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九月质量检测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九月质量检测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九月质量检测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九月质量检测_第4页
九年级物理九月质量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考号

九年物理9月质量检试卷(将案在题上一选题每,)1.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碳棒、人体、大地B.水银、铜丝、空气C.陶瓷、干木、塑料C.大地、人体、陶瓷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是很多的C、0℃时分子运动停止了D、内能与温度有关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4、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9、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哪个电路是正确的()11.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电荷存在A、水温从80

O

C上升到90

O

C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B.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存在C、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D、水结成冰5、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A、液体A的比热容大B、液体B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比容相D、无法比较6、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气体膨胀,气体温度降低7.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把电流表的+”和0.6”两个接线柱接在电路中指针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面记录中正确的是()

C.导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导电,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D.有些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变为导体12某机要室大门需接通电路电动机工作后,方可将大门打开,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把钥匙无法打开3的电路中最为可行的)二双题每3分,共分)10、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B、烧水时,壶盖被顶起A.1AB.0.A.0.AD..A

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8、使用电池的时候,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这是因为()

1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样连接电路中没有电流B.这样连接有触电危险C.这样连接会在导线中产生很大的电流,损坏电池D.这样连接电路中电流太小,用电器无法工作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

B、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L1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L1A.电路中有一盏灯灯丝断了其他的灯也不亮了,这说明这些灯一定是串联的B.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都相等.在并联电路中的两盏灯,通过每盏灯的电流不可能一样D.并联电路里,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三填题每,分16.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花粉分子在______。17.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温度升高较多的___________,若它们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汽车一般都用水来做冷却剂,

24、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四作简实题共24分25、(6分)如图9所示,在电路的“○”填入两个灯泡,两个电流表,并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和电源的正负极。26、(4分)L1和L2并联请在图中错误之处打上“×”,加以改正,并在方框内画出正确的电路图。按下边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分)主要是因为水的

的原因。18.汽油机在压缩冲程末,工作物质的压强变,温度变。19.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__冲程;它将__________能转化成能。20、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实验得知相互吸引;AC相互排斥;CD相互吸引,它们的带电情况是:A.B.C.。

图927(3分)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21.如图5-5所示电路中

S

1(1)若使L、L串联,则应闭合,断开;12(2)若使L、L并联,则应闭合,断开;12(3)如果只闭合S断开S、S则灯亮;L1232(4)同时闭合开关和是不允许的.22.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这是因为

S3

S

2

28(3分)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1、2号记录,结论是吸收的热量与有关(2)比较3、4记录,结论是吸收的热量与有关________;

(3)比较1、3记录,结论是吸收的热量与

有关另一位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右边没有刻度的地方,这是因为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初温(0

C)未温(0

C)加温时间(分)。23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

12

水水

200100

2020

2828

84这一过程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

3

煤油

200

20

28

4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

4

煤油

200

20

14

2

29.(4分)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五计题15分)31、天然气是当今家庭中使用较普遍的一种能源,现用天然气(甲烷)来加热水。(1)为使2Kg的水温度从20

0

C加热到100

0

C,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燃气释放的热量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3×10

7

J/m

3

,水的比热容为4.2×10

3

J/(Kg

0

C)](1)在实验时,需要控制以下变量,A.使水和该液体的B.使水和该液体的

相同;相同,然后加热相同时间后再测量它们的末温;C.要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目的是要控制它们相同;(2)加热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温度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32、某建筑工地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搬运建筑材.已知柴油机的效率是40%,柴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热值是4×10

7

J/kg,用此装置将一块重为的建筑材料提5m。历时4s,30.4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12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I、I电流,改变电池的节数,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2电流I/AI/AI/A12次数10.20.20.420.30.30.6

消耗的油为4g。(1)4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2)提升这块建筑材料做的有用功是多少?(3)整个装置的效率多大?30.40.40.8

图12(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2)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3)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2倍。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4)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

班级姓名考号

九年物理9月质量检答题卡一选题每,)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二双题每,9分)题号15选项三填题每,分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A.B.C.21、(1)(2)(3)(4)22、________;。23、24、四作简实题共24分25、(6分)26.(4分)

2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