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yáo)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C.选贤与能(jǔ)D.讲信修睦(mù)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晶盈

流淌

顺水推舟B.映照

掌故

五彩斑澜C.跌落

堤坝

目眩神迷D.黎明

掠过

白须捶胸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B.云南石林的石头,千姿百态,惟妙惟肖。C.中国古代名画展上人头攒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D.王小波是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B.有没有坚定地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C.这次展出的是近几年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汉代画像石。D.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填空。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道之行也》文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句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有很多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丙】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B.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C.水尤清冽

尤:格外D.其两膝相比者

比:比较2.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来/问讯B.不复/出焉C.下见/小潭D.如有/所语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讲的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人间仙境,作者希望那里没有剥削,没有私心,没有战争,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而乙文则表现了作者仕途失意,处境凄凉。B.乙文和丙文都采用了空间顺序来介绍,乙文着重叙写的是发现小潭的经过和潭中的景物;丙文则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表现了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C.甲文突出渔人对于桃源村的新奇,乙文突出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喜悦,丙文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D.三文的文体都是记叙文,甲文所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乙文和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都是描写。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述了苏轼,鲁直和佛印的神态,说说雕刻者要渲染他们此时此刻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说明。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拓展阅读郁孤台笑了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绝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的连绵情思,剪之难断……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⑪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释】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短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3.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5.“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一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做简要表述(请仿照示例写)。

【示例】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6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江亭月夜送别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此联安慰朋友彼此感情一致且处境相同,以此将自己和杜少府的心贴近,也将远隔千里的距离缩短。B.“江山此夜寒”中的“寒”字,不仅指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且更有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一片离情俱由“寒”字托出。C.“风烟”句勾画出千里之外的蜀地,“乱烟”句描画送别后烟雾弥漫的夜晚,都营造了开阔的意境,烘托了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