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默契(qiè)

戎机(róng)

景致(jǐng)

喧闹(xuān)B.滋长(zī)

朔气(shuò)

险峻(jùn)

祈祷(qǐ)C.狂澜(1án)

炽痛(chì)

燕山(yān)

逼狭(xiá)D.字帖(tiè)

可汗(hán)

曲折(qǔ)

污秽(huì)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赫然

卓越

一反既往

形式紧张B.梳头

澎湃

目不窥园

警报叠起C.抱歉

秩序

迥乎不同

昂首挺胸D.哀微

独裁

沥尽心血

慷慨淋漓3、下列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在争论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我真是不屑置辩。B.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郑重其事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C.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D.他演讲时那别具一格的气焰,听得台下的人都嗤之以鼻。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理解课文《爱莲说》,填空。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各题

【甲】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河中石兽(节选)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甲诗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人名),乙文选自《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下列对上述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诗是一首登高诗,乙文是一篇富含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B.甲诗通过山上寻塔的经历表现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C.乙文层次清晰,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其行文结构。D.甲诗和乙文通过写景或叙事,意在向世人揭示深刻的哲理。4.甲诗作者不怕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自己的眼睛,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老河兵能帮人找到石兽,源于他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课内现代文阅读老王(节选)杨绛(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①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4)我强笑②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5)他只说:“我不吃。”(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11)“早埋了。”(12)“呀,他什么时候……”(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③。1.对课文语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中“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B.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C.②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D.③句中作者会感到“愧怍”是因为“我”觉得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老王是个幸运的人,“我”觉得自己对老王没有关爱,所以感到“愧怍”,而且呼吁大家关注不幸者。2.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苦和善两个字概括。B.老王在去世前送给“我”香油和鸡蛋,体现了老王知恩图报、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C.能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是“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D.老王送的鸡蛋“多得数不完”实际是作者认为: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谢意,体现了他善良的性情,这种情义是无法计量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

2.请写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揭示的人生哲理。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加活动时,作为五大道的旅游形象大使的一段解说词。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时光荏苒,在这里,历史总是会留下深深的痕迹。在这里,我们看到百年来多少中西合璧的建筑依旧屹立;在这里,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