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高频热点_第1页
2023年高考化学高频热点_第2页
2023年高考化学高频热点_第3页
2023年高考化学高频热点_第4页
2023年高考化学高频热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制备综合实验

1.为测定CuSO,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I.甲方案

实验原理:CuSO«+BaJ=BaSO,J+CuCl2

实验步骤:

(1)判断s(V-沉淀完全的操作为o

(2)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

(3)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o

-1

(4)固体质量为wg,则c(CuS0D=mol-LO

(5)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

c(CuS0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o

II.乙方案

实验原理:Zn+CuS04=ZnS04+Cu,Zn+H2SO4=ZnS04+H21

1

实验步骤:

①按右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

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

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或略低于。刻度位置,读

数并记录。

⑤将CuS0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

体产生

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⑦处理数据

(6)步骤②为o

(7)步骤⑥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填序号)。

a.反应热受温度影响b.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c.反应速率受温度

2

影响

(8)Zn粉质量为ag,若测得乩体积为bmL,已知实验条件下P(H2)=dgxL\

则c(CuSO。mol-L(列出计算表达式)。

(9)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

c(CuS0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0)是否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s。,溶液的浓度:(填“是”

或“否”)o

【答案】(1)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b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

(2)AgN03溶液(3)珀期(4)亲(5)偏低

abdxlO3

(6)检查装置气密性(7)b(8)花一一1(9)偏高(10)否

25x10-3

【解析】I.(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是滴加氯化领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判断S(V-沉淀完全的操作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

BaCk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2)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

的试剂为AgNOs溶液,硫酸领沉淀中可能附着有氯化钢,为了证明还有没氯离子,

需要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没有洗净;(3)步骤③灼烧时盛装

样品的仪器为珀期;(4)固体质量为wg,为硫酸钢的质量,硫酸钢的物质的量为

wg

小'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CuSO广BaSO”则c(CuS04)=^=233g/mol=

3

mobL1;(5)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会使固体的质量偏小,

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知,则测得c(CuSOD偏低。

II.(6)加入药品之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步骤②为检查装置气密性;(7)

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大,气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密度也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步骤⑥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气体密度受

温度影响;反应热不受温度的影响,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自身的能量有关,不随

温度压强而改变;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步骤⑥需保

证体系恢复到室温与反应速率无关;(8)Zn粉质量为ag,若测得乩体积为bmL,

已知实验条件下P(H2)=dgxL\氢气的质量=「(也评=曲>10飞,利用氢气的质量得

到氢气的物质的量小d?:10;g=dxb;1CT'm°l,根据Zn+H2s04=ZnS04+H2t,与

2g/mol2

酸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为锌的总物质的量为花前不,与硫酸铜反

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为U-凶普mol,根据Zn+CuS(X=ZnS04+Cu,则

65g/mol2

agdbxlO-3

m01

C(CuS04)=65g7mol^;(9)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液面即读

25x10"

数,得到氢气的体积偏小,与硫酸反应的锌的质量偏小,与硫酸铜反应的锌的质

量偏大,则测得c(CuSO0偏高;(10)不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SO4溶液的

浓度,硫酸镁不和锌发生置换反应。

2.12019•海南卷】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可生成氨基甲酸校固体,

化学方程式为:2NH3(g)+C02(g)=NH2C00NH4(s)AH<0,在四氯化碳中通入二氧

4

化碳和氨制备氨基甲酸镀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用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将块状石灰石放置在试管中的带孔塑

料板上,漏斗中所加试剂为—;装置2中所加试剂为—;

(2)装置4中试剂为固体NH4C1和Ca(0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的原因是o装置3中试剂为KOH,其

作用为o

(3)反应时三颈瓶需用冷水浴冷却,其目的是

【答案】(1)稀盐酸浓H2s

⑵Ca(0H)2+2NH4CiqCaC12+2NH31+2H20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管底部使试管破裂干燥剂(干燥氨气)

(3)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量

【解析】(D装置1用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CaC03+2HCl=CaCl2+C021+H20,在试管的带孔塑料板上放置块状CaCO3,在长颈漏

