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承蜩(tiáo)

缀满(zhuì)

强聒不舍(guā)

矫揉造作(jiāo)B.骈进(pián)

惊骇(hài)

俯拾即是(shí)

恍若月宫(huǎnɡ)C.恪守(kè)

云霓(ní)

间不容发(jiàn)

抽丝剥茧(bō)D.宽宥(yǒu)

汲取(jí)

李代桃僵(jiāng)

相得益彰(zhā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懒惰

锻练

折扣

不攻自破B.盲从

迷信

流俗

辨伪去妄C.大儒

停滞

墨守

腐草为莹D.步骤

修正

凶险

辩别是非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雪景虽然令人悠然自得,但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室内健身成为不少人的锻炼选择。B.李白看着桃花潭水,深碧清澈,真是宠辱偕忘。C.朝鲜半岛问题发展至今,出现过激流险滩,也有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D.湖水波澜不惊,洞庭湖治理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投肥养殖清理,沙场码头整治……4、下列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A)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关怀,(B)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给别人留下必要的私人空间;(C)我们才会克服种种不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D)我们才会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A.AB.BC.CD.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表现诗人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强烈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③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掇:拾取。②刻露:明显地表露出来。③本其山川:依据其山川地。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

(2)泉香而酒洌(

)

(3)杂然而前陈者(

)

(4)颓然乎其间者(

)

2.把下列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乐其地僻而事简/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乃重修岳阳楼D.遂书以名其亭焉/故虽有名马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5.【甲】文画线句子和【乙】文画线句子在写景上有何异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敬业与乐业(节选)(1)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2)我征引佛门这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3)做人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5)我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1.作者用百丈禅师的言行引出了什么话题?

2.文中引了一些古代名人的名言(已划线标注),这些名言的共同主旨是什么?

3.在论述中运用设问句可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试从文中举出一例进行具体分析。

4.为了阐明事理,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请你从文中举出三例,分别说说每组对比所阐明的事理是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中所说的“这些道理”指的是哪些道理?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甲】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对这两首诗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的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B.【甲】词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变化中,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C.【乙】诗中的“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D.【乙】诗中的“断人行”从听觉角度、“一雁声”从视觉角度写边地秋夜,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