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高一语文文言小短文阅读初级训练(一)(一)孙登比丸
吴太子孙登,尝乘马出,有弹圆过。左右求之,适见一人,操弹佩圆,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圆,比之非类,乃见释。人之负冤,多因疑似,听者不能审谨,忿然作威,遂至枉滥。
1、孙登遇到了什么事?
2、孙登怎样处理这件事?(提示:注意“比丸”二字。)
3、这件小事给你什么启示?(提示:以小见大。)
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适见一人2.咸以为是3.登不听4.乃见释
(二)柳庆问饮
后周柳庆,初士后魏,为雍州别驾。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交易,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是主人所窃。郡县讯问,主人遂自诬服。庆问而疑之,乃召问贾人曰:“卿钥常置何处?”对曰:“常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对曰:“无。”曰:“与同饮乎?”曰:“向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彼沙门乃真盗耳。”即遣吏逮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
注释:别驾,官名。后魏于诸州置别驾从事史,掌总理众务。问题:贾人和主人,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谁受到了怀疑?为什么?
2、思考:柳庆如何问案?(提示:注意标题。)
3、评述:凡诬服之词必有疑窦,故“庆问而疑之”,然郡县为何不能发现疑问呢?搞逼供信的人往往自以为破案有术,孰知逼供之下必有冤魂!
4、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诣京师交易(2)主人特以痛自诬服(三)蒋常留妪
唐贞观中,衛州版桥店主张逖妻归宁。有魏州三衛杨正等三人投店宿,五更早发。是夜,有人取其刀杀逖,却纳鞘中,正等不觉。至晚店人追及,刀血狼籍,收禁考掠,遂自诬服。太宗疑之差御史蒋常复推。常至,追店人十五以上皆集,人数不足,因俱放散,独留一妪,年八十余,晚乃令出,密遣狱典觇之,曰:“有人共语,即记姓名。”果有一人问妪:“使人作何推勘?”前后三日,并是此人。捕获诘问,具服:与逖妻奸杀逖,有实迹。正等乃释。
注释:追,传诏。狱典,狱吏。使人,使者。推勘,审查核对。问题:版桥店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成了嫌疑犯?
2、思考:正凶虽然逍遥法外,但案件尚未最后了结,他惊魂未定,必然格外关心此案进展。蒋常深谙罪犯心理,他会用什么办法来破此案呢?(提示:注意“留妪”二字。)
3、评述:独留一妪,牵动罪犯神经,起到了引蛇出动的效果。罪犯急于了解留妪的内情,结果暴露了自己。犯罪心理学在古人断案中被运用得如此熟练,令人感叹。
4、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收禁拷掠(2)密遣狱典觇之(四)刘崇龟换刀
唐刘崇龟,镇南海。有富商子泊船江岸,见一高门中有美姬,殊不避人。因戏语之曰:“夜当诣宅矣。”亦无难色,启扉待之。忽有盗入其室,姬即欣然往就。盗谓见擒,以刃割之,逃去。富商子继至,践其血,污而仆,闻颈血声未已,觉有人卧地,径走至船,夜解维遁。其家踪迹,讼于公府。遣人追捕,械击考讯,具吐情实,惟不招杀人。崇龟视所遣刀,乃屠刀也。因下令曰:“某日大设,阖境屠者皆集毬场,以俟宰杀。”既而晚放散,令各留刀,翌日再至。乃命以杀人刀换下一口。明日,诸人各认本刀,一人不去,云非某刀。问是谁者?云某人刀。亟往捕之。则已窜矣。于是以他囚合死者为商人子。侵夜毙之。窜者闻而还,乃擒,置于法。富商子坐夜入人家,杖背而已。
凡欲释冤,必须有术。换刀者,迹贼之术也;毙囚者,谲贼之术也。贼若不获,冤何由释?故仁术有在于是者,君子亦不可忽也。
注释:大设,大宴飨。1、问题:富商子未杀人为何要逃走?盗贼本为窃财为何要杀人?2、思考:崇龟发现凶器是屠刀之后,有了灵感,他将用什么方法来侦破此案呢?(提示:注意“换刀”二字。)
3、评述:刘崇龟换刀给你什么启发?
4、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殊不避人(2)盗谓见擒(3)夜解维遁(4)其家踪迹以俟宰杀(6)亟往捕之(7)侵夜毙之
(五)苻融验走
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1、问题:老姥遇到了什么事情?