斗中放置稀盐酸;装置2中所加试剂为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O?气体;(2)在装置

4中试剂为固体NH£1和Ca(0H)2,二者混合加热发生反应制取氨气,发生反应的

5

化学方程式为Ca(0H)2+2NH4Cl^CaCl2+2NH31+2H20;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的原

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管底部使试管破裂。装置3中试剂为KOH,其作用为干

燥氨气。(3)反应时三颈瓶需用冷水浴冷却,原因是2NH3(g)+C02(g)

NH2C00NH4(S)△*()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

方向移动,从而可提高产物的产量。

3.丙焕酸甲酯(CH三C—CO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沸点为

103~105℃0实验室制备少量丙快酸甲酯的反应为

浓HQ

CH=C~(:OOH+CHt()H―△—»CH三C—COOCH3+H4)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14g丙焕酸、50mL甲醇和2mL浓硫酸,搅拌,

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下图)。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aCl溶液、5%Na2c溶液、水洗涤。分

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O,干燥、过滤、蒸馈,得丙焕酸甲酯。

6

(1)步骤1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

(2)步骤2中,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储烧瓶中加

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3)步骤3中,用5%Na2c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分离出有

机相的操作名称为▲。

(4)步骤4中,蒸懦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答案】(1)作为溶剂、提高丙焕酸的转化率

(2)(直形)冷凝管防止暴沸

(3)丙快酸分液

(4)丙焕酸甲酯的沸点比水的高

【解析】(1)一般来说,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的甲醇,提高丙

快酸的转化率,丙块酸溶解于甲醇,甲醇还作为反应的溶剂;(2)根据装置图,

仪器A为直形冷凝管;加热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因此本题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3)丙快酸甲酯的沸点为103c

~105℃,制备丙焕酸甲酯采用水浴加热,因此反应液中除含有丙焕酸甲酯外,还

含有丙烘酸、硫酸;通过饱和NaCl溶液可吸收硫酸;5%的Na2c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丙焕酸,降低丙焕酸甲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使之析出;水洗除去NaCl、Na2c

然后通过分液的方法得到丙快酸甲酯;(4)水浴加热提供最高温度为100C,而

丙快酸甲酯的沸点为103℃~105℃,采用水浴加热,不能达到丙快酸甲酯的沸点,

7

不能将丙快酸甲酯蒸出,因此蒸储时不能用水浴加热。

4.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与AgNOs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02,将足量SO2通入AgNO3

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①浓H2sO,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试剂a是o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可能为Ag2s。3、Ag2sO’或二者

混合物。(资料:Ag2sO,微溶于水;Ag2s难溶于水)

实验二:验证B的成分

滤液E

6m。卜L」氨水….过量Ba(NO,%溶液_尔泞。i.洗涤干净

沉淀B--------------------►溶液C-----------------------------“况证口讯过量稀赢

沉淀F

①写出Ag2s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推断D中主要是BaSO3,

进而推断B中含有Ag2sO3。向滤液E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

所用试剂及现象是o

8

(3)根据沉淀F的存在,推测so;的产生有两个途径:

途径1:实验一中,SO?在AgNOs溶液中被氧化生成Ag2S04,随沉淀B进入Do

途径2:实验二中,so;被氧化为so;进入D。

实验三:探究so;一的产生途径

①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

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可判断B中不含Ag2s0”做

出判断的理由:o

②实验三的结论:o

(4)实验一中SO?与AgNO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5)根据物质性质分析,SO?与AgNOs溶液应该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

实验一所得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有Ag和sof生成。

(6)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

【答案】(1)①Cu+2H2s0式浓)=CuS04+S02t+2H20②饱和NaHSCh溶液

+2

(2)(DAg2S03+4NH3•H20=2Ag(NH3)2+S03+4H20

②H2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①Ag+Ag2sO,溶解度大于BaSOv没有BaSO,沉淀时,必定没有Ag2s04

2-2

②途径1不产生S04,途径2产生S04'

