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东省汕尾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2.蚯蚓喜欢生活的土壤是()
A.碱性土壤B.中性土壤C.酸性土壤D.弱酸性土壤
3.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A.生物种类B.地球自转C.纬度或经度的递变D.气候条件
4.生态演替指的是()。
A.由环境改变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B.物种组成和群落过程随时间而改变,从而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C.生态系统的发展
D.生态系统的发展顶点
5.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A.鸟与树的关系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
6.炎热夏季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的这种适应是()。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结构适应D.形态适应
7.对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繁殖次数B.每次繁殖个数C.第一次繁殖的年龄D.环境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一个动态系统B.食物链营养级数目无限C.能量单向流动D.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9.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10.湿土的热容量比干土(),导热率比干土()。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
11.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限制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间接因子
12.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A.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B.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13.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出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B.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生态旅游D.提高木材产、蓄量
14.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
15.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16.下列有关生物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热带雨林
B.冻土带的生物量最低
C.水生生态系统中,水的最表层的生物量最大
D.森林生态系统中,树冠的最顶部生物量最大
17.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并从而影响到了群落的稳定性。
A.建群种B.优势种C.附属种D.稀有种
18.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
19.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20.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B.壤土C.粉砂土D.砂土
21.从人类的食性来看,我们所处的营养级是()
A.第一、二级B.第二、三级C.第三、四级D.第二、三、四级
22.下列选项中,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作用最大的物种是()。A.伴生种B.建群种C.亚优势种D.罕见种
23.判断下面哪个多样性指数高()。A.低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B.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C.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群落D.高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群落
24.全球水循环的关键是()。
A.海洋B.大气C.陆地D.森林
25.逻辑斯蒂方程中的r是()
A.内禀自然增长率B.周限增长率C.瞬时增长率D.相对增长率
26.草原弃耕地上的演替按照时间划分是属于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都不是()
2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28.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29.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30.下列不是导致生态失调的原因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31.“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A.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B.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C.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D.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32.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33.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
34.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35.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是()。
A.单独作用B.限制作用C.综合作用D.主导作用
36.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馈控制和多元重复控制同时存在,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有效地保持。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长,层次越多,自动控制的机能越完善,所以食物链应无限延长。
C.生态系统控制是有既定目标的控制。
D.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差,是由于其作物品种多、产量高。
37.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
38.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聚集型
39.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铅C.砷D.镉
40.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A.稀有种B.伴生种C.优势种D.亚优势种
4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42.农业生产中玉米地的玉米螟卵块,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43.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最后恢复的群落是()。A.杂草群落B.黄蒿群落C.禾草群落D.贝加尔针茅群落
44.逻辑斯谛曲线被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哪个时期密度增长最快()
A.开始期B.加速期C.转折期D.减速期
45.狼狗常把排尿点作为与同种其他个体交流情报的“气味标记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D.种间互助
46.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寄生C.偏利共生D.竞争
47.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林德曼B.海克尔C.奥德姆D.坦斯利
48.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49.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D.他感作用
50.水分临界期是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作物不同,需水临界期也不一样。如()。A.小麦是发芽期B.水稻是苗期C.花生是结果期D.玉米是“大喇叭口”期到乳熟
二、填空题(20题)51.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包括______存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两部分。
52.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______。
53.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占据相同的或相似的生态位的生物,通常称为______生物。
54.林德曼效率又叫______。
55.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56.在一个植物群落中,如果频度在21%~80%范围物种的比例在增高,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说明此群落可能会出现______的趋势。
57.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
58.由于某种原因,种群进入新地区后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称为______。
59.按照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可分为稳定选择、______和分裂选择。
60.珍贵的大熊猫一般只以箭竹为食,大熊猫属______性生物。
61.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的实际出生率称为______。
62.群落由于小环境的变化,在不大的面积内,有规律地交替重复出现而构成__________。
63.______的定义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
64.高原上的太阳直接辐射相对较强,天空散射辐射相对较弱,紫外线辐射较强,可以______微生物的活动和树木的生长高度。
65.现代生态学时期为______至现在。
66.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
67.当前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是______。
6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级生产。
69.土壤中的微生物量一般是春季较少并逐渐增长,夏秋季多并达最高值,进入冬季后逐渐减少到最低值,这就是种群的______消长。
70.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分生态学的萌芽、生态学的建立、生态学的巩固、__________四个时期。
三、判断题(10题)71.冬小麦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这种现象称为休眠。()
72.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只有最善于飞行的动物生存。()
73.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A.正确B.错误
74.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A.否B.是
75.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A.正确B.错误
76.当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稳定的阶段时,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比例就没有明显变动了。()
A.正确B.错误
77.南美洲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分布。()
A.正确B.错误
78.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A.正确B.错误
79.在稻田里,如果水稻植株密度低,个体发育条件好,有效分蘖多,每穗粒数多,稻粒大;如果种植密度高,个体发育条件不变。()
A.正确B.错误
80.种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82.生态系统及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83.简述捕食的概念及形式。
84.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85.描述种群数量特征的统计学指标有哪些?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87.论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
六、单选题(0题)88.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B
6.B
7.C
8.B
9.D
10.A解析:湿土比干土含有较多的水分,较少的空气,水的热容量高,导热快,而且散热慢,故湿土中的热容量较高,导热率较快,选A。
11.D
12.C
13.B
14.C
15.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16.A
17.D解析:群落环境丰富多样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稀有种的存在正好证明了环境的多样性,也就是物种的多样性,故选D。
18.A
19.D
20.B
21.D
22.B
23.D
24.B解析:水循环的关键是大气,从降水到蒸发进入大气都离不开大气运动,故选B。
25.C
26.C
27.D
28.A
29.A
30.D生态失调的原因主要受气候变化、资源问题、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的影响。
31.B“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年龄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
32.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33.B
34.C
35.C
36.A
37.D
38.A
39.A
40.C
41.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42.A
43.D
44.C
45.A
46.A
47.D
48.A
49.C
50.D
51.植物(第一)
52.单建种群落单建种群落
53.生态等值生态等值
54.十分之一定律十分之一定律
55.高斯原理高斯原理
56.植被分化和演替
57.辅助能辅助能
58.生态入侵生态入侵
59.定向选择
60.窄食
61.生态出生率生态出生率
62.复合体
63.群落交错区
64.抑制
65.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50年代末
66.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67.增长增长
68.初
69.季节性季节性
70.现代生态学
71.N冬小麦经过一定低温阶段才能开花是春化现象。
72.N
73.B
74.N
75.A
76.A
77.B
78.A
79.B
80.A
81.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
8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有限,是一个动态系统。
83.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豁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1)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2)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3)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4)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
84.(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钽铌分离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菌物标本采集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钽铌分离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粉矿烧结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煤气化备配煤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矿井通风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选矿脱水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酶制剂充填封装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教育宣传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军训动员大会校长发言稿9000字
- 2025至2030年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泌尿科膀胱灌注护理课件
- 脊柱区课件教学课件
- 村集体经济培训课件
-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
- 信息网络安全考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 2025年反诈骗知识竞赛问答试题及答案
- 矿井建设工程课件
- 消防设备设施操作讲解培训课件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