方法则可判定8,利

用同底数哥乘法法则可判定C,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判定D.

【详解】解:A3mn-2mn=mn1,故选项A计算不正确;

B.(An。,)=(加*,=加*/6,故选项8计算正确;

C.(-/M)3-m=-w3-m=-m4m4,故选项C计算不正确;

£).(m+n)2=m2+2mn+n2m2+n1,故选项。计算不正确.

故选择艮

【点睛】本题考查同类项合并,积的乘方与事的乘方,同底数基乘法,完全平方公式,掌

握同类项合并,积的乘方与幕的乘方,同底数辱乘法,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

4.如图是由6个相同的小立方体堆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

立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解析】

【分析】根据俯视图可确定主视图的列数和小正方形的个数,即可解答.

【详解】解:由俯视图可得主视图有2列组成,左边一列由3个小正方形组成,右边一列

由1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由几何体的俯视图可确定该几何体的主

视图和左视图,要熟练掌握.

5.“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下列成语:①“水中捞月”,

②“守株待兔”,③“百步穿杨”,④“瓮中捉鳖”描述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不可能事件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根据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A选项,水中捞月,一定不会发生,是不可能事件,符合题意;

B选项,守株待兔,可能会发生,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C选项,百步传杨,可能会发生,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D选项,瓮中捉鳖,一定会发生,是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一定条件下,一定不

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6.我国古代数学古典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

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其大意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

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还剩余1尺;间长木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为x尺,

绳子长为y尺,则下面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y-x+4.5y=x-4.5

A.<1,B.,1।

—y=x-1—V=X4-1

12)[2J

y=x+4.5y=x-4.5

C.《D,<

2y=x-l2y=x+l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可知:绳子=木条+4.5,再根据

“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可知:g绳子=木条-1,据此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组即可.

【详解】解:设木条长x尺,绳子长y尺,

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y=x+4.5

1i

—y=x—l

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7.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在平行四边形A8CZ)中作如下摆放,设Nl=30°,那么N2=

()

D

2

A.55°B.65°C.75°D.85°

【答案】C

【解析】

【分析】延长EG交A8于H,根据平行四边形与三角板的性质,Nl=30°,DC//AB,得

到NDEH=NBHE=60。,再由平角的定义,计算出结果.

【详解】解:如图,延长EG交于H,

:NBMF=NBGE=90°,

J.MFUEH,

:.NBFM=NBHE,

Nl=3()。,

ZBFM=ZBHE=6Qa,

•.,在平行四边形ABC。中,DC//AB,

:.ZDEH=ZBHE=60°,

■:NGEN=45°,

:.Z2=180°-60°-45°=7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一副特殊三角形板的性质,关键在于作出辅助

线,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8.如图,己知在AABC中,ZABC<90°,是AC边上的中线.按下列步

骤作图:①分别以点民C为圆心,大于线段8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

M,N;②过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3C,BE于点、D,O;③连结CO,OE.贝”下

列结论错误的是()

AOB=OCB./BOD=/CODC.DE//ABD.

DB=DE

【答案】D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知道MN为线段BC的中垂线,然后结合中垂线与中线的性质逐

项分析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MN为线段BC的中垂线,

:。为中垂线上一点,

:.OB=OC,故A正确;

,:OB=OC,

:.NOBC=NOCB,

,:MNLBC,

:.ZODB=ZODC,

:.ZBOD=ZCOD,故B正确;

•••£>为8C边中点,BE为AC边上的中线,

.•.OE为△ABC的中位线,

J.DE//AB,故C正确;

由题意可知DB=DC,

假设O8=OE成立,

®ljDB=DE=DC,NBEC=90。,

而题干中只给出8E是中线,无法保证8E一定与AC垂直,

•••QB不一定与。E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几种重要线段的理解,熟练掌握基本定义,以及性质定理是解

题关键.

9.关于某个函数表达式,甲、乙、丙三位同学都正确地说出了该函数的一个特征.

甲:函数图像经过点(一1,1);

乙:函数图像经过第四象限;

丙: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则这个函数表达式可能是()

1,

A.y=-%B.y=—C.y-x1D.

x

1

y=一一

x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所给函数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对于)'=一%,当户-1时,y=\,故函数图像经过点函数图象经过

二、四象限;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反对于y=_L,当户一1时,v=-l,故函数图像不经过点(一1,1);函数图象分布在一、三象

X

限;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项8不符合题意;

C.对于>=当A一1时,产1,故函数图像经过点(-1,1);函数图象分布在一、二象

限;当了〉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O.对于y=—L,当户“时,产1,故函数图像经过点函数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x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相关函数的性质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一组数据,6、4、a、3、2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A.8B.5C.272D.3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求出〃的值,再根据方差公式

§2='[(王一君2+(马一君2+…+J,二君2],代数计算即可.

n

【详解】解:・・・6、4、。、3、2的平均数是5,

(6+4+。+3+2):5=5,

解得:4=10,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群=-[(6-5)2+(4-5)2+(10-5)2+(3-5)2+(2-5)2]=8;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能熟练运用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x+1..x—1

11.不等式组J1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x>-1

I2

【解析】

【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将它们的解集表示在同一数轴上即可求解;

带等于号的用实心点,不带等于号的用空心点.