9

++

(4)2Ag+S02+H20=Ag2sO31+2H

(6)实验条件下:SO?与AgNOs溶液生成Ag2SO3的速率大于生成Ag和S(V-的

速率

碱性溶液中S(v一更易被氧化为so?-

【解析】(1)①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

水,化学方程式为:Cu+2H2s0式浓)会C11SO4+SO21+2H2。。②试剂a为饱和NaHS03

溶液,用于观察气体流速,且在SO?饱和NaHSOs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可防止倒吸。

+

⑵①Ag2s溶于氨水得到Ag(NH3)/,离子方程式为:Ag2SO3+4NH3*H2O=2Ag(NH3)2

2

+SO3+4H20;②沉淀D洗涤干净后,加入过量稀盐酸,BaSOs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BaCb和SO2、H20,则滤液E中含有BaCL和溶解在水中的SO2形成的H&O3,可向

E中加入乩。2溶液,乩。2将H2s氧化生成SO43S(V-和Ba"反应产生白色BaS(X沉

淀,进一步证实B中含有Ag2so3。(3)向溶液A中滴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该沉淀为AgCl,证明溶液A中含有Ag)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b溶液,未出

现白色沉淀,证明溶液A中不含SO?',由于Ag2s(X微溶于水,则B中不含Ag2sO,,

从而确定途径1不产生S(h3途径2产生SO,、(4)由(3)推知,-实验一中SO?与

AgNOs溶液反应生成Ag2s离子方程式为2Ag*+S02+H20=Ag2so31+2『。(6)对比

分析(4)(5)可知,S02与AgNO3溶液生成Ag2s的速率大于生成Ag和S(V的速率,

再结合实验二可知,碱性溶液中SCV更易被氧化为SO4、

5.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10

有机相不记

坏己烯饱和食盐水过渡操作3

粗产品操作2(沸点83°C)

L+水相(弃去)

(沸点161℃)

回答下列问题:

I.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

⑴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现象为

(2)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A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浓

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FeCl3-6H20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2

b.FeC13・6H2。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同等条件下,用FeCL・6庆0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

11

②仪器B的作用为o

(3)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o

(4)将操作3(蒸储)的步骤补齐:安装蒸馈装置,加入待蒸镭的物质和沸石,

,弃去前馈分,收集83℃的镭分。

II.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ag环己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与环己烯充

分反应后,剩余的皿与足量KI作用生成匕,用cmol.□的Na2sq;标准溶液滴定,

终点时消耗Na2s20,标准溶液v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②Br2+2KI-12+2KBr

③%+2Na2s2O32NaI+Na2S4O6

⑸滴定所用指示剂为O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6)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填序号)。

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12

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

C.Na凡O,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答案】(l)FeJ溶液溶液显紫色

⑵①D△Oa、b

②减少环己醇蒸出

(3)分液漏斗、烧杯

(4)通冷凝水,加热

(b--—1x82

(5)淀粉溶液12000;一

a

(6)b、c

【解析】I.(1)检验苯酚的首选试剂是FeCL溶液,原料环己醇中若含有苯

酚,加入FeCL溶液后,溶液将显示紫色;

(2)①从题给的制备流程可以看出,环己醇在FeC13・6H2。的作用下,反应

生成了环己烯,对比环己醇和环己烯的结构,可知发生了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

为:J》°…,,注意生成的小分子水勿漏写,题目已明确提示该反应

可逆,要标出可逆符号,FeCl3-6H20是反应条件(催化剂)别漏标;此处用

FeCb・6H20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分析中:a项合理,因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往

13

往能使有机物脱水至炭化,该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又可以使生成的炭与浓硫酸

发生反应:C+2H2s0式浓)=^=C02t+S02t+2H20;b项合理,与浓硫酸相比,

FeCl3-6H20对环境相对友好,污染小,绝大部分都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更符

合绿色化学理念;c项不合理,催化剂并不能影响平衡转化率;②仪器B为球形

冷凝管,该仪器的作用除了导气外,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尽可能减少加热时反

应物环己醇的蒸出,提高原料环己醇的利用率;(3)操作2实现了互不相溶的两

种液体的分离,应是分液操作,分液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分液漏斗

和烧杯;(4)题目中已明确提示了操作3是蒸馈操作。蒸储操作在加入药品后,

要先通冷凝水,再加热;如先加热再通冷凝水,必有一部分储分没有及时冷凝,

造成浪费和污染;

