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一、教学目标:I、知识与技能:⑴掌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会用公式求值。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联想能力;间接推理能力;自学能力。2、过程与方法:由学生熟知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及练习。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动态调整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攻克难点,掌握重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正向、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二、教学重点:公式的结构特点及其推导方法、成立条件,运用公式求值。教学难点:公式的逆向和变形应用。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Sa+p,Sa-B,Ca+p,Ca-Bsin(a+A)=sinacos£+cosasin/sin((2-/7)=sin(2COs/7-cos6Zsin/3cos(a+/)=cosacos/?-sinasinpcos(a-/?)=coscrcos^+sinasinp提出问题:复角与单知a,夕的正弦、余弦函数存在以上关系,那么能否用tana和tan〃来表示tan(a±/7)呢?2、两角和与差正切公式的推导及理解Ta+屋Tad⑴tan(a+0)公式的推导(让学生回答)*.*cos(a+pM)sin(a+6)sinacosP+cosasinptan(a+P)=-=::~~~cos(a+p)cosacosp-sinasmp当cosacosp^O时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ac。中得:出血+以言图以-。代。得:tan(tan(a-尸)=tan[a+(-4)]=tana+tan(—/)_tana-tanJ31-tan«tan(一/)1+tanatanp⑵思考讨论:①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有什么限制条件?②公式有何特点?如何记忆?③公式有何用处?有何变形?⑶注意:1、必须在定义域范围内使用上述公式。即:tana,tanp,tan(a±0)只要有一个不存在就不能使用这个公式,只能(也只需)用诱导公式来解。2、注意公式的结构,尤其是符号。3、公式的变形:a+tan/?=tan(«+/?)(!-tanatanp)tancr-tan/?=tan(a—,)(1+tanatan/3)思考:公式cot(a±£)=?3.公式的应用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tan15。,lan75。,tan710-tan26°1+tan71°tan26°1—33二3-石二12-6-二m解:tan15°=tan(45°-30°)=百一3+后一6.83_3+-_12+6百tan75°=tan(45°+30°)=~五~3一上-61-T
tan71°-tan26°l+tan71°tan26°=tan(71°-26°)=tan45°=l例2.不查表求值1+tan75①tan71°-tan26°l+tan71°tan26°=tan(71°-26°)=tan45°=l例2.不查表求值1+tan75①l—tan75°②tan17°+tan28°+tan17°tan28°(3)tan17°tan430+tan17°tan300+tan43°tan30°1+tan75tan450+tan75°解.①==tan叫1-tan751-tan45°tan75°(45°+75°)=-V3tan17°+tan28°+tan17°tan28°=tan(l70+28o)(l-tanl7°tan28°)+tan17°tan28°=1tan17°tan430+tan17°tan300+tan43°tan30°=tan17°tan430+tan30°(tan170+tan43°)③M=tanl7°tan43。+-ylan(l7°+43°)(l-tanl70tan43°)=1巩固练习:P140练习Al,2,3例3.如图,三个相同的正方形相接,求证:«+/?=-.:0<a<—,0<J3<—,.,.0<0+力<不,所以,«+/?=—.TOC\o"1-5"\h\z27T17Z例4:已知tan(a+0=—,tan(/?——)=—,求tan(a+—)的值。5444乃tan(a+尸)解:tan(«+—)=tan[(a+#)-(/7——)]==54=.41+tan(a+/3)tan(p--)i+-x-224542【变题】:已知cota=2,tan(a-尸)二一5,求tan(尸一2a)的值。解:cotcr=2,tan«=—,2tan(4一2a)=—tan(。-26)=-tan[(«-/?)+«]tan(fz-77)+tana_1
—•1-tan(a-0)tana8巩固练习:P141练习Bl,2,3四、小结:.公式(卫士。)的结构类似,应注意符号的差别,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记忆.这两个公式的作用在于用单角心、£的正切来表达复加a±6的正切..有关两角和差的余切问题,一般都是将它由同角公式的倒数关系化为两角和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