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0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1.(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
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A.会制作工具B.有爱美意识C.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磨光技术
考点02原始农耕生活
1.(2022年重庆B卷)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图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
.彳*<44M/二什.3多“/M
A.原始农业B.青铜铸造C.纺织业D.冶铁业
2.(2022年湖南邵阳)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
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3.(2022年山西)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
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4.(2022年甘肃平凉)考古花狂发现,陕酉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
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集体群居B.采集渔猎C.农耕定居D.铁型牛耕
5.(2022年湖北宜昌)下图是中国某原始农耕遗址里干栏式建筑的复原图。该建筑是用木桩插于地下,上
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的,它应当属于
A.河姆渡遗址B.陶寺遗址C.大汶口遗址D.半坡遗址
6.(2022年湖南怀化)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我们从考古发掘出的一些遗址中,能够看出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遗址是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良渚古城遗址D.周口店猿人遗址
7.(2022年江苏连云港)下列材料都涉及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当地传说B.地区风俗C.经典文献D.出土文物
8.(2022年江苏苏州)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
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
个遗址中看到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9.(2022年江西)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A.会制作玉器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主要种植粟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10.(2022年山西晋中)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
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11(2022年云南昆明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
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巢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日本农学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
桑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史终遗址的分布
--据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
(I)中国粟作、稻作农业分别起源于图中的哪两个区域?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稻、粟和黍的
人工栽培及中国粟的对外传播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考点03远古的传说
(暂无)
考点04夏商周的更替
1.(2022年云南昆明)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
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2.(2022年四川泸州)台湾历史学家许停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
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一封建亲成,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2022年江苏苏州)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
楚简)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AB.BC.CD.D
4.(2022年湖南衡阳)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
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盍、敞口觎、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
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考点05青铜器与甲骨文
1.(2022年四川达州)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
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A.四羊方尊B.利箧C.司母戊鼎D.青铜面具
2.(2022年四川乐山)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
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该文字是
A.甲骨文B.陶文C.玉石文D.金文
3.(2022年湖南湘潭)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轲蛔中图楠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考点06动荡的春秋时期
1.(2022年陕西)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UU
A.铁农具C.翻车D.筒车
考点0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2022年湖南怀化)“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
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A.免除徭役B.授予爵位、赏赐土地C.赏赐金钱D.赐予奴隶
2.(2022年江西)支持商鞅变法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3.(2022年山东泰安)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夏商周的更替B.分封制的实施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考点08百家争鸣
I.(2022年湖北宜昌)《论语》记载孔子话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有耻且格。“此话语说明孔子具有
A.民本思想B.无为思想C.德政思想D.兼爱思想
2.(2022年天津)主张以德治国的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3.(2022年四川泸州)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
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中“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
A.诸侯争霸B.私学兴起C.商鞅变法D.百家争鸣
4.(2022年江西)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
5.(2022年甘肃平凉节选)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学派是
哪家?
6.(2022年湖南怀化节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华文化的发展
历程中,它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哪些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世称为
什么?
7.(2022年四川遂宁节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精神—追根溯源】
材料一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旧。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可
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也是中国精神产生发展的重要阶
段。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法治”“德治”分别源于这一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8.(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图1、图2人物分别是谁?他们所处时代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9.(2022年四川乐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材料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材料二
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1)材料一记录的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言论?指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根据载体不同,史料可以分为①文字史料、②实物史料、③口述史料等类型,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二
属于上述哪种类型(写出对应的序号即可)。请写出至少两种获取史料的方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分别举例论证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和"上升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0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1.(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
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A.会制作工具B.有爱美意识C.懂得人工取火D.掌握磨光技术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可知,北京人会
制作工具,A项正确;"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爱美意识无关,排除B项;“近
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人工取火无关,排除C项;“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与磨