H.(5)因滴定的是碘单质的溶液,所以选取淀粉溶液比较合适;根据所给

的②式和③式,可知剩余的Be与反应消耗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

3-

以剩余Be的物质的量为:n(Br2)Xcmol•U'XvmLX10*L•mL

反应消耗的Bn的物质的量为(b-就)moL据反应①式中环己烯与漠单质1:1

反应,可知环己烯的物质的量也为(b-磊)mol,其质量为(b-蒜)X82g,所

CV

以ag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2000)X82Q(6)a项错误,样品中含有苯

酚,会发生反应:每反应ImolBn,消耗苯酚的

质量为31.3g;而每反应lmolBr2,消耗环己烯的质量为82g;所以苯酚的混入,

将使耗Be增大,从而使环己烯测得结果偏大;b项正确,测量过程中如果环己

14

烯挥发,必然导致测定环己烯的结果偏低;c项正确,Na2s2。3标准溶液被氧化,

必然滴定时消耗其体积增大,即计算出剩余的溟单质偏多,所以计算得出与环己

烯反应的漠单质的量就偏低,导致最终环己烯的质量分数偏低。

6.醋酸亚铭[(CLCOObCr-240]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

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

原剂,将三价格还原为二价倍;二价铝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倍。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醋酸钠溶液

锌粒+氯化钠

(1)实验中所用蒸储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

的名称是o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倍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储水,按图连接好装

置,打开KI、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O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

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

15

、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o

【答案】(1)去除水中溶解氧分液(或滴液)漏斗

(2)①Zn+2Cr3+=Zn,2Cr2+②排除c中空气

(3)c中产生上使压强大于大气压(冰浴)冷却过滤

(4)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倍与空气接触

【解析】(1)由于醋酸亚铭易被氧化,所以需要尽可能避免与氧气接触,

因此实验中所用蒸储水均需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去除水中溶解氧;根据仪器

构造可知仪器a是分液(或滴液)漏斗;(2)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

说明Cr"被锌还原为C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Cr3+=Zn2++2Cr2+;②锌还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能氧化cd+,所以氢气的作用是

排除c中空气;(3)打开K3,关闭K1和K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导致c中压强增大,所以c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d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

干信息可知醋酸亚铭难溶于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取的操

作是(冰浴)冷却、过滤、洗涤、干燥。(4)由于d装置是敞开体系,因此装置的

缺点是可能使醋酸亚铭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使产品不纯。

7.K3[Fe(C204)3]-3%0(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0作感光剂,以及[Fe(CN)61溶液为

16

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04)3]32FeC2()4+3K2C204+2C02

t;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

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o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

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o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zOs,检验FezOs存在

的方法是:o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1

①称量m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O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

17

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4酸化,用cmol・I?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KMnO4溶液Vml0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1)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04

(2)①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②CO2CO

③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④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02滴KSCN溶液,溶

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zOs

(3)①粉红色出现②篝含

【解析】⑴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3

2FeC204+3K2C204+2C021,反应后有草酸亚铁产生,所以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C204+2K3[Fe(CN)6]=Fe3[Fe(CN)6]2+3K2C204o(2)①装置中的空气在高温下能氧

化金属铜,能影响E中的反应,所以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隔绝空气排尽装置

中的空气;反应中有气体生成,不会全部进入后续装置。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

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反应中一定产生二氧化碳。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

色,说明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即有还原性气体CO生成,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

一定含有CO2、CO;③为防止倒吸,必须保证装置中保持一定的压力,所以停止

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即可。

18

④要检验Fe2(h存在首先要转化为可溶性铁盐,因此方法是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

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zOs。

(3)①高镒酸钾氧化草酸根离子,其溶液显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粉红色

出现。②锌把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又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

