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
A.地质大循环B.生物小循环C.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D.物质与能量的流动和循环
2.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A.稀有种B.伴生种C.优势种D.亚优势种
3.生物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种群内部的变化,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影响生物的作用是()。
A.内禀效应B.互补效应C.他感效应D.密度效应
4.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5.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A.藻类B.水稻C.化能自养细菌D.棉铃虫
6.矽肺的形成是由于()。
A.线粒体呼吸链破坏B.溶酶体膜破坏C.溶酶体酶缺乏D.过氧化物酶体内氧化酶缺乏E.过氧化物酶体膜破坏
7.环境问题是指()
A.生态破坏B.环境污染C.温室效应D.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8.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
9.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较高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10.水生群落主要取决于()。
A.水的深度和水流的速度B.阳光进入水的深度C.水中氧气的含量D.水生植物的数量
11.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A.A>B>C>D>EB.A>B>C>D<EC.A>B<C<D<ED.A<B<C<D<E
12.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湖泊
B、草原
C、果园
D、热带雨林
13.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14.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1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16.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17.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比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高,产生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大气D.水分
18.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A.浮游生物B.小鱼C.食小鱼的大鱼D.食大鱼的水鸟
19.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
A.阳光辐射强烈B.白天温度高C.降水多D.昼夜温差大()
20.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A.N素B.P素C.有机质D.微量元素
21.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2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23.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24.种群中的某些个体身体表面的颜色可以随着环境的颜色而改变,以避免被天敌发现捕杀,又不易被猎物察觉,使之获得的食物充足,这样的个体在种群中的竞争能力强,会有更高的存活率并能繁殖更多的后代。这个过程就是()。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种群调节D.自动调节
25.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26.顶极—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A.后顶极B.前顶极C.亚顶极D.气候顶极
27.我国东部森林土壤从北到南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是土壤分布的()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28.夏季炎热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这种适应是()
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结构适应D.形态适应
29.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中有()。A.一种生活型B.两种生活型C.三种生活型D.四种生活型
30.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B.O2C.C02D.S02
31.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生产力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A.光照B.温度C.降雨量D.风力
32.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是()。A.海平面上升B.气候变暖C.气候带北移D.平均温度降低
33.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34.生物“自疏”和“他疏”的现象是受()因素的直接影响。
A.密度B.性别C.领域D.社会等级
35.在演替过程中()
A.水生生境变得中生一些而中生生境变得干旱一些
B.水生生境变成旱生生境
C.旱生生境变成水生生境
D.水生型的生境和早生型的生境都趋向于中生型生境
36.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37.下述动物中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A.松鼠B.夜猴C.家鼠D.壁虎
38.全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景观B.生物圈C.种群D.群落
39.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40.下列关于生物小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循环时间长,是闭合式循环B.循环时间长,是开放式循环C.循环时间短,是闭合式循环D.循环时间短,是开放式循环
41.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42.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43.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A.生物组织层次B.生物类群C.生境类型D.应用领域
44.与植物离子吸收有关的因素是()。
A.离子浓度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能力D.以上三个都有影响
45.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包括下列因素中的哪项()
A.群落自身的特点B.群落受到干扰的方式C.干扰的时间D.估计稳定性的指标
46.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47.下列光谱成分中,可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主要是()。A.绿光B.红光C.紫外光D.红外光
48.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_____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49.泛群系是()群落分类的最大单位。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北欧学派D.苏联学派
50.对冬小麦完成春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
A.高温B.低温C.长日照D.短日照
二、填空题(20题)51.通常将各种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____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等五类。
5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______和模拟。
53.按形成的主导因素,隐地带冷性土壤可分为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____________。
54.热带雨林分布区的土壤是()。
55.种群在某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称为______。
56.在某个真实或特定的环境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叫______。
57.典型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在自然种群增长中是很少见的,常常表现为两类增长型之间的______过渡型。
58.豆科作物根系上的______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59.生物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__________。
60.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后果是________的融化和形成全球性热带气候。
61.死亡率代表一个种群的______。
62.摄食效率又称______。
63.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通过取食与______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64.豆科作物根系上的()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65.可持续发展遵守的三个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__________
66.从土壤质地组成来看,最适合作物生长的是______。
67.植物开始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临界温度称为______。
68.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_______。
69.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______。
70.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由湖岸向湖心的方向伸入,植物带呈______分布。
三、判断题(10题)71.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A.正确B.错误
7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73.草木群落没有分层现象。()
A.正确B.错误
74.可持续发展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效益的统一。()
A.正确B.错误
75.蝗灾是由于蝗虫数量的季节消长引起的。[]
A.正确B.错误
76.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我们应该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A.正确B.错误
77.食物链越长,能量利用越充分。
A.正确B.错误
78.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r=1这一条件,种群就是稳定的。[]
A.正确B.错误
79.生态环境资源因素中包括了人口因素。()
A.正确B.错误
80.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82.简述生态入侵及其危害。
83.从湖泊裸底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大体要经历哪些阶段?
84.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
85.光照的周期性对动物有哪些影响?
五、论述题(2题)86.试述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87.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88.起始于陆地裸岩的生物群落演替是()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逆行演替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D
6.B
7.D
8.B
9.C
10.A
11.B
12.C
13.C解析:马蛔虫寄生于马身体中,原生动物寄生于马蛔虫中,所以这是一条寄生链,故选C。
14.D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C
22.D
23.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24.A
25.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26.D
27.A
28.B
29.B
30.C
31.C
32.D
33.A
34.A
35.D
36.B
37.A
38.B
39.C
40.D
41.A
42.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43.A
44.D
45.C
46.C
47.B
48.A
49.C
50.B
51.气候
52.实验研究(或实验)
53.钙成土壤
54.群丛
55.生态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56.生态出生率
57.中间中间
58.根瘤菌
59.生活史(或生活周期)
60.极地冰川
61.个体死亡情况
62.林德曼效率
63.被取食
64.根瘤菌根瘤菌
65.持续性原则
66.壤土壤土
67.生物学零度生物学零度
68.遗传特性遗传特性
69.减少
70.同心圆状
71.B
72.N
73.B
74.A
75.B
76.B
77.B
78.A
79.B
80.Y
81.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2.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入侵种群由于关系不完善进人生态系统后迅速扩展破坏系统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甚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入侵种群由于关系不完善,进人生态系统后迅速扩展,破坏系统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甚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83.(1)沉水植物阶段;(3分)(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分)(3)挺水植物阶段;(2分)(4)湿生草本阶段。(2分)
评分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84.通常凡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鱼塘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生态系统。鱼塘中有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还有多种食性不同的鱼类等。通常凡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鱼塘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生态系统。鱼塘中有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还有多种食性不同的鱼类等。
85.动物繁殖与光照时间的关系也可分为两大类即“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加长白昼时间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的生殖腺活动而缩短白昼则能刺激短日照动物的生殖。日照的变化与动物的迁徙、休眠、换羽以及很多其他周期性现象的开始和结束密切相关。动物繁殖与光照时间的关系,也可分为两大类,即“长日照动物”和“短日照动物”。加长白昼时间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龙口中小学元旦活动方案
- 贫困幼儿六一活动方案
- 杭州中考试题及答案
- 灌肠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公文特点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玩沙池
- 设备维护保养周期性计划表工具
- 分级阅读考试题及答案
- 法院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话题作文:科技在我们身边1500字(9篇)
- 花坛景观设计59课件讲解
- 大一开学新生的安全教育
- 2024天津市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书(官方范本)范文
- 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度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分析报告
-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预案
-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期制度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2024年桑黄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转私借款合同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