【详解】解不等式2x+L.x—1

得:x>-2,

解不等式一,彳>一1

2

得:x<2,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力<2,

在数轴上表示为:

-3-2-1012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

法;依次解不等式,注意空心点和实心点的区别是解题关键.

12.抛物线y=o?+6x+c,的对称轴是直线x=-2.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点(-4,0)

和点(-3,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①44-6=

0;②cW3a;③关于x的方程&+版+c=2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④〃+2b>4ac.

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由对称轴x=-2即可判断;

②将cW3a转化为x=T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由对称性转化为x=—3时所对应的函数值,

即可判断;

③根据图象所体现的最大值即可判断;

④根据图象的最值结合对称轴即可判断.

【详解】①因为对称轴为x=—2,所以—2=-2,即8―而=0,故①正确;

2a

②由①知8=4a,所以%=—1时,y=a-h+c=a-^a+c=c-?>a;

因为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点(-4,0)和点(-3,0)之间,所以%=—3时,

y〉0

又因为x=-l与x=—3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x=—2对称,所以c—3a>0,即c>3。,故

②错误;

③由图可知y^ax2+bx+c的最大值为3,所以当ax2+bx+c^2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

③正确;

4/7,、一卜一

④由图可知:=3,即从—4ac=—12a,

4a

又力=4。且a<0,所以62-4。0+2^=-12。+8。=-4。>0,

所以从一4℃+2b>0,即%2+22?>4ac,故④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知以上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分解因式:2m2-18=

【答案】2(/n+3)(/n-3)##2(m-3)(/n+3)

【解析】

【分析】原式提取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解:2m2-18

-2(加-9)

=2(m+3)(m-3).

故答案为:2(w+3)(n?-3).

【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

的关键.

1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r-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机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m>-1

【解析】

【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炉-友-团=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出一元二次

方程根的判别式大于零,求解即可.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好-法-,"=()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ac=(-2)2-4x1x(-w)>0,

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一元二次方程0?+加+。=03工0)的

根与△=〃—4ac有如下关系:当八>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0时,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15.如图,。。与AOLB的边相切,切点为B.将AQAB绕点5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到△O'AB',使点0'落在。。上,边交线段A。于点C.若NA'=25。,贝U

40cB=度..

【解析】

【分析】连结。。',先证△800,为等边三角形,求出NA08=/050=60。,由。。与

△043的边AB相切,可求NCBO==3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连结。。,,

•.•将AOAB绕点8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A?,

:.BO'=BO=OO',

.•.△80。,为等边三角形,

:.ZOBO'=60°,

•••。。与AOAB的边AB相切,

:.Z0BA^Z0'BA'=9Q0,

:./CBO=90°-N080,=90°-60°=30°,

N4=25°

ZA'O'B=90°-ZA'=90o-25°=65°

ZAOB=ZA,O'B=65°,

:.ZOCB=1800-ZCOB-ZOBC=180o-65°-30o=85°.

故答案为85.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旋转性质,切线性质,等边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

掌握图形旋转性质,切线性质,等边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是解题关键.

16.如图,放置在直线/上的扇形048,由①图滚动(无滑动)到图②,在由图②滚动到

图③,若半径04=2,/AOB=45。,贝IJ点。的路径长为.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0的运动路径,刚开始是半径为2的,弧长,而后是一条线

4

段,线段长等于A8,之后又是以半径为2的;弧长,它们三段加起来即可.

【详解】解:如图,

点。的运动路径的长=。01的长+GQ+QQ的长

90•%・245•%・290・兀-2

----------F---------------1---------------

180180180

_57

-T

54

故答案为:—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弧长计算,根据题意准确画出点o图形运动轨迹解题关键.

17.观察等式:2+22=23-2,2+22+23=2"2,2+22+23+24=25-2,已知按一定规律

排列的一组数:2吗2刈,2吗…,2'",若列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这组数的和

是.