离子。反应中消耗高镒酸钾是O.OOlcVmoL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

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5cVmoL则该晶体中铁的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竺竺9*100%=型且、100%o

m1000/77

8.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248g,。/)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10市售硫代硫酸钠中

(1)A;p(BaS04)=l.1X1O,XP(BaS203)=4.IXlO^o

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0八BaCb溶液、Na2c溶液、庆。2溶液

实验步骤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

储水清溶液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有刺激性

气体产生

⑤静置,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2)利用""2()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19

①溶液配制:称取1.2000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

储水在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mL的中,加

蒸储水至o

②滴定:取0.00950mol・1/的WCoO,标准溶液20.00mL,硫酸酸化后加

23+

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207'+6r+14H=3I2+2Cr+7H20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

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L+2s2(V三SQ62-+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继续滴定,当溶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

为24.80mL,则样品纯度为%(保留1位小数)。

【答案】(1)③加入过量稀盐酸④出现乳黄色浑浊⑤(吸)取上层

清液,滴入BaCb溶液⑥产生白色沉淀

(2)①烧杯容量瓶刻度

②蓝色褪去95.0

【解析】(1)检验样品中的硫酸根离子,应该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领

溶液。但是本题中,硫代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以及领离子都反应,所以应该排除

2

其干扰,具体过程应该为先将样品溶解,加入稀盐酸酸化(反应为S203-+2H+=S02

t+SI+H20),静置,取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钢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证明存

在硫酸根离子。所以答案为:③加入过量稀盐酸;④有乳黄色沉淀;⑤取上层清

液,滴加氯化钢溶液;⑥有白色沉淀产生。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

该先称量质量,在烧杯中溶解,在转移至容量瓶,最后定容即可。所以过程为:

将固体再烧杯中加入溶解,全部转移至100mL容量瓶,加蒸谯水至刻度线。②淡

20

黄绿色溶液中有单质碘,加入淀粉为指示剂,溶液显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

定溶液中的单质碘,滴定终点时溶液的蓝色应该褪去。根据题目的两个方程式得

22

到如下关系式:Cr207-3I2-6S203\则配制的100mL样品溶液中硫代硫酸钠的

0.0095x20x6_

浓度c=一市一,含有的硫代硫酸钠为0.004597mol,所以样品纯

0.004597X248X100%=950%

度为12

9.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一稀盐酸

(D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打开弹簧夹,制取co?。为了得到

的洗气瓶(填试剂名

干燥.纯净的co2,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

称)。反应结束后,关闭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O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

(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

步骤现象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

燃,迅速伸入盛有C02的集气瓶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

21

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物质产生

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储水,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

振荡.过滤无色溶液

①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

试管中滴加1滴酚配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

浑浊。

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填标号)。

A.Na2OB.Na202c.NaOHD.Na2C03

②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O

③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饱和NaHC03溶液、浓硫酸产生的气体使干燥管内液面降低,

与碳酸钙脱离接触,反应停止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

反应进一步进行

(2)①D②碳(C)③4Na+3c。2隹2Na2cO3+C

【解析】(1)根据发生的反应分析,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还含有氯化氢

和水蒸气两种杂质,除去氯化氢用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水蒸气用浓硫酸;

22

反应结束后,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回到反应溶液里使容器里压强增大,干燥

管内盐酸液面下降,与碳酸钙脱离接触,反应停止;若使用硫酸,生成的硫酸钙

为微溶物,会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2)①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

滴酚猷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是碱性物质,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

液变浑浊,说明能跟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推出该物质为碳酸钠,故选

D;②黑色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说明发生了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故黑色固体是C;③由以上分析可知,金属钠与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Na+3c整

2Na2cO3+C。

10.3,4TE甲二氧基苯甲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微溶于水,

实验室可用KMrA氧化3,4短甲二氧基苯甲醛制备,其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反应瓶中加入3,4及甲二氧基苯甲醛和水,快速搅拌,于70〜

