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解读的一般途径——以近年高考题为例
观山湖区教培中心李家慧古诗词鉴赏有两大难题:一是读懂(意会)二是言传(表述)读懂诗歌,包含三层含义:读懂字面意思读懂诗歌表现技巧读懂诗人内心世界(最终目的)(一)读懂诗歌字面含义的基本方法一是组词法二是调序法三是分割法四是联想推测法五是回归本意法六是联系课本法一、组词法高考链接1:2017年北京卷
晓行巴峡(唐代: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备注:树杪((miǎo)):树梢】
“市”:集市?从位置推断,应该是一个动词,理解为做生意万井:井,市井。万家井邑赖:幸好(2017年全国1卷欧阳修《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山巅。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高考链接2:2018年全国3卷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穿:穿破子:?愿我身死子还生:宁愿我一人身死赴难啊,也不愿?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
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高考链接3:2018年天津卷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颜:喜笑颜开
聊:姑且,勉强,凑合,如聊且(姑且),聊以自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①表达了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②济世与隐逸相矛盾的复杂感情。高考链接4:2017天津卷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清游:清静的游览机:事情,如日理万机(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二、调序法高考链接1:(浙江2018年卷)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想起此次别离我就叹息不已,想着你一路远行,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久留
,体现出诗人
依依不舍
的心情。(2分)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①“送君多暮情”:点出了离别之情;②从“淹……梦”,层层铺写暮景,烘托离情;③结尾“叹”句,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高考链接2:2018年山东卷: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③畲田:开垦过两年的土地(yu)译:清晨我驱赶着四匹马拉的高车,空旷绵延的五盘岭尽收眼底。江流曲折回转,两岸石崖对峙;太阳尚未出山,群峰聚在一起。
曙光中烟霭笼罩着苍翠的山色,入云的树木幽暗阴沉充满寒气。稀疏的松柏间露出孤零零的驿站,湍急的河道隐藏在繁密的花丛里。
雨后溪水潺潺栈道湿滑难行,农田里的荒草干枯没有绿意。我一点也不觉得蜀道难行,因为此次远行是为了知己。(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①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②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三是分割法言简义丰是中国古代诗词表述上的重要特点,往往一句诗歌就已经表达了丰富的意蕴,在翻译的时候需要将一个句子分割成几个单位,翻译成几个意思连贯的句子。高考链接:2017年新课标1卷: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译: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衔枚疾走【拼音】xiánméijízǒu【释义】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出处】宋·欧阳修《秋声赋》:“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四是联想推测法含蓄而隽永是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很多意思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理解时候只能根据“片言只语”合理联想大胆推测,补足含义。高考链接1:2018江苏卷寄和州刘使君(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译: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郡州里供职。清闲的日子里面您在春风中连连举杯,直到倾尽瓶中之酒。每当送客的时候,您都会特意地绕道沙口堰,因为那儿风光独绝。欣赏繁花的时候大多漫步而上水心亭。拂晓时分,江上雾气漫上郡城白茫茫的一片,雨后初霁,青绿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美丽。面对山光水色,您一定沉迷诗情画意之中浮想连翩,寄情遥远,只是酣醉之中高吟一首有谁能听?
“闲向春风倒酒瓶”:春风和暖,清闲的日子里连连举杯,直到倾尽瓶中之酒。只有根据诗情大胆推测和想象,“倒酒瓶”的含义才能得到正确理解。结合前句的“犹为郡”(依然在郡里供职)尾联的“醉中高咏有谁听”,便可推测这里的饮酒是借酒浇愁了。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把酒当风,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因长期不得升迁而闲。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对刘禹锡诗歌的钦佩,对刘禹锡境况的同情,对自己能感知对方新意的知音之许。高考链接2:2017年全国3卷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分:缘分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①诗人戏谑朋友,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自己对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高考链接3:2016全国3卷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译:三十年前我就学习了兵书,我的名字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曾经为了勇赴国难我披上铠甲,即便家里贫困叫我卖了宝刀我定然不肯。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还嫌弓弦弹力疲软;我目光依然敏锐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寻找秋衣时,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惭!8.《内宴奉诏作》一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
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
为国驱驰;
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9.《内宴奉诏作》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五、回归本意法解读诗歌须读懂表现手法,回归本意答题。高考链接1:2017天津卷
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译:恬亭的栏杆面临小溪绿树围绕,小溪的岸上高高低低的在翠微之中。太阳落了人在断桥上单独地站立,水中幽静的大树上栖息着飞鸟。清静地游览才觉得心不累,幽静的地方有谁知道世上还有事情。想着到了深夜还要再徘徊,然后在秋风中天上挂着斜月坐着钓鱼船回去。(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高考链接2:2016年全国1卷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译: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太平盛世,我已经无用武之地了。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家国运兴盛蓄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六、联系课本法(利用已有积累和经验)
课外古诗词的某些词语(概念),曾经在课本中学过。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意思进行推断。高考链接1:田家三首(其一)(王绩)家住箕山下,门枕颍川滨。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注释:上皇人,羲皇
,指伏羲氏
。古人想象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之士自称羲皇上人。(忝(tiǎn),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列门墙)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5分)
全诗塑造了一个隐居田园过着自由生活的诗人形象。他住在箕山下,门枕颍川河,尽情弹琴赏月,饮酒游园,陶醉在美好的春光里,世事纷争与我无关。2.全诗是怎样抒发感情的?(6分)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运用了《桃花源记》的典故,喻指自己的居所像桃花源一样,“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既用典,又抒发了自己安然自得甘愿做一个羲皇之世的隐逸之士的感情。高考链接2:2017年新课标2卷《送子由使契丹》(宋代: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译: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那因远适更沾巾”一句,来源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结合原诗,即可明白虽是远别,诗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高考链接:2018年全国1卷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病历管理制度、查对制度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协议规范信用承诺书7篇
- 增强现实广播技术-洞察与解读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HRBP岗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统计类)真题模拟训练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面试真题模拟试卷高频考点精讲
- 2025年苏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历史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模拟解析试卷
- 虚拟化能耗管理策略-第1篇-洞察与解读
- 黑龙江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商运营合同协议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 选矿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无人驾驶物流车辆测试与验证方案书
- 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诊治策略
-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福建福州空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新版
- 【MOOC】石油工业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历史教案: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