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悠久(yōu)

河堤(dī)

推崇(chóng)B.洨河(jiāo)

拱桥(gǒng)

暴涨(zhǎng)C.合拢(lǒng)

弧形(hū)

桥墩(dūn)D.陡坡(dǒu)

石砌(qì)

匀称(chéng)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钱老师在授课中并不是照本宣科地读PPT,而是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动作来传授知识。B.他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中任劳任怨,用无悔青春书写人民警察的风采。C.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D.大臣们在不可思议、前所未有的喧闹声中,正襟危坐、呆若木鸡。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烈士及其亲属的大忠大诚、大智大勇、大情大爱令在场听众潸然泪下、肃然起敬,观众们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B.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诵读中,抛开传统枯燥的拼音识字,借助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让汉字更加牢固地印在脑海中。C.孩子的父母介绍,自从家里生了二胎后,10岁的儿子一直郁郁寡欢,常有一些离奇举动,医生怀疑儿子可能患了儿童抑郁症。D.因政策调整而带来的动漫业大洗牌,也在安徽省上演,两年来,约一半动漫企业已杳无消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小明家的脐橙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拼多多和淘宝卖出。C.《人民日报》国际部的“钟声”栏目是一个人们备受欢迎的好栏目。D.我们班“学霸”小林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填空或按要求默写。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选自________,它是有文学价值的______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此,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汤问》)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

居高临下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杂然相许

以身许国

潭中鱼可百许头C.渤海之尾

置之度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惧其不已

死而后已

是亦不可以已乎2.文中划线句翻译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翻译:召集全家人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理解:年迈的愚公向全家人提出要求,让大家一起移山,解决出入绕远的困难。

【乙】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译: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放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

理解:妻子用“献疑”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提出了移山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懂得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3.概括原文和下面两则材料中相关内容,在后面语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材料一】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①,行山表木②,定③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④宫室,致费⑤于沟减⑥。(取材于《史记·夏本纪》)【材料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⑦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取材于彭淑端《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释:①百姓:即百官。兴:发动。人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傅:指分治九州土地。②表木:立木作表记。表,表记。③定:指测定。④卑:使低矮,这里有简陋之意。⑤费:经费。⑥沟诚:田间沟渠。⑦恃:凭借,依靠。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这一精神是原文中愚公带领全家移山成功的故事所体现的______的精神;也是材料一中禹_____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坚韧;更是材料二中贫僧______的故事所告诉人们的,要有为明确的理想、目标不懈前行的执着精神。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背影》选段,完成小题。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此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来塑造父亲这个形象。

(2)“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

(3)“我”的两次流泪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壮景写情的手法。C.颈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最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对《使至塞上》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