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附答案)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附答案)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附答案)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附答案)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关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柜中拿出的冰块过一会变成水,属于凝固现象

B.马路上新铺设的沥青在烈日下变软,属于熔化现象

C.用湿布擦拭过的桌面很快变干,属于升华现象

D.冬天形成美丽的树挂,属于液化现象

2.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阳光下路面发热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锯木头锯条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

3.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有很多涉及到摩擦力的知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

B.脚踏板上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轴承里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

D.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能看见皎洁的月亮,因为月亮是光源

B.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许多圆光斑,这些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C.岸上的人看到水中鱼的位置要比实际的浅一些,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发生了折射

D.雨后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是太阳光被悬浮在空中的小水珠色散而产生的

5.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B.两块表面平滑的铅柱被挤压后“吸”在一起

C.树叶被行驶的汽车“吸”入车底

D.经常使用的电风扇叶片"吸''附上灰尘

6.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为手机的芯片都是用超导体材料制作的

B.“太空授课”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地球的

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D.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7.下列有关物理知识的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A.楼道内声控开关的工作状态主要是由楼道内声音的音调控制的

B.水滴入滚热的油中会“爆炸”,是因为水比油的比热容大

C.三峡大坝的坝体设计成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是利用减小液体表面积来减慢土地中水分的蒸发

8.下列对诗词、成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B.如坐针毡——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C.霜前冷,雪后寒——水蒸气凝华成霜和雪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和帆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岸

9.小明根据洗衣机的脱水功能设计如下电路。有两开关与、S2,要合上电源开关Si,

而且洗衣机盖子不打开(打开会断开开关S2),洗衣机才会脱水。以下设计电路正确的

是()

10.超市的商品上贴有磁性标签,当未消磁的标签通过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

产生电流触发警报器,达到防盗目的。图中的实验结论与超市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相

磁铁

二、多选题

11.在北京举办的2022年冬奥会上,各种项目都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滑行,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增加

C.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D.冰壶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人对冰壶不再做功,冰壶所受的合力为零

12.如图是小明自制的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透

明胶片,贴在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

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放大像的原理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手电筒上的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

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冰墩墩”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向左移动,墙上仍可成清晰的像

13.电梯均有额定运载人数标准,当人员超载时,电梯内甲电路中的报警电铃会发出

声音提示,此时乘客应主动减员,退出电梯。电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为保护电

阻,R2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上端是S极

B.电梯正常运行时,K与A接触

C.电梯超载时,电磁铁磁性增强

D.电梯超载时,电动机停止工作同时响铃

14.如图是小华同学在教育时间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舂米”的示意图。小华若要

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支点不动,脚在杠上的位置后移

B.将支点远离人,脚在杠上的位置后移

C.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杠上的位置不动

D.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杠上的位置前移

15.如图甲、乙所示,将标有“6V3W”和“3V3W”的小灯泡Li和L2按照不用连接方式

先后接入电源电压均恒为12V的电路中。假设灯丝电阻不受温度的影响。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甲、乙两电路中均有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同时确保另一个小

灯泡不被损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电路中正常发光的是L2,乙电路中正常发光的是L,

B.乙电路中Li、L2的电功率之比为1:4

C.甲电路中通过Li的电流比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大

D.甲、乙两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为5:2

三、实验题

16.小明和小红“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t/C

甲乙

(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是小明某次的实验情况,则温度值为;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

破裂开来。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是因为水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所受水压越来越

(3)图乙中的〃、匕两曲线分别是小明和小红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

图象,则小明测得的水的沸点与小红测得的水的沸点不相同,原因可能是o

17.如图所示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两只相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再拿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b与a的

像,以此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2)用直线将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

离。

(3)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像和物体

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利用数学中有关对称的知识,平面

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表述为。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o

(5)湖边的树木在湖水中形成倒影,这个倒影实际上就是树木在水中的。

18.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

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

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

静止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

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

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因此物体

运动的距离越长,改变相同的速度所用时间越。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就不会停下来,即将做运动。

(3)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

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0123UN

T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4”或“B”);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

应该操作的是(填序号);

A.检查电路是否开路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调节滑片P至某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四为;

(5)现有滑动变阻器R/(5Q0.5A)和&(20Q1A),实验时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6)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①小灯泡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这样的小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到2.5V的稳压电源上,则电路中总

功率P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填空题

20.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明用频闪摄影技术每隔0.5S拍摄一次小车的照片,

得到了小车的频闪图片如图甲所示,图中数字的单位是cm。根据照片记录小车的位

置,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图乙中能反映小车运动

情况的是(填"A”或"B”);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路程中点的速度为叼,在时间

五、作图题

21.请在图中画出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2.请你在虚线框内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

①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图中的小磁针旋转180。后静止;

②此电路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六、综合题

23.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观察到的车内的情景(如图,道路是平直

(1)出现此情景,是由于汽车突然,乘客由于而向前倾倒。

(2)请画出出现此情景时,放在车厢水平地板上的箱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七、计算题

