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必修第四节求合适的骨髓干细胞供体的努力也毫无结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泡泡男孩”在泡泡里等待着,但希望慢慢变成了失望,为他治疗的医生也一个个离他而去。与世隔绝的压抑和孤寂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那些曾经把“泡泡男孩”案例称为医学史上的奇迹的人们开始反思并决定,不能再把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像实验用的小白鼠一样囚禁在牢笼里了!
1983年底,新任主治医生为“泡泡男孩”移植了姐姐凯瑟琳的骨髓干细胞,虽然两人的骨髓并不完全匹配。手术后,凯瑟琳骨髓内潜伏的致命病毒就侵入了他脆弱的身体,并肆意地大量繁殖,医生竭尽全力为他抢救也无济于事。最终,医生放弃了治疗,把“泡泡男孩”
从禁锢了他12年的泡泡里抱了出来。他快死了,医生让他第一次暴露在空气中时,他说他看见雪花在舞蹈,而他口中的雪花只是尘埃·····系最后的时刻——弥留的时刻——他母亲终于摸到了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他5岁的时候穿着特制的厚厚的隔菌宇航服第一次走到屋外的世界时,连小小的树叶都让他兴奋惊奇不已。然而过了没有多久他说:“Mummy,Iam
so
hot.”
1984年2月22日,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的“泡泡男孩”享受着生命的尊严与自由,静静地离开了人世。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大卫·菲利普.威特”。第4节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体液中的各种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溶菌酶等。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1、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骨髓T淋巴细胞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转移到淋巴器官中转移到淋巴器官中胸腺B细胞T细胞第一道防线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寄生虫、花粉、异种动物的血清、异体组织等。作为抗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呢?①异物性②大分子性③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示意图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二)抗原与抗体抗体:1.化学本质: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2.性质:特异性抗体立体模式图抗体效应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示意图3.分布:1)血清(主要)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抗体的形成:抗原合成分泌浆细胞抗体B细胞天花病毒
人体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侵入
产生
消灭
(病原体)
(特殊蛋白质)
天花病毒抗原抗体
例子(三)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进入人体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感应阶段:1.体液免疫抗原吞噬细胞(识别和处理)T细胞B细胞(识别)呈递抗原呈递抗原使抗原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刺激记忆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浆细胞(效应B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效应阶段:+抗原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其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抗原抗体与抗原结合1、填图。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2、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些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
细胞
B、抗体由B细胞直接分泌的
C、抗体一般都是直接将入侵的病菌杀死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
记忆细胞A体液免疫过程抗原(细菌)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呈递)B细胞(识别)效应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吞噬细胞消化增殖、分化1)感应阶段:2.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T细胞(识别)呈递抗原使抗原隐藏的抗原决定簇暴露记忆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效应T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释放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淋巴因子(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被激活,使其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如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其杀伤力等。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识别)与靶细胞结合抗原(病毒)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被抗体消灭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记忆细胞不分泌抗体,但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当同一种抗原第二次侵入时,记忆细胞很快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1)反应快,反应强;(2)能在抗原侵入机体尚未为患之前将之消灭。抗体数量初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时间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4、注意(1)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的。(2)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3)三个唯一a.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c.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抗原靶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特异性抗体淋巴因子消灭细菌外毒素消灭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彻底消灭病毒)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A、靶细胞
B、抗原
C、抗体
D、吞噬细胞
2、效应T细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分泌淋巴因子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
④激活溶酶体酶⑤与靶细胞结合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CA练一练
3、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多糖
B、球蛋白
C、核苷酸
D、胆固醇DB课堂小结: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组成类型第一道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第三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熟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过程。
2、查阅各种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3、免疫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课后作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009年海南卷)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___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而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免疫反应吞噬抗原决定簇T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两种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不同,免疫具有特异性辨别免疫类型的方法:(1)看抗原的去向。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细胞呈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则为体液免疫。
(2)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3)看抗原的种类。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而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4)若出现效应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肿瘤细胞、胞内寄生菌(如麻风杆菌、结核杆菌)等,可判断为细胞免疫。(5)若出现B细胞、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可判断为体液免疫。(6)若只出现吞噬细胞和T细胞,则无法界定,因为这两种细胞在两种免疫反应中都存在。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HIV(一种RNA病毒)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的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HIV(蓝色)攻击T细胞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下图表示HIV感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1、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HIV破坏T细胞。2、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免疫系统被破坏,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3、HIV病毒分布在哪些地方?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2)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3)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弱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失调病。1.自身免疫病2.过敏反应3.免疫缺陷症等1.自身免疫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称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相似抗体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表出现红斑类风湿性关节炎c.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举例: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2.过敏反应a.概念: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b.特点: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2)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人员培训管理程序文件模板
-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 小学数学奥数趣味拓展课程设计
- 电商平台商品分类与管理规范
- 环保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
-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专项训练题库分享
- 生产设备买卖与转让合同范本
- 跨境数据治理机制-洞察与解读
- 资料员岗位技能考试题库汇编
- 2025至2030泳装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小学数学 冀教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 典型问题 典型问题(例题5)课件
- 2022年万豪国际酒店委托管理合同
- 精选四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含答案
- 水分测定原始记录表
-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5套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 2022年助产人员培训计划
- 交通警察大队选定车辆、痕迹类检验鉴定服务机构项目合同书
- 起重机轨道修理方案
- Jinan Vantage-碳碳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简介
- 办公室七大浪费管理手册
- 轴类零件实用工艺工序卡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