80°C滴加KMMX溶液。反应结束后,加入K0H溶液至碱性。

步骤2:趁热过滤,洗涤滤饼,合并滤液和洗涤液。

步骤3:对合并后的溶液进行处理。

步骤4:抽滤,洗涤,干燥,得3,4TE甲二氧基苯甲酸固体。

23

⑴步骤1中,反应结束后,若观察到反应液呈紫红色,需向溶液中滴加NaHSO3

溶液,HSO,转化为(填化学式);加入KOH溶液至碱性的目的是

(2)步骤2中,趁热过滤除去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步骤3中,处理合并后溶液的实验操作为o

(4)步骤4中,抽滤所用的装置包括、吸滤瓶、安全瓶和抽

气泵。

【答案】(i)s(V-将反应生成的酸转化为可溶性的盐

(2)MnO2

(3)向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水层不再产生沉淀

(4)布氏漏斗

【解析】(1)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呈紫红色,说明KMnO,过量,KMnO,具有强

氧化性将HSO「氧化成S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SO3'=2MnO2I

COOH

+3SO42-+H2O+H\根据中和反应原理,加入KOH将0转化为可溶于水的

COOK

(2)MnO2难溶于水,步骤2中趁热过滤是减少A的溶解,步骤2中趁热过滤

Jo

COOK

除去的物质是Mn02。(3)步骤3中,合并后的滤液中主要成分为fS,为了制

24

POOH

得Xp,需要将合并后的溶液进行酸化;处理合并后溶液的实验操作为:向溶

液中滴加盐酸至水层不再产生沉淀。

(4)抽滤所用的装置包括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和抽气泵。

11.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AFeOD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zFeO,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

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⑴制备"FeCh侠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镒被还原为Mn2+)o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发生的反应有

3Cl2+2Fe(OH)3+10K0H=2K2Fe04+6KCl+8H20,另外还有

(2)探究"Feo’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

25

中含有Cb。为证明是否KzFeO,氧化了Cl-而产生C12,设计以下方案:

方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I

方用K0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0H溶液将

案tFeO,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

II有CL产生。

i.由方案I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

断一定是KzFeO,将C1一氧化,还可能由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ii.方案n可证明(Feo,氧化了Cl-O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Feo:(填“〉”或“V”),

而方案n实验表明,C12和FeO: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O:>MnO,,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

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

化性FeO:>MnO;。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理由或方案:o

【答案】(1)@2KMn04+16HCl=2MnCl2+2KCl+5C121+8H20

26

②曲目—饱和食盐水

(3)Cl2+20H=Cr+C10+H20

3++3+

(2)①i.Fe4FeO^-+20H=4Fe+3021+10H20ii.排除CIO的干扰

②>溶液酸碱性不同③理由:FeO: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Fe"

和溶液浅紫色一定是Mno,的颜色

方案: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

【解析】(1)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KMnO,与浓盐酸反应时,镒被还原为Mn",

浓盐酸被氧化成CL,KMnCh与浓盐酸反应生成KC1、MnCl2>CL和丛0,根据得失

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k+5C12

f+8H2O,离子方程式为2Mn0J+10Cl+16lT=2Mn2++5Cl2t+8H20o②由于盐酸具有挥

发性,所得CL中混有HC1和HzO(g),HC1会消耗Fe(0H)3、KOH,用饱和食盐水

除去HC1,除杂装置B为一J一饱和食盐水。③C中CL发生的反应有

3Cl2+2Fe(OH)3+10K0H=2K2Fe04+6KCl+8H20,还有Ck与KOH的反应,Cb与KOH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0H=KCl+KC10+H2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0H=Cr+C10+H20o(2)①根据上述制备反应,C的紫色溶液中含有LFeO,、

KC1,还可能含有KC1O等。i.方案I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a中含Fe:

但Fe,+的产生不能判断"FeO"与C「发生了反应,根据题意"FeO,在酸性或中性溶

27

3+

液中快速产生02,自身被还原成F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23+

可能的反应为4Fe04+20H=302t+4Fe+10H20oii.产生CL还可能是

C10+Cr+2H=Cl2f+H20,即KC10的存在干扰判断;WFeO4微溶于KOH溶液,用K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KC1O、排除C1(T的干扰,同时保持(Feo,稳定存在。②制

