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化音乐与音乐学讨论
数字化音乐与音乐学讨论
江苏常熟高专音乐系王小龙
随着数字化音乐的迅猛开展,数字化音乐的创作和讨论已涉及到了音乐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领域空前活泼。而今,人们欣喜的看到,这种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涉及音乐学讨论领域,并展现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以及与过去讨论的方法和结果的良好的融合力量。
一、数字化方式精确?????无误的记录音乐,为进一步讨论音乐的本质供应了牢靠的原材料
数字化音乐涉足音乐学领域的最先和最为普遍的应用是在记录音乐方面。目前,数字化方式记录音乐主要有两种:midi方式和音频方式。用数字化midi方式记写的音乐“不仅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已有的记谱法的精华,而且把传统理论中音乐的四要素一肯定量,增加了声相定位,变二维为三维,世纪普法转为记录立体空间声音的记谱法。更具革命性意义的是它将有形无声的记谱法化为有形有声的记谱法,大大削减了音乐理解的分歧〞〔王小龙,2001〕。用数字化音频方式记录的音乐,既有“频率特性好、因此保真好;动态范围大;可使抖晃趋于零;信噪比高,使信号失真微小;对失落信号可以补偿恢复;经过屡次复制后不会降低声音质量;节目搜寻时间短,几乎是瞬时的;重放精度高;记录密度高;记录时间长,体积小〞等优点〔龚镇雄,1995〕,还能对这些音乐进行“加工、编辑或掌握〞〔龚镇雄,1995,2〕。这种模――数转换方式以及声音的数字化为人们更加理性的探究音乐内在的动人神秘供应了可能。从理论上讲,数字化音乐方式可以原样记录音乐的100%的特征而没有丝毫折扣,这就使得传统的记谱,或磁带录音记录音乐的方式相形见拙。传统的记谱法只能记载音乐的主要特征,并且复原为原始乐音靠的是“体悟式〞的二度创作,即“今我非故我〞,而磁带录音虽能原样再现音乐,却不能记录可供分析的数据。数字化音乐方式记录音乐,正是综合了前二者的优点而摒弃了二者的缺乏,它是记录音乐迄今为止最为详尽完善的一种方式,因而很快得到了普遍运用。这种经过精确?????记录的音乐,是进一步讨论音乐的本质的牢靠的原材料。
二、数字化音乐供应的两大工作方式为音乐学讨论供应了两种重要的讨论思路。
midi方式,是人们试图用理性的方式复原音乐的一个尝试,而音频方式,是人们捕获音乐的最正确方式,这两种方式犹如两个端点上起跑的列车,最终要到达同一个目标,“殊途同归〞至音乐的本质的清楚熟悉。下面,谈谈两大方式的工作特点。
midi方式:它表达音乐靠的是一个又一个“大事〞〔event〕,“它记录演奏的过程〞〔张戈,张旭,1996〕。数个甚至上百个“大事〞同时叠加,才能构成一个音乐片断。起初,人们觉得这种方式略显繁琐和枯燥,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感到,这种方式复原音乐音响的优势,就是其对影响音乐的重要要素的进一步精确、清楚的熟悉。音高方式,不仅可以再现十二平均律的半音,而且,可以将一个半音平均分为128等分,这比艾里斯〔A.J.Ellis,英国语言学家〕的音分制〔一个半音100等分〕还要精细,完全可以再现人类使用的一切律制;音值方式,它最大可以精确到32分音符的1/60,从时间上来说,可以精确到秒的千分之一。力度方式,它可以将力度量化为0127,共128个档级,假如将velocity〔击键力度〕和volume〔音量〕两个大事连用,还可以制造128128个力度级差。
另外,在音色领域,midi也能一显身手,在midi中,不仅可以转变音色的明暗度、硬软度、触后力度等,而且也能模拟特定的演奏法。midi大事的掌握轮和弯音轮在这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midi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讨论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人们多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特性熟悉不清,其中,西入的记谱法不太适合于中国音乐的记录是一个很重要的缘由。虽然在很多有志之士的努力下,也产生了像“音腔论〞、“节拍无定值〞等言之有理的理论,但始终得不到公认,讨论者也不敢贸然下断语,缘由就是它们都是推想性的,缺乏科学的讨论数据。而今,随着对midi技术钻研的深化,已经有人开头利用它来探究中国音乐的独特规律了,比方江西刘水霖先生通过利用midi对中国乐曲的模拟制作,得出了中国音乐区分于西洋的特点在于音色和各据特色的演奏法的结论。
数字音频方式:数字音频方式不仅能录制声音,而且能记录产生、发生这些音响的系列数据,如频率、振幅、音品等,这些已经为熟悉音声本质供应了珍贵的第一手数据材料。并且,这些数据可以依据需要作调整,为人们查找音乐构成的主要因素供应了可能。
不仅如此,它还供应了较为直观的图形,使人们可以单凭图像就能激发讨论灵感,比方一个双簧管的单音在cooledit里的图形是这样的:〔如图左部所示〕
非常类似于书法中的一横,这样可以更清楚的把握一种气息用力特征。
类似的讨论已经在很多专家学者中普遍绽开,如周海宏老师在2001年数字化音乐教育年会上对“音乐作品的力度布局〞的精彩演示。
音乐学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更精确?????的指导详细的音乐实践,由于声学“ADSR〞〔起音、释音、保持、衰减〕理论的消失,使人们对演唱演奏实践中的“头腹尾〞理论有了科学的支撑,数字音频讨论的深化确定会带动音乐实践的进一步科学化。
据笔者所知,音频方式已经被运用于语言学讨论领域并结出了硕果,信任数字化音乐方式涉足音乐学讨论领域也必定会带来喜人的收获。
附:
Grove7中Computersandmusic条目
张戈、张旭,?电脑音乐的制作与技巧?,清华高校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北京
谷勇,?电脑midi系统与多媒体音乐制作?,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北京
程伊兵,?midi全攻略?,中音制作〔非出版物〕
首届STN全国数字化音乐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深度解读教育创新银行的儿童财商教育体系
-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教育政策与医疗科技的融合发展
-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与创新
- 教育技术与职场培训促进知识互换的策略探讨
- 教育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教育方向
- 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系统的科技前沿与挑战
- 教育与科技结合推动动物防疫知识传播
- 中职情绪调适教案课件
- 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 GB/T 24632.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 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光学设计2022年
- 核磁共振的发展史课件
- 切纸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2022秋法理学形考1-4参考答案
- 医院管理学考试(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