2、思考:苻融会用什么办法来断此案?(提示:注意“验走”二字。)
3、评述:受诬陷的人是不幸的,相信诬陷的人也是不幸的,因为他显示出自己的无能。苻融不是这样的人,他的断案给你什么启示?
4、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为冀州牧(2)路人为逐擒之(3)莫知其孰是
(六):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选文】
郑人且(1)有置履者,先自度(2)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3)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4),市罢(5),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且]将要。[置]购置。(2)[度(duó)]量度,动词。下文“宁信度(dù)”的“度”是名词,指量度好的尺码。(3)[至]等到。[之]往,到。(4)[罢]结束。
【练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同)
②反归取之。(同)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B、宁信度C、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2)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
②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答:
【阅读提示】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七)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选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熏以桂椒(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5)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x[
【注释】
(1)[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3)[玫瑰]一种美石。(4)[缉]装饰边沿。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缀()饰()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楚人:
②郑人:
【阅读提示】
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王冕苦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依僧寺以居无从致书以观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恃卫之臣不懈于内
C.暮归,亡其牛其真无马耶l
D.录为弟子.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文言小短文阅读初级训练(二)(九):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答: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
(十)、程门立雪【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
1.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十一)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音义
②李生说之曰音义
③不应而还音义
④迨年事蹉跎音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答:
(十二):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十三)北人不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坐:因为。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4分)
(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B、谨食之,哩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日存,明日去
B、去死肌,杀三虫
C、乃记之而去
D、俸去书来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积压以为知”的看法.
(2分)
(十四)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可办粗饭几日
(2)何必图好吃好着
(3)莫待无时思有时
2、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十五)打捞铁牛
宋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一牛且数万斤(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2、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十六)愚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折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知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
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
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加点词意义。
(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___________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___________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一步。
索: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十七)、名落孙山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考取科举人的名字。解,jiè)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
滑稽(
)
缀(
)
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乡人托以子偕往(
)
乡人子失意(
)
3、从文中可看出孙山是一个
的人。(2分)
4、由这篇短文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分)
(十八)李勉埋金
天宝①中,有书生旅次②宋州③。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语勉曰:“某④家住洪州⑤,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⑥洪州牒⑦来,而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⑧,出金付焉。(选自《尚书读录》)
[注:①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②旅次:借宿。③宋州:地名,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市西南)。④某:我。⑤洪州:地名,治豫章(今南昌市)。⑥赍:带着。⑦牒:文件,证件。⑧墓所:墓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
因出囊囊金百两遗勉遗
(2)
而累路寻生行止
