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藻饰(zǎo)

狡黠(xié)

傅彩(fù)B.诘难(jié)

咀嚼(jiáo)

味同嚼蜡(jué)C.滞碍(chì)

阐证(chǎn)

幽居(yōu)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ù),便是敬。B.丰功伟迹!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C.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zhé)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zī)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井盖所在位置是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年轻人经过此处还需放慢步伐留意结冰处,老年人经过时就更为战战兢兢。B.他自信,若是再次遇到那个匪徒,绝对能拳打脚踢轻而易举的将他擒住。C.正在千钧之力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D.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①曹南院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以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②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③。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②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④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③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注释】①知:掌管、主持。②縻:拖累。③候:侦查。④驰:驱车马追逐,此处意为战争。

1.【甲】文选自《

》,相传作者是春秋时期的谁?【乙】文选自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徒縻军(

)

(2)徐谓其下曰(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4.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和【乙】文都先叙述了作战的过程,后分析了(1)________。【甲】文中曹刿的两个“未可”“可矣”表明“(2)_______”和“辙乱”“旗靡”是有利的战机。

【乙】文中曹玮故意制造了“(3)________”的假象,向敌人示弱,目的是引诱敌军“(4)_________”,造成敌人的疲劳;又“请休憩士马”,是为了(5)_______。于是把握战机,“(6)__________”,最终大破敌军。由此观之,曹刿和曹玮都具有(7)_________才能。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课内节选文字,回答问题。老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男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老人

怎么了?男孩

爹不会回来了。老人

奥?男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男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老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老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男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老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男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老人紧紧搂住男孩。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老人

那,咱们喊喊?男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1.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2.“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等文字在剧本中叫做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3.“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4.“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的结尾的表达效果。

5.在你身边有类似剧中的孤独的老人和小孩吗?如果有,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划线句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