备KzFe()4的原理为3Cl2+2Fe(OH)3+10K0H=2K2Fe04+6KCl+8H20,在该反应中Cl元素

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1价,CL是氧化剂,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6价,

Fe(0H)3是还原剂,KzFeO,为氧化产物,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

2

产物,得出氧化性Cl2>FeO4";方案II的反应为2Fe(V+6Cl+l6H+=2Fe"+3CLt

+8H20,实验表明,Cb和Fe(V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对比两个反应的条件,制备

&FeO4在碱性条件下,方案II在酸性条件下;说明溶液的酸碱性的不同影响物质

氧化性的强弱。③该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能,根据题意AFeO,在足量H2sO4溶

液中会转化为Fe"和最后溶液中不存在Feo?',溶液振荡后呈浅紫色一定是

MnOJ的颜色,说明Fe(V-将Mi?*氧化成血0-所以该实验方案能证明氧化性Fe(V

>MnO4\(或不能,因为溶液b呈紫色,溶液b滴入MnSCh和H2sO,的混合溶液中,

c(Fe(V-)变小,溶液的紫色也会变浅;则设计一个空白对比的实验方案,方案为:

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O,,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o

12.烟道气中的NO,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

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I.采样

28

A接抽气泉等设备

H,0>NOX)A收

D-

C

采样系统简图

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C;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

统内空气;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D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o

(2)C中填充的干燥剂是(填序号)o

a.碱石灰b.无水CuS04c.P205

(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是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

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

(4)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o

II.NO,含量的测定

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完全被氧化为N03-,加水稀

4

释至100.00mLo量取20.00mL该溶液,加入v】mLC1mol•LFeS(h标准溶液

29

(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inol-1/(行20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终点时消

耗v2mLo

(5)NO被上。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o

(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o

(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2+-+3+

3Fe+N03+4H=N0t+3Fe+2H20

2-2++3+3+

Cr207+6Fe+14H=2Cr+6Fe+7H20

则气样中NO,折合成NO2的含量为mg-

(8)判断下列情况对NO,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

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试结果o

若FeS(X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o

【答案】⑴除尘(2)c⑶露MH溶液

+

(4)防止NO,溶于冷凝水(5)2N0+3H202=2H+2N03-+2H20

(6)锥形瓶、酸式滴定管(7)23X(CRJ6c2v2)x](y

(8)偏低偏高

30

【解析】(DA的过程叫“过滤”,所以其中玻璃棉的作用一定是除去烟道气

中的粉尘。(2)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可能与NOx反应,所以不能使用。硫酸铜的吸

水能力太差,一般不用做干燥剂,所以不能使用。五氧化二磷是酸性干燥剂,与

NOx不反应,所以选项c正确。(3)实验室通常用洗气瓶来吸收气体,与D相同应

由---NaOH溶液

该在洗气瓶中加入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答案为:酎^。(4)

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避免水蒸气冷凝后,NOx溶于水中。(5)N0被H2O2氧化为硝酸,

+

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0+3H202=2H+2N03+2H20O(6)滴定中使用酸式滴定

1

管(本题中的试剂都只能使用酸式滴定管)和锥形瓶。(7)用C2mol-fK2Cr2O7

2+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终点时消耗V2mL,此时加入的Cr2(V-为c2V2/1000mol;

所以过量的Fe?+为6c2V2〃000mol;则与硝酸根离子反应的Fe"为(cM/1000—

6c2V2/IOOO)mol;所以硝酸根离子为(cM/1000-6c2V2/1000)/3mol;根据氮元

素守恒,硝酸根与NO2的物质的量相等。考虑到配制100mL溶液取出来20mL进行

实验,所以NO2为5(cM/1000-6c2V2/1000)/3mol,质量为46X5(c^/1000-

6c2V2/IOOO)/3g,即230(cM-6c2V2)/3mg。这些NO2是VL气体中含有的,所以

3

含量为230(C1V1-6C2V2)/3Vmg・L%即为1000X230(c^-e^/SVmg・m-,

23x(CM6c2VD4

所以答案为:3Vmg-m'o(8)若缺少采样步骤③,装置中有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