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北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北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北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北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北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

阡陌(xiān)

豁然开朗(huó)B.垂髫(tiáo)

平旷(kuàng

怡然自乐(yí)C.邑人(yì)

遂迷(suí

便要还家(yāo

)D.郡下(jùn

问津(jīng

诣太守(y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申

枯躁

相辅相成

误人歧途B.严竣

束缚

融为一体

无可指摘C.趋势

总裁

自园其说

豁然开朗D.烦琐

诬蔑

义愤填膺

袖手旁观3、阅读古诗,完成题目。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投:投送、赠。②琼:美玉。琚(jū)佩玉。③瑶:美玉。④玖(jiǔ):浅黑色的玉。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B.《木瓜》“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远高于受赠的东西,体现了主人公对情意的珍视。字面上看写的是两个人相互赠送礼物,而实质上是表达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女子互赠食物以定同心之约。C.《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诗经》名篇之一,本诗的内容和劳动的场景结合很紧密,这可以从投给“我”的东西得到应证。诗中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D.《蒹葭》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绝望情绪。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B.(这腰鼓)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却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C.三班能够流畅背诵《安塞腰鼓》的同学超过30多人,比起四班来可是强多了。D.通过观看腰鼓表演,使我领略到了陕西汉子的豪迈激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理解默写。

(1)《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核舟记》中最能说明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5)《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二)藐姑射①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②而年谷熟。(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藐姑射:传说中的神山。②疵疠:疾病、病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去以六月息______

②水击三千里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语段(一)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有什么作用?

(4)庄子的文章以想象雄奇著称,请结合语段(一)(二)加以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漓江情韵①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②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③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④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⑤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⑥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⑦“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⑧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⑨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⑩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⑪“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⑫“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⑬“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⑭“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⑮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⑯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1.文章题为《漓江情韵》,全文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又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