【答案】w2-m##-m+m2

【解析】

【分析】归纳出数字的变化规律,给已知数列求和,并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2100+2101+2102+…+2师,

=(2+22+23+...+2199)-(2+22+23+…+299),

=(22(x)-2)-(2|00-2),

=(2100)2-2100,

=m2-m,

故答案为:m2-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观察数字变化规律并利用规律用含,"的代数式

表示出结果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MN为。。的直径,A、8是。。上的两点,过A作AC_LMN于点C,过8作

BD_LMN于点、D,P为。C上的任意一点,若MN=20,4c=8,BD=6,则%+PB的最小值

是•

A

MXDPOCN

【答案】1472

【解析】

【分析】先求出。。的半径,连接04、0B,根据勾股定理求出0。、0C,即可求出

CD,作点B关于MN的对称点玄,连接A夕,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9即为B4+PB

的最小值,利用勾股定理求值即可.

【详解】解::MN=20,

二。。的半径=10,

连接。A、OB,在RSOBD中,08=10,BD=6,

'-OD=yjoB^BD1=7102-62=8;

同理,在aAAOC中,0/1=10,4C=8,

•"­°C=VO42-AC2=V102-82=6,

;.C£>=8+6=14,

作点8关于MN的对称点E,

连接AB',则A6即为PA+PB的最小值,

B'D=BD=6,过点B作AC的垂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E,

在RdAB'E中,

;AE=AC+CE=8+6=14,B'E=CD=14,

;•AB,=y]AE2+B'E2=V142+142=140

故答案为:14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

程或演算步骤.

19.计算:(3—万)°一迎+(;)-2+45由60。一(一1)

【答案】11

【解析】

【分析】根据非零实数0次基、二次根式、负整数次舞、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根据实数加减

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1-26+9+26+1=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非零实数0次暴、二次根式、负整数次幕、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根据

实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正确掌握每个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先化简,再求值:(1+」一)+±其中x=l.

Ix+lj2x+2

【答案】二一,-2

x-2

【解析】

【分析】(1)先把括号里通分合并,括号外的式子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将x=l代入计算

即可.

x+22(x+l)2

【详解】解:原式=-一、=--

x+1(x+2)(x-2)x-2

2

当x=l时、原式=----=-2

1-2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用到的知识是约分、分式的加减,熟练掌握法则是

解题的关键.

21.如图,在菱形ABC。中,E,尸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4£=C「.

(1)求证:△ABE^ACDF;

(2)求证:四边形BE。尸是菱形.

【答案】(1)证明过程见详解;

(2)证明过程见详解.

【解析】

[分析】(1)由“SAS”可证△ABE^ACDF;

(2)由菱形的性质可得BDLAC,AO=CO,BO=DO,可求EO=FO,可得结论.

【小问1详解】

证明:•四边形A8CD是菱形,

AAB^CD,AB//CD,

二/BAE=/DCF,

在八48石和△CD/7中,

AB=CD

<NBAE=ZDCF,

AE=CF

:.^ABE^CDF(SAS);

【小问2详解】

如图,连接B。,交AC于O,

•••四边形ABC。是菱形,

ABD1AC,AO=CO,BO=DO,

AE=CF,

/.AO-AE=CO-CF,

:.EO=FO,

四边形BED尸是平行四边形,

又:BDLEF,

.••平行四边形BEDF是菱形.

【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菱

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2.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城市快速交通,小王开车从家到单位有两条路线可选择,路线

A为全程25km的普通道路,路线5包含快速通道,全程3()加,走路线8比走路线A平

均速度提高50%,时间节省6帆山,求走路线8的平均速度.

【答案】75km/h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设走线路A的平均速度为成小/6,则线路B的速度为1/〃,由

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走线路A的平均速度为说7/人,则线路B的速度为则

256_30

=,

x601.5%

解得:x=50,

检验:当x=50时,1.5XH0,

=5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二走路线B的平均速度为:50x1.5=75(km/h);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理解题意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以时间做为等量

关系列方程求解.

33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尤中,一次函数丫=—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42

丫=:(》>0)的图象相交于点4(。,3),与x轴相交于点8.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过点A直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另一点C,交x轴正半轴于点/),当△ABO是

以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及点C的坐标.

39

\

答案y-X>J2y---X+-点C的坐标为(4,T

/42

【分析】(1)先求出4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2)根据已知条件求出B坐标,再求出。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再联

立解析解出即可

【详解】(1)将点A(a,3)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x+j并解得:a=2,

故A(2,3),

将点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并解得:Z=6,

故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x>0);

X

33

(2)Vy=4X+2

B(-2,0)

V△ABD是以B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A(2,3)

。(6,0)

设一次函数AO的表达式为:y=kx+b

乍J2左+。=3

得:[6k+b=0

f,3

K=——

4

解得:

b=—

2

39

;・解析式:y=—XH—

42

联立反比例函数和直线AD的解析式得

x=4

x=2

解得《。(舍去)或<

卜=3

...点C的坐标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当有两个函数的时候,要注重数形结

合,把函数转化成方程,体现了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

24.疫苗接种初期,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对符合条件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号召,某市教育

部门随机抽取了该市部分七、八、九年级教师,了解教师的疫苗接种情况,得到如下统计

表:

己接种未接种合计

七年级301040

八年级3515a

九年级40b60

合计105C150

(1)表中,a=,b=

(2)由表中数据可知,统计的教师中接种率最高的是年级教师;(填“七”或

“八”或“九”)

(3)若该市初中七、八、九年级一共约有8000名教师,根据抽样结果估计未接种的教师

约有人;

(4)为更好地响应号召,立德中学从最初接种的4名教师(其中七年级1名,八年级1

名,九年级2名)中随机选取2名教师谈谈接种的感受,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

选中的两名教师恰好不在同一年级的概率.

