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一、西汉的建立背景:时间:人物:都城: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汉并天下”瓦当汉高祖刘邦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天下既定,民亡盖藏(储藏的财物),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一、西汉的建立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启奏陛下: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因轻摇薄赋,予民休整。准奏!面对汉初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在听取陆贾的建议后。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恢复经济,巩固新朝。【陆贾,写《新语》一书,援引历史,以各朝国家兴衰存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提倡无为而治】二、休养生息的政策何为“休养生息”?

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增加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以道家无为核心的黄老之学,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爱惜民力,轻徭薄赋,有利缓和阶级矛盾和发展社会生产。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质就是适当调整封建生产关系,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从而适应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休养生息的政策1、原因: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根本)②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直接)二、休养生息的政策2、措施: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免兵役。重视农业生产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二、休养生息的政策3、作用: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前180年,刘恒入京为帝,史称汉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什么是“文景之治”?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累积大量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史称“文景之治”。1.措施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材料反映了文帝、景帝的什么统治思想?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景帝纪》三、“文景之治”文帝二年、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第二年又全免田租。文帝将算赋(人头税)由每人交纳120钱减为40钱;壮丁每年服徭役一个月改为三年服一个月。材料反映了文帝、景帝采取的什么措施?轻徭薄赋,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景帝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三、“文景之治”1.措施汉文帝时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废除严刑苛法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三、“文景之治”1.措施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ò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书·文帝纪第四》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第十》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三、“文景之治”1.措施①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具体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三、“文景之治”“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史记·平淮书》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食货志》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盈,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为“大一统”的局面奠定物质基础。效果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盛世”三、“文景之治”

措施结果汉高祖时期

文景时期共同之处“兵皆罢归家”;种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勤俭治国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重视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政策比较汉朝初期的社会政策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博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当时社会的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巩固统治。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课后活动成由俭败由奢秦始皇兵马俑汉文帝陵墓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比较秦始皇和汉文帝对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课后活动汉初统治者亲身经历了秦朝灭亡的过程。社会经济凋敝也迫使其不能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原因。封建国家暂时放松对农民的剥削,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通过减轻刑罚安定民心,将封建剥削降到农民可以接受的程度。“休养生息”政策符合西汉的社会现状,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比较秦朝西汉赋税上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文帝、景帝:三十税一徭役修长城、阿旁宫、骊山陵等汉高祖:相应地减免徭役;汉文帝:进一步减轻徭役刑罚死刑有十多种,有诛族、连坐文帝、景帝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阅读表格内容,思考:秦亡汉兴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历史现象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秦朝、西汉农民负担对比(1)秦亡原因:由于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力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汉兴原因:汉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要以人为本,节俭戒奢,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西汉的建立刘邦经济萧条民生凋敝休养生息文帝景帝经济恢复经济发展民心初定民安国泰“文景之治”小结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1、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③①C2、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A.吸取秦亡教训B.减轻人民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D3、2017年2月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汉时期汉高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发展农业生产(

)①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③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轻徭薄赋A.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