光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02原始农耕生活
1.(2022年重庆B卷)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图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
.彳X4d.M七二什.稀乡“野出
A.原始农业B.青铜铸造C.纺织业D.冶铁业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稻谷炭化物,是实物遗存,是第一手资料,证明了河姆渡居民从事原始农业,A
项正确;稻谷和农业工具,只能证明是农业,不是青铜铸造、纺织业、冶铁业,排除BCD三项。故选A
项。
2.(2022年湖南邵阳)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
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答案】B
【解析】河姆渡遗址出处的稻谷可以证明河姆渡的先民已经开始培育水稻,可以用来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
的起源地之一,B项正确;北京人还没有进行农业生产,排除A项;玉琮和玉璧的出土并不能说明出现农
业生产,排除C项;传说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是最可信的,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年山西)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
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同•第纹・仰旭・通城•金、仗彩陶管外东窜3址•
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答案】B
【解析】原始居民图案中有猪、鸟和舞蹈等体现出朴素审美观念,B项正确;材料中属于手工业,排除A
和D项:图示反映的是审美观念,不仅仅是会制造陶器,排除C项。故选B项。
4.(2022年甘肃平凉)考古花狂发现,陕酉省西安市东郊淄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
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集体群居B.采集渔猎C.农耕定居D.铁型牛耕
【答案】C
【解析】根据“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生活在
新石器时代,其生活方式是农耕定居,C项正确;“集体群居”“采集渔猎”是旧石器时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排
除AB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年湖北宜昌)下图是中国某原始农耕遗址里干栏式建筑的复原图。该建筑是用木桩插于地下,上
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的,它应当属于
A.河姆渡遗址B.陶寺遗址C.大汶口遗址D.半坡遗址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他们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A项
正确;干栏式建筑不属于陶寺遗址、大汶口遗址,排除BC项;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2年湖南怀化)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我们从考古发掘出的一些遗址中,能够看出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栗等条件的远古遗址是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良渚古城遗址D.周口店猿人遗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遗址''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是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生活的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从事农业生产,
主要种植粟,A项正确;河姆渡居民是长江流域,居住在干栏式建筑,排除B项;良渚古城遗分布长江中
下游地区,排除C项;周口店猿人遗址没出现农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2年江苏连云港)下列材料都涉及了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当地传说B.地区风俗C.经典文献D.出土文物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出土文物是当时真实开情况的遗存,是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最高,D项正确;
ABC三项,均是第二手资料,有参考价值,排除。故选D项。
8.(2022年江苏苏州)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层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水稻田灌溉体系遗迹,考古学
家还在该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最早的粳稻遗迹。大致与这些遗迹同时的稻作文明,我们还可以在下列哪
个遗址中看到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答案】D
【解析】河姆渡人生活距今约7000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学会种植水稻。D项正确;北京人和山顶
洞人尚未从事农业生产,排除A和B项;半坡人种植的是粟,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2年江西)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
A.会制作玉器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C.主要种植粟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答案】B
【解析】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工具都与纺织技
术有关,由此可以推断半坡人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B项正确;出土骨器和石器并不代表半坡人会制作玉器
和主要种植粟,更不能够能说明半坡人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2022年山西晋中)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
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同量妹■・纹・件•■、收等网•口家就鼻雄•WMitewa
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答案】B
【解析】原始居民图案中有猪、鸟和舞蹈等体现出朴素审美观念,B项正确;材料中属于手工业,排除A
和D项;图示反映的是审美观念,不仅仅是会制造陶器,排除C项。故选B项。
11(2022年云南昆明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
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巢和泰均发现于中国。日本农学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
桑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囚原始农耕叶代重奖遗址的分布
--据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等
(1)中国粟作、稻作农业分别起源于图中的哪两个区域?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稻、粟和黍的
人工栽培及中国粟的对外传播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答案】(1)粟作农业起源于①区,稻作农业起源于②区。重要贡献:丰富了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多样性;
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巩固了相关地区的社会稳定。
【解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粟出现于北方,稻出现于南方,得出粟作农业起源于①区,稻作农
业起源于②区。重要贡献:根据“日本农学家认为,『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桑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
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丰富J'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多样性;促进
「世界农业的发展;巩固了相关地区的社会稳定。
考点03远古的传说
(暂无)
考点04夏商周的更替
1.(2022年云南昆明)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
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
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是夏朝之前,不符合题
意,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全国推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科举制度在隋朝确立,不符合题
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年四川泸州)台湾历史学家许停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
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一封建亲成,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王朝,为了控制东部的广袤土地和众多民众,实行分封制,周
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C项正确;西周不再实行禅让制,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不是世袭制,排除B项;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年江苏苏州)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
楚简)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AB.BC.CD.D
【答案】C
【解析】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C项正确:《诗经》、《吕氏春秋》、
历史学家的观点带有主观色彩,可信度不是最高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4.(2022年湖南衡阳)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
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益、敞口辄、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
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
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秀、敞口觎、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反映出三星堆
