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契约(qiè)

揽住(lǎn)

监督(dū)

悲天悯人(mǐn)B.卸却(xiè)

赔礼(péi)

排解(pái)

如释重负(shì)C.恩惠(huì)

缠着(chán)循环(xún)

自投苦海(tóu)D.坟墓(mù)

大抵(dǐ)

达观(guān)心安理得(ā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堡垒

辜负

凛洌

姗姗来迟B.摸拟

遨游

烧灼

惊心动螝C.凸现

闲瑕

合拢

天涯海角D.拍摄

严谨

疲惫

忧心忡忡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B.“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青河畔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漠漠轻阴晚自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6)_____________________,去留肝胆两昆仑。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古文,按要求回答下面小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伤①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②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③,忽啼求之。父异焉④,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⑤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⑥奇之,稍稍宾客⑦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⑧其然也,日扳⑨仲永环谒⑩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注释:①伤:哀伤,叹息。②隶:属于。③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④焉:他,代指仲永。⑤收:聚,团结。⑥邑人:同县的人。⑦宾客:用宾客的礼仪款待他的父亲。⑧利:以……为有利的。⑨扳:通“攀”,牵,引。⑩谒:拜访。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⑵但当涉猎

涉猎:

⑶未尝识书具

尝:

⑷余闻之也久

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3.选出下面句子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4.甲文中吕蒙由昔日的“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乙文中方仲永起初“父异焉”“邑人奇之”,最终却“泯然众人”。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造成两人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成长路上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主题阅读【作品简介】《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作者截取了若干历史人物生命中那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以此来表现他们的非凡人生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片段节选】[甲]伟大的悲剧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A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乙]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①当第三次航海试验,电缆第一次把声音从美洲传到欧洲的那一刻,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全体船员受到了款待。全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像一位凯旋的古代统帅坐在一辆四驾马车上。一次又一次的欢呼把他弄得神魂颠倒,此时此刻他成了美国最光荣、最受崇拜的人物。②但是就在这一片欢庆中,只有一个声音,而且也是最最重要的声音却令人关注地沉默了,那就是海底传来的电报;B而前几天传送的讯号也早已混乱不清,好像一个临死的人的最后喘息,现在彻底断了气。过了不久,人们再也无法否认:埋藏深海的电缆已失灵,从大洋彼岸再也没有传来清晰的声音,再也没有传来纯粹的电流振荡。③一时间,欢呼的浪潮就像反冲回来似的一齐气势汹汹地扑向那个无辜的罪人——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说他欺骗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甚至还有更恶毒的污蔑和诽谤也纷纷传开。这个昨天还被当作民族英雄的人,现在却不得不像一个罪犯似的躲避他的昔日朋友和崇拜者。没有想到失败得这么惨,资金损失,名誉扫地;而这根没有用的电缆却像传说中的环绕地球的巨蟒躺在大洋底下见不到的深处,一躺就是六年……④在这六年期间,两大洲之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冷冷清清的沉寂。19世纪最大胆的计划昨天几乎就要成为现实,而现在又变成了传奇和神话。不言而喻,没有人会想到重新去做这件成功了一半的事情;这可怕的失败挫伤了一切勇气,扼杀了全部热情。所以六年之内任何工作都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就像那条海底下被人遗忘的电缆一样,无人问津。对于长期热衷于这项计划的那个富有幻想的人——菲尔德,人们也越来越不去注意他。不过,重新进行这项试验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到来,只是缺少一个能把这项旧计划灌注以新力量的人。⑤突然之间这样一个人出现了,看,他还是原来的他,仍旧是那个怀着同样信念、充满同样信心的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从默默无闻的放逐和幸灾乐祸的蔑视中又站了起来,他第三十次远渡大西洋,重新出现在伦敦,他用一笔六十万英镑的新资金获得了旧的经营权。而现在供他使用的终于是那艘梦寐以求的巨轮——著名的“伟大的东方人”号。真是无巧不成书:这艘巨轮在1865这一年恰恰闲置着,因为制造这艘巨轮本身也是一项十分大胆的计划,它的载重量远远超过当时的需要,所以两天之内菲尔德就买到了这艘船,并且为远航进行了必要的装备。⑥这一下子就使得以前无比困难的事变得容易多了。1865年7月23日,这艘装载着新电缆的巨型海轮离开泰晤士河。尽管这一次又失败了——在铺到目的地的前两天由于电缆断裂而告吹,那永远填不饱的大西洋又吞下了六十万英镑。但是此时此刻的技术对完成这项事业是确有把握的,因而没有使人丧失信心。⑦1866年7月1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第二次出航,终获成功。这一次,通过电缆从美洲传到欧洲的声音显得十分清晰。数天以后,那条失踪的旧电缆又被重新找到。现在,这两条电缆终于把欧洲的古老世界和美洲的新世界连接为一个共同的世界。在昨天看来是奇迹的事今天已变成想当然的事。⑧从此时此刻起,地球仿佛在用一个心脏跳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从地球的这一边同时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边。人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力量处处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是被灾难性的狂想一再迷惑: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的统一,想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文章有删改)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自读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浏览

1.根据乙文,完成下列信息概括。

作品:《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文体:

人物: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

事件经过:

最后结局:

任务二:批注

2.请自选角度为文中画线的A、B两处文字作批注。

A:

B:

任务三:精读

3.精读乙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语段,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评价文中菲尔德这一形象。

任务四:比较阅读

4.开头“作品简介”中说的“关键时刻”,在甲、乙两文中具体指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分别回答。

5.你认为《伟大的悲剧》和《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所表现的主题是否相同?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任务五:推荐

6.请根据你的阅读收获和积累,写一段推荐语,向你的小伙伴推荐《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提示:仅抄写或概括“作品简介”的内容不得分;可从作品内容、语言、主题、阅读价值等方面入手;语言简洁生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丰收年景农民的热情好客。“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则蕴含着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B.颈联转人人事,描写农村生活场景。“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古老的乡土风俗,蕴含着诗人对吾土吾民的热爱。C.尾联中诗人表达了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的愿望,用貌似闲适的心境反衬自己罢官赋闲的苦闷无聊。D.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紧扣“游”字写景、叙事、抒情,游兴十足,游意不尽。2.小明同学在疫情期间学习遇到了很多困难,几经努力收效甚微,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