累
(3)
诘金之所
诘
2、下列括号内的句子是对原文句子的翻译。请指出译文中的不当之处。(4分,每小题2分)
(1)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您替我办完丧事后,我的钱赠送给你。)
不当之处:
(2)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李勉赞同替他办丧事,办完丧事后,剩余的钱于是被秘密放置在墓中,连同其尸体一起埋在里面。)
不当之处:
3、你是怎样看待李勉为书生埋金的行为的?请简要谈谈。(3分)
文言文小短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一)参考答案
问题:有弹丸飞过;一个操弹佩圆的人不承认飞弹是他的;左右欲捶打他。词句:1,恰巧;2,都;3,听从、接受;4,被
译文:吴国的太子孙登一次乘马出行,忽然有一颗弹丸飞过。左右侍从进行搜查,恰巧看见一个人手持弹弓,身佩弹丸,都以为就是他射的。他申辩不承认。侍从要打他,孙登没有同意。命令找出飞过的弹丸相比,不一样,于是便把他放了。人之遭受冤枉,大多起因于案情是非难辨。断案的官吏不能细查慎处,便躁怒地滥施威刑,结果导致无辜蒙冤。(二)参考答案
问题:商人遗失了钱二十斤,怀疑主人偷了,理由是“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词句:1,到2,只是;无辜服罪
译文:北周的柳庆,起初在后魏做官,任雍州别驾。有个商人,携带二十斤金钱到京城做买卖。借人房屋居住。每次要外出,常常自己拿着房间的钥匙。没有多久,房间紧闭如常而金钱却全部丢失了。商人以为是房主人偷的,郡县官府对房主人进行拷讯审问,房主人只好被迫认罪。柳庆听说后,觉得可疑,便找来了商人,问他说:“你的房间钥匙经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柳庆问:“你可曾与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回答说:“没有。”又问:“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回答说:“前一阵曾与一个僧人痛饮过两次,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柳庆说:“房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认罪的,并不是盗窃犯,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盗窃犯。”当即派遣差吏前往逮捕僧人,结果僧人已经携金潜逃。后来捕获归案,全部查获了商人所失之金。
(三)参考答案问题:发生了凶杀案。店主张逖被杀,杨正等三人成了嫌疑犯。词句:1,拷打2,偷看、侦察
译文:唐朝贞观年间,卫州版桥店主人张逖之妻回娘家省亲。这时有魏州的三个卫兵杨正等三人前来店中投宿,次日五更便乘早出发赶路。就在那天夜里,有人拿了他们的刀杀死了张逖,然后又把刀插回鞘中,杨正等人没有察觉。到天亮时,店里的人追上了他们,看到刀上沾满了血迹,把他们送官收监。经过拷打审问,他们便被迫承认了杀人之罪。唐太宗觉得可疑,派遣御史蒋常去复查。蒋常到后,传召店里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来集合,因为人数不足,又都放了回去,只留下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妇人,直到晚上才让她回去,同时暗中派遣狱吏随后监视她,说:“发现有人和她谈话,就记下姓名。”果真有一个人问老妇人:“御史查问了些什么?”前后三天,都是此人来问。于是便将他逮捕审问。他全部招认了与张逖之妻通奸,杀害张逖的罪行,经查事实确凿,杨正等人才获得释放。
四、参考答案问题:富商子“践其血,污而仆”怕受牵连,所以逃走;盗贼认为女人是来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杀人。词句:1,很、非常2,以为3,大绳子4,跟踪5,等候6,急、赶快7,逐渐
译文:唐朝的刘崇龟镇南海时,有个富商之子停船江岸,看见岸上一所高门大户里有个美貌的女子,一点也不迥避人,便调戏她说:“今夜我要到你的屋里去。”女子听了,也没有显露出为难的样子。到了夜里,果然敞开门户等待着富商子的到来。忽然,有个强盗闯入女子的房间,女子以为是富商子来了,立刻欣喜地迎了上去,而盗贼却以为是来捉他的,便用刀割断了女子的咽喉,逃走了。富商子随即来到,一脚踩在血泊中滑倒,听见颈血涌流之声不止,这才发觉有人倒卧在地,急忙跑回船上,连夜解缆逃去。女子之家循着血迹追踪到江岸,便向官府提出控告。官府派人追捕,抓到富商子投进监狱,拷打审讯。富商子招认了全部经过情况,只是不承认杀过人。刘崇龟查看凶手遗落的杀人刀,原来是把屠刀,于是下令说:“某日要大宴,全境的屠夫都要集中在球场,等候分配宰杀任务。”集合起来不久,又宣布解散,命令屠夫们各自留下屠刀,次日再来。等屠夫们散后,刘崇龟便让人用杀人刀换下一口刀来。第二天,众屠夫纷纷认领了自己的刀走了,只有一个站着不动,说:“剩下的这口刀不是我的刀。”问他是谁的刀,回答说:“是某人的刀。”刘崇龟急忙命人前往捕捉,结果该人早已潜逃。于是便以另外一名应当处死的囚犯假充是富商子,在天将黑时予以处决。潜逃的罪犯听到这个消息,返回家中,当即被捕获正法。富商子犯了夜入人家之罪,仅被判处杖刑而已。五、答案:问题:遇到了抢东西的贼,但又分不清谁是抓贼的路人,谁是贼。1,任2,替3,谁译文:前秦的苻融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劫盗,大声呼喊捉贼。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抓住了贼,可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当时天色已经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一并送到官府。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容易查清的。可以让他们二人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一会儿,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厉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要诬赖好人呢!”贼于是服罪。原来这是因为贼如果善于奔跑,决不会被人抓住,故而知道不善跑的人是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涂料原材料知识培训
- 安全培训能力课件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公开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涂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蚌埠爱尔眼科医院招聘若干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考聘大学生村文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安全培训考核评估情况课件
- 2025春季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招聘2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政府碧鸡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届中国兵器装备春季校园招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三基培训及知识课件
- 监控运维:方案与实施
- 新疆博物馆课件介绍
- 单元四-一般道路驾驶(教案)
- 油库消防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白酒包装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学堂在线 公共管理学 章节测试答案
- 专项质量护理管理制度
- 现金采取限额管理制度
- 流量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京东商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