【答案】(1)50,20,45;(2)七;(3)2400;(4)-

6

【解析】

【分析】(1)根据八年级教师中已接种和未接种即可求得“,根据九年级已接种的及总人

数可求得b,根据三个年级未接种的人数可求得总人数c;

(2)分别计算七、八、九年级教师中接种率即可求得结果;

(3)计算抽取的三个年级教师中未接种的百分比,把此百分比作为该市初中教师未接种的

百分比,从而可求得该市未接种的教师的人数;

(4)七年级教师用4表示,八年级教师用8表示,九年级教师用G,C2表示,根据树状

图或列表法,求得等可能的结果种数及恰好两位教师不在同一个年级的可能结果,即可求

得概率.

【详解】解:(1)。=35+15=50;/?=60-40=20;c=10+15+20=45

故答案为:50;20;45

(2)七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30^x100%=75%;

40

八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135^xl00%=70%;

40

九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x100%«66.7%;

60

即七年级教师的接种率最高.

故答案为:七

45

(3)抽取的三个年级教师中未接种的百分比为:——x100%=30%,

150

8(X)0x30%=24(X)(人)

故答案为:2400

(4)设七年级教师用A表示,八年级教师用B表示,九年级教师用G,表示,根据题

意:可画出树状图:

第名

第二名

或列表:

ABGJ

AABAGAC2

BBABC1BC2

GGACtBGG

c2C2AC2Bc2G

由上图(或上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符合条件的结果有10种,故P(两名

教师不在同一年级)

126

说明:(4)问中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中一种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表,用样本估计总体,求简单事件的概率,是统计与概率知识的

综合,关键是读懂统计表,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用样本估计总体.

25.小明准备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斜坡正对着太阳时•,旗杆影子恰好落在水

平地面和斜坡坡面CD上,测得旗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影长5c=20m,在斜坡坡面上

的影长8=8相,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成30。角,且太阳光线AO与斜坡坡面互相垂

直,请你帮小明求出旗杆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12-fim

【解析】

【分析】延长A。,BC交于一点、M,在火以80中,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

出。0=16加,得出BM,再由三角函数求出AB即可.

【详解】解:延长AO,BC交于点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NM=30°,

*/在R/ACDM中,CD=,

CM=16加>

则5M=8C+W=20+16=36m,

在RMABM中,

AB=BM-tan30°=36x—=120n,

3

答:旗杆AB的高度为126m.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含30。角的直

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M,得出BM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6.如图,在半径为5c〃?的。。中,AB是0。的直径,CD是过0。上点C的直线,且

A£)_L£)C于点。,AC平分NfiAD,E是8C的中点,OE=3cm.

C

DE

AOB

(1)求证:co是。。的切线;

(2)求AO的长,

1Q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1)连接0C,由题意知ND4C=NOAC=/OC4,据此得AD〃OC,根据

ADLDC即可得证;

(2)连接BC,证△AOCs/\AC8即可得.

【详解】解:(1)如图,连接0C,

\'OA=OC,

:.ZOAC=ZOCA,

平分ND40,

:.ZDAC^ZOAC,

:.ZDAC=ZOCA,

:.AD//OC,

,:ADLDC,

:.OC±DC,

又•;oc是。。的半径,

8是。。的切线;

(2)如图,连接BC,0E,

C

D、E

A(9

;E是BC的中点,0E=3cm,

AC=6cm,

是。。的直径,AD±DC,半径Q4=5cm,

AZADC=ZACB=90°,AB=10cm,

又♦.,ND4C=NCAB,

/XADC^^AC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和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7.如图,抛物线,=办2+法+4交x轴于A(-3,0),仇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AC,BC.M为线段08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作轴,交抛物线于点尸,交BC于

点Q.

5\x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过点尸作PNJ_BC,垂足为点N.设M点的坐标为M(m,0),请用含机的代数式

表示线段PN的长,并求出当机为何值时PN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试探究点用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以A,C,。为顶点的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

【答案】(1)y=-^-x+^x+4;(2)PN=-—m当勿=2时,PN有最大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