和二里头两个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故c符合题意;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不是从题干材料中得
出的结论,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排除B;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成就,排除D。故
选Co
考点05青铜器与甲骨文
1.(2022年四川达州)2022年春晚舞台上亮相的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青铜面具,让国人领略了中国古代青
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A.四羊方尊B.利篌C.司母戊鼎D.青铜面具
【答案】C
【解析】商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
器中最重的青铜器,C项正确;四羊方尊重量34.5公斤,利霞重7.95千克,青铜面具可重达100公斤,排
除ABD。故选C项。
2.(2022年四川乐山)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
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该文字是
A.甲骨文B.陶文C.玉石文D.金文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
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
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一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
对我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A项正确;陶
文是古人在陶器上刻画的文字符号,与“甲骨上的文字“不符,排除B项;玉石文与题干“甲骨上的文字是我
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不符,排除C项;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
晚于甲骨文,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年湖南湘潭)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轲中g)中圄相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汉字“中国”的字形有相似之处,其演变是一脉相承
的,C项正确;从材料可知,汉字的传承没有发生异变,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繁到
简,排除B项;汉字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等,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06动荡的春秋时期
I.(2022年陕西)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A项正
确;楼车是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排除B项;翻车是三国时发明的灌溉工具,排除C项;筒车是隋唐时期
发明的灌溉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0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2022年湖南怀化)“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
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A.免除徭役B.授予爵位、赏赐土地C.赏赐金钱D.赐予奴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的措施,获得军功可以被授予爵位和赏赐土地,B项正
确:其他三项均不是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2年江西)支持商鞅变法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答案】B
【解析】商鞅死亡后他所推行的新法也没有被废止,说明商鞅推行的新法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即商鞅变法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项正确;商鞅变法被旧贵族势力所反对,没有维护旧的政治经济秩序,排除AC项;
商鞅变法促进了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年山东泰安)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夏商周的更替B.分封制的实施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确立新的政治
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比较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一个大变革事情。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
互之间展开激烈争斗,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火掉,一些强大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大。战国时期,铁
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政治经济
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中取胜。各国在
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办法成效最大,各国经过变法,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
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使用是青铜器,排除A项;分封制的是实施是西周时期,排除B项;秦始皇统一
中国,确立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08百家争鸣
1.(2022年湖北宜昌)《论语》记载孔子话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有耻且格。“此话语说明孔子具有
A.民本思想B.无为思想C.德政思想D.兼爱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材料反映孔子具有德政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
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实行德政。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
《论语》。C项正确;孟子最早提出民本思想,排除A项;无为思想是道家思想,排除B项;兼爱思想是
墨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年天津)主张以德治国的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
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实行德政。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论
语》。B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
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
治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年四川泸州)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
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中“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
A.诸侯争霸B.私学兴起C.商鞅变法D.百家争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新兴士阶层崛起,出现了众多学派,他
们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造
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D项正确;诸侯争霸、商鞅变法是政治领域活动,排除AC项;“私学兴起”
是“思想大爆炸”的背景,不是其表现,排除B项。故选D项。
4.(2022年江西)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可知强调顺应自然,减少战争;“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可知
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诸子百家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C项正确;韩非子代表新
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推崇西周制度,排除A项:墨家并不是支持兼并战争的,排除B项:“为政以德”、
“以法治国''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并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年甘肃平凉节选)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学派是
哪家?
【答案】(1)墨家。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
6.(2022年湖南怀化节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华文化的发展
历程中,它以非凡的包容和会通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哪些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被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下半年浙江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招聘59人笔试(2020-2024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单独条款合同
- 2025年关于商业办公租赁合同范本
- 有机肥供货合同
- 缤纷园艺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考英语吉林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贵阳生地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综合借款合同范本
- 法治体检合同
- 员工和公司的合同
- 离婚协议书标准电子模板(含书写范文)可编辑A4打印版
- 2025年完整版零星维修工程施工方案服务投标标书
- 医院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及培训讲义
- 华师大(2024)数学八上12.2.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课件
- 黑龙江省安全文明施工费管理办法
- 玻尿酸水光臻颜套课件
- 市政工程监理安全文明施工交底书
- 2025年新海龟汤题目及答案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设计
- 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全5册古代诗歌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