24.将标有“30。2A”的滑动变阻器和阻值为5c的定值电阻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6V。求:

(1)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2)通电10s,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

(3)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5.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个质量为2.5kg,底面边长为0.5m的正方体水槽,水

槽内有一实心球。逐渐往水槽内加水,球受到的浮力厂与水深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水深九=7cm时,球刚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不考虑水槽厚度,水的密度为1.0x103

kg/m3,求:

(1)实心球的体积和水深7cm时水槽底部受到的压强;

(2)实心球的密度;

(3)实心球刚好离开水槽底部时水槽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从柜中拿出的冰块过一会变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马路上新铺设的沥青在烈日下变软,属于熔化现象,沥青是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

先变软,故B正确;

C.用湿布擦拭过的桌面很快变干,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冬天形成美丽的树挂,树挂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A.阳光下路面发热是因为路面吸收了太阳红外线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

能,故A符合题意;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是人弯折铁丝时对铁丝做功,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B不

符合是题意;

C.锯木头锯条发热是因为锯木头时要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

符合题意;

D.搓手时手掌发热是因为搓手时要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不符

合题意。

故选Ao

3.A

【解析】

【详解】

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力,故

A错误,A符合题意;

B.脚踏板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确,B

不符合题意;

答案第1页,共13页

C.轴承里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故D正

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解析】

【详解】

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在夜晚能看见月亮,那是因为月亮是

靠反射太阳的光,故A错误;

B.沿直线传播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留下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圆

形光斑是太阳的像,故B错误;

C.水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

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水中鱼的位置要比实际的浅一些,即这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空气

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C错误;

D.太阳光是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彩虹是太

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带了电,能"吸''起纸屑,这是带电体有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的

性质。

A.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

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

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因此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引起的,故A不符合题

屈;

B.两块表面平滑的铅柱被挤压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行驶的汽车,车底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汽车附近稍远处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压强差把树叶“吸”入车底,故C不符合题意;

D.经常使用的电风扇叶片容易,吸“附上灰尘,是由于叶片和空气摩擦后带电,能够吸引

答案第2页,共13页

轻小物体,所以是摩擦起电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A.目前,我们使用的智能设备中都大量使用了半导体材料,华为手机的芯片是用半导体

材料制作的,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太空授课”的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

递到地球的,故B正确;

C.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故C错误;

D.“可燃冰”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只有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程

度时楼道灯才会亮,故A错误;

B.因水的沸点比热油的温度低,当水滴入热油中会立即沸腾,汽化产生的水蒸气体被上

面的油盖住,气泡炸开而引起“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与水的比热容大无关,故B

错误;

C.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pg/?,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

强大,故C正确;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是利用减小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来减慢土地中水分的蒸发,

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第3页,共13页

F

B.由公式p=m可以知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

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放出热量;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形

成的;故“霜前冷”;“雪后寒”则说明固态的雪在熔化时吸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岸为参照物,故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要合上电源开关S”而且闭合开关S2,洗衣机才会脱水。故Sl、S2同时闭合

时,洗衣机才脱水,两开关串联,且为了安全起见,开关接在火线上,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当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门口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警报器,该过

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A.A图中的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电磁感应实验原理图,闭合线路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将机械能转化

为电能,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

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BC

【解析】

【详解】

答案第4页,共13页

A.运动方向在改变,则运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加速冲刺的过程中,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

加,故B正确;

C.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从空中下落过程中,下落速度越来越快,根据P=Gv,所以重力做

功越来越快,故C正确;

D.冰壶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人对冰壶不再做功,但冰壶受到摩擦力,所以冰壶所受的

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BC。

12.AC

【解析】

【详解】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当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因为凸透镜的焦距/=10cm,所以发白光的手电筒上透明冰墩墩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

应满足10cm<〃<20cm,才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且冰墩墩胶片应倒立放置,故B错

误;

C.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冰墩

墩的像,故c正确;

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以墙上不能呈现

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ACo

13.BCD

【解析】

【详解】

A.工作时,电流从电磁铁的下面导线流入,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磁铁的下端为S极,

上端为N极,故A错误;

BD.正常情况下(未超载时),衔铁被弹簧拉起,K与静触点A接触,超载时,随着压力

的增大,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动

触点K与静触点3接触,电动机停止工作,电铃报警,故BD正确;

C.超载时,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的磁

答案第5页,共13页

性增强,故C正确。

故选BCD。

14.AB

【解析】

【详解】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此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

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能省力,故A符合题意;

B.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动力臂变大,根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能省力,故B符合题意;

C.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此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变小,根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不能省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变小,根

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不能省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o

15.AD

【解析】

【详解】

A.灯丝电阻不受温度的影响,由小灯泡Li和L2的名牌“6V3W”和“3V3W”可知

夫”=里入2。

%3W

U/_(3V)]

-----------------------------------L

'%3W

甲电路图中,两灯泡并联后再与七串联,要使有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同时确保另一个小

灯泡不被损坏,则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为3V,小灯泡L2正常发光;乙电路图中,两灯泡和

