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阅卷人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理解性默写。

1.《七律·长征》一诗中,总领全诗,表现红军勇往直前的气概和乐观豪迈的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红军克服艰难险阻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到爱国,我想到了很多名言:宋朝李纲誓死保卫祖宗疆土,他说“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立志为国奉献终身,他说“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国难当头,曹植说“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爱国不分阶层,陆游说“________________”。

3.“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这首诗的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5.鞠躬尽瘁,____________。——[三国]诸葛亮

6.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三国]曹植

7.课文《开国大典》着重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分别是:宣读公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岭________腾细浪,乌蒙________走泥丸。”这两句诗介绍了红军长征中的两件事:________和__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湖雨景图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可以从诗题的“________________”中看出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等。

(2)诗句中的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___;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____,雨点之_______。一个“______”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3、背诵古诗并填空。

唐代诗人(

)的《回乡偶书》首句“______”凝练地叙述了诗人离家之久;第二句“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漂泊在外多久,都难忘故乡情,“鬓毛衰”表达了诗人离乡多年物是人非地淡淡惆怅。第三、四句“__________,______”以儿童天真的询问,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沧桑感慨,言有尽而意无穷。

4、按要求填空。

(1)“崖”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2)“礴”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是_____结构。

(3)“远征难”中的“难”读________,“尽开颜”中的“尽”读__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①不声不响(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显显威风(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意洋洋(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义词。

探索——(

)猜测——(

)研究——(

)提供——(

)

解析——(

)环绕——(

)更替——(

)枯萎——(

)二、书写题7、读拼音,写词语。

jīnɡyínɡ

lànyònɡ

bāoɡuǒ

zīyuán

kānɡkǎi

mùdǔ

ɡònɡxiàn

jīdì

三、信息匹配8、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①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②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下列对“昏沉的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

B.作者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的。

C.作者两次提到“昏沉的夜”,是为了强调他看见好的故事是在昏沉的夜里。四、现代文阅读9、延伸阅读父亲是名老战士。五十年代初,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伟大战役。在一次剿匪中,父亲和战友们走散了。黄昏,父亲从一块巨岩背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残匪。父亲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步枪指向了对方。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当时,父亲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疲惫奔波,他明白自己已渐渐力不可支。但是,有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必须有一方投降,而投降的决不能是自己。看上去匪徒的精神显然并不比父亲强多少∶破烂的黄皮军装快要辨认不出颜色了,双目无光,惊恐的面部蜡黄蜡黄的,十足的“惊弓之鸟”。父亲端着枪,山一般的身躯矗立着,威严而坚毅的目光直逼匪徒。半小时慢慢过去,匪徒渐渐支撑不住了,端着的枪在颤抖,手在颤抖,双腿也在颤抖。突然,匪徒摔掉步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父亲连连求饶。1.认真读文章,给文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具体描写文中父亲和匪徒“对持”的语句。

3.“惊弓之鸟”在文中是指________,用“

”画出最能反映他神态特征的语句。

4.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父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表达10、按要求写句子。

1.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大禹治理了洪水。

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