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天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2)-每日一题高一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3天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2)-每日一题高一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13天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2)-每日一题高一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13天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2)-每日一题高一语文人教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天识记古代文化常识(2)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参照第12天典例部分。1.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B.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C.古琴曲《关雎》取材于《诗经》。D.京剧《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取材于《水浒传》。2.下列有关对联的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B.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C.张贴对联时,传统习惯是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D.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叙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B.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C.《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B.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每月初三叫朏,农历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朔。B.《水浒传》中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教头是指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高俅被称为高太尉,太尉在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为高一级武官。C.“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拜、除是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假、兼、行、权、领、署表兼职和代理。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而奸臣秦桧为谬丑则是一种“恶谥”。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B.春秋时期的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伯、侯、子、男。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D.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用“朔”“晦”“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清代姚鼐的名篇《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B.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排行最小的叔父。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D.“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区别在于赋重咏物说理,辞重抒情;赋句式更散文化。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与“察茂才”“举孝廉”不同。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C.“六部”中的礼部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吏部则主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科举取士。D.“除”“拜”均表示授予官职,“拔”“擢”均表示提拔,“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权”“署”则表示暂代官职。1.D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D《单刀会》、《群英会》、《华容道》等题材均取自《三国演义》。2.C3.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4.B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中“夷陵之战”胜方指挥官是陆逊,选项表述错误。5.A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每月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6.B7.A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晦: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8.CC项,科举取士由礼部主管。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