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

狼藉(jì)

簌簌(sù)

浦口(pǔ)B.迂腐(yū)

蹒跚(shān)

擦拭(shì)

橘子(jú)C.颓唐(tuí)

举箸(zhù)

丧事(sāng)

交卸(yù)D.游逛(guàng)

搀扶(chān)

赋闲(fù)

嘱托(shǔ)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

凌空

紧绷

眼花瞭乱B.颁发

苦似

轨迹

如梦初醒C.新秀

咆哮

娴熟

震耳欲聋D.遗嘱

由衷

萧洒

白手起家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去采访那位老兵,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他还是记忆犹新。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C.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播以来,广大市民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D.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临沧海”化用________(人名)《步出夏门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人名),他是“长吉体”诗的开创者;《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苏轼,他被后人认为是“豪放词”的鼻祖。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所写战争的时间段是从白天到半夜。B.【乙】文作者游承天寺的时间是冬天的夜晚。C.【甲】诗写战斗场景,色彩浓艳,想象奇特。D.【乙】文写生活情境,叙事详细,议论严密。4.【甲】诗描写战争的艰苦和惨烈,赞扬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的精神风貌;【乙】文描绘夜游时的月色美景,表达了苏轼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①中国是弱国,所以A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B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C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第①段A、B、C三处“中国人”分别指哪些人?

2.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3.“我”和影片中以及回国后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4.体会文末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赠从弟(其二)[东汉末]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小松[唐]社荀鹤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②蓬蒿:野草。【链接】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这两首都是咏物诗,所咏之物是松柏,但诗人寄寓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两首诗中诗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