”三者串联,要使有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同时确保另一个小灯泡不被损坏,则串联电路

中的电流应为0.5A,小灯泡Li正常发光;故A正确;

答案第6页,共13页

B.乙电路图中,两灯泡和七三者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由电功率公式

P=12R

可知,电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为4:1;故B错误;

C.甲电路图中,两灯泡并联后再与串联,要使有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同时确保另一

个小灯泡不被损坏,则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为3V,则两个灯泡的电流分别为

=£=2}L=0.25A

R}12c

U3V।A

1r=—=——=1A

243Q

即通过Li的电流比通过L2的电流小,故C错误;

D.甲电路中的干路电流为

/,,,=/,+/,=0.25A+1A=1.25A

乙电路中的电流为0.5A,由电功率公式P=U/可知,电路的总功率之比等于电流之比为

%:/乙=L25A:0.5A=5:2

故D正确。

故选AD。

16.98℃汽化小气压不同

【解析】

【详解】

(1)[1]温度计分度值是1℃,液体温度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升高,

液体上长,故可知温度计的零刻度线在下方,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8℃。

(2)[2][3]水在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不断汽化成水蒸气,形成气泡,气泡上升过程

中,越来越多的水蒸气进入气泡,使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由于气泡在水中的深度/?

变小,根据P=0g〃可知,气泡所受水压越来越小。

(3)[4]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图乙可知,小明

测得的水的沸点与小红测得的水的沸点不相同,原因是实验时的气压不同。

17.完全重合刻度尺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光的反

射虚像

【解析】

【详解】

答案第7页,共13页

(1)[1]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在平面镜里能成蜡烛a的像,当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和蜡

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2)[2]测量距离时,所用工具为刻度尺,所以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3][4]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b与蜡烛a的像大小相等,而蜡烛b

又与蜡烛a大小相等,所以蜡烛a与蜡烛a的像大小相等,因此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

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

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用数学中的知识点可表示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

面对称。

(4)[5]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时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平面镜

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5)[6J树木关于湖面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树木发出的光经过水面时发生反射后

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透过水面看到的虚像。

18.速度小长匀速直线改变

【解析】

【详解】

(1)[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时的速

度相同。

(2)[2][3]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长,改变

相同的速度所用时间越长。

[4]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它

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5]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物体受到外力,其运动状

态才会改变。由此可见,力不是使物体持续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QPD)BC0.95WR2增大小于

【解析】

答案第8页,共13页

【详解】

(1)[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2)[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阻值最大处8端。

(3)[3]闭合开关后,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小明发现小灯泡不

亮,则电流过小,接下来他首先应该操作的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

发光,故选C。

(4)[4]调节滑片P至某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

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38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W=2.5VxO.38A=O.95W

(5)[5]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的额定电流为0.38A,根据串联

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口%U-UL6V-2.5V

帚II0.38A

大于5C,故选用R2(20Q1A)变阻器。

(6)[6]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灯

的电压为IV时,电流为0.25A,灯的电阻为

同理可以计算出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可知小灯泡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⑺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每个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

为1.25V,由图丁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根据尸=。/可知,电路中总功率小于

P额。

20.加速B>

【解析】

答案第9页,共13页

【详解】

山由图甲可知,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可知小车做加速直线运

动。

⑵图乙A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不符合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图乙B表示随着时间增

加,速度在增大,符合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⑶小车从斜面上静止滑下时速度在增大,是做加速运动,则时间中点未到达路程中点,所

以路程中点的速度大于时间中点的速度,即V/>V2,

【解析】

【详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左侧焦点,故连

接折射点和左侧焦点,并将其延长,并带上箭头,即为折射光线,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

播方向不变,延长过光心的光线,并画上箭头即可,故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如图小磁针初始状态S极在右端,要求闭合开关S小磁针旋转180。后静止,所以通电后电

磁铁左端应该为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线圈可见部分的电流方

向向下,所以电路中电源的正极应该在左侧;又要求电路能够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即

答案第10页,共13页

电路中还要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进而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如

图所示:

【解析】

【分析】

【详解】

(1)[52]出现此情景,人向前倾,人运动到车的前面去了,说明车子突然减速,人由于

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就会前倾,故汽车是踩了刹车,汽车减速。

(2)[3]由于箱子也由于惯性,也会向前运动,但是地面阻碍其向前运动,故受到向后的

摩擦力,且该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了重力,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故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解:(1)由图知,定值电阻Ro与滑动变阻器R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

流,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答案第II页,共13页

—=%.2A

°凡5c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1.2A。

(2)通过&的电流为1.2A,的电阻为5C,通电10s,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产

生的热量

2

Q)=/^Z=(I.2A)X5QX10S=72J

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为72J。

(3)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30。,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还是

6V,则这时流过变阻器的电流

人上=坐=0"

RR30Q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还为L2A,并联电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的示

/=/R4-/()=0.2A+1.2A=1.4A

电流表的示数为1.4A。

答:(1)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L2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