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写材料用典】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_第1页
2023年【写材料用典】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_第2页
2023年【写材料用典】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写材料用典】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

.b1{white-space-collapsing:preserve;}.b2{margin:1.0in1.25in1.0in1.25in;}.p1{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黑体;font-size:12pt;}.p2{text-indent:0.33333334in;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12pt;}.p3{text-align:center;hyphenate:auto;font-family:TimesNewRoman;font-size:12pt;}.p4{text-indent:0.33333334in;text-align:justify;hyphenate:auto;font-family:黑体;font-size:12pt;}.s1{font-weight:bold;}.s2{font-family:TimesNewRoman;}.s3{font-family:楷体_GB2312;}【写材料用典】【例文】“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

尚名节而不苟取者,其次也;

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为下也”,告诫广阔党员干部要养成清廉自守的最高境地。“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语出明代理学家薛瑄的《从政录》。薛瑄是明代闻名思想家,也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廉吏,被誉为光明磊落的“铁汉公”。他将官员的廉洁分为三重境地。(前线《有一种清廉自守的至高境地,是“不妄取”》

【典故】出自明代明·薛宣《从政录》,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牵强而然,斯又为次。

【释义】意思是,明白事理,就不会任意猎取礼物,这是上乘境地。珍惜名誉,就不会随便猎取钱物,次之;

可怕法律制裁,就不敢轻易猎取财物,则是下策。

【赏析】“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全部,虽一毫而莫取”。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见理明而不妄取的上者。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杨震为官清廉,他由荆州刺史赴任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举荐的荆州茂才,为报当年知遇之恩,王密晚上前往驿馆拜见,并献黄金十斤,杨震连连摆手拒绝。王密以为他怕让人观察,有损名声,便说:“暮夜无人知。”杨震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遂把黄金扔给王密,王密惭愧而退。后来,杨震转任涿州太守,子孙常蔬食步行,有人劝杨震置些家产,他却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另据史料记载: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起程前,他让部下发出文告给沿途州县驿站,严禁赠送礼物、行贿受贿。诗人臧克家说得好:“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久记住他!”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深刻领悟“为谁当官,怎样用权”这个根本问题,当好人民公仆,做见理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