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可以在肺炎双球菌的核糖体上进行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C.在没有受到抗原刺激的情况下,少数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后就可开始增殖、分化D.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通过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2.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象,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B.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C.高倍镜增大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D.若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3.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钾离子通过离子泵外流B.缺氧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是因为钠离子通过离子泵内流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不会影响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的方式不同4.下图为横放萌发后的玉米种子,据图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向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A、D侧B.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C.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只受赤霉素和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且调节作用的原理相同D.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C运输到D、从A运输到B,反映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5.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如图甲,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自变量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B.插条制备时一定要需要剪去根系和幼芽,减少内源激素的影响C.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抑制,对照组不作处理D.实验II、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多,B叶生长越慢6.如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乙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丁图所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丙图和丁图所示细胞与戊图所示比例相符7.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SARS病毒含有P元素,可用同位素标记法使其带有32P放射性B.人体补充Na+、CI-主要用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稳定与平衡C.糖类既可以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可存在于细胞壁和细胞核中D.脂质主要含有C、H、O,是存在于所有细胞的重要有机化合物8.(10分)如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于b、c点对应的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B.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C.b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大D.如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二、非选择题9.(10分)草原植物在长期过度放牧下表现为植株变矮、叶片变短等矮化现象。为探究这种矮化现象的原因,研究人员随机采集了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NG)和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GZ)的根茎若干进行实验室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无性繁殖后代植株依旧存在矮化现象。研究人员进一步测定了两种羊草后代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1)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净光合速率要_________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其主要原因是:过度禁牧区来源羊草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导致_________,进而导致_________反应速率下降。(2)要确定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还应测定两种羊草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取叶绿素所用的溶剂是_________,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还应加入_________。(3)研究人员还测量了两种羊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机物量)的分配比,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_________显著高于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研究,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利用草原牧草资源的措施______________。(5)牛羊在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请写出能量流经该营养级时发生的主要变化_________。10.(14分)玉米籽粒的颜色由位于Ⅰ、Ⅱ、Ⅲ、Ⅳ四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E和e)控制,其中基因A和a、B和b控制籽粒的有色和无色性状,且两对基因均为显性基因时籽粒才表现为有色,其他情况均为无色。基因C控制籽粒黄色,基因c控制籽粒红色,基因E控制籽粒紫色,基因e控制籽粒黑色。C和c、E和e两对基因存在同时显现的特点,即同一果穗上同时出现黄色(或红色)籽粒和紫色(或黑色)籽粒,例如:在籽粒有色的前提下,基因型为CcEe的玉米果穗表现为黄紫相间。(1)同时考虑四对等位基因,无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2)让基因型纯合且不同的结无色籽粒的甲、乙两株玉米杂交,F2中有色:无色=9∶7,由此说明甲、乙两株玉米至少有___________对基因不相同。(3)基因型为AABBCCEE与aabbccee的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有色果穗中含紫色籽粒的占___________。(4)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株Ⅰ号染色体三体的玉米植株,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若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3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形成含有1条或2条染色体的配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若该三体玉米植株与一株正常玉米(基因型为aa)杂交,则子代中染色体变异的个体占___________。11.(14分)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H,12号染色体上具有耐缺氮基因T,而华南籼稻优良品种乙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PCR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表。HHHhhhTTTttt127160549749(1)耐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2)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_____。(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7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①据此可知,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_____分裂过程中表达,而P2在_____细胞中表达。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_____更多地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的稳定性。12.有资料表明胃癌细胞中有胃泌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且外源性胃泌素对胃癌细胞有明显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科研人员为验证外源性胃泌素的上述作用,以及进一步研究丙谷胺对其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请完善实验思路,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用细胞流式测定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结果测定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变化忽略不计;实验条件适宜)(1)完善实验思路:①将X型胃癌细胞培养3天后制备细胞悬液备用。用细胞培养液配制适宜浓度的胃泌素溶液和丙谷胺溶液。②取适量等量细胞悬液加入4组培养瓶中待继续培养,每组若干,各组处理如下。甲组:_______;乙组:51μL丙谷胺溶液+51uL细胞培养液;丙组:_______;丁组:111µL细胞培养液。③将上述样品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48h后取部分样品测定________,并记录。④_______,并记录。⑤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胃泌素和丙谷胺对X型胃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组别72h,571nm48h,各时期细胞百分比(%)OD值G1SG2+M甲1.767±1.132.613.94.9乙1.27±1.1971.119.157.85丙1.585±1.1228.619.1111.31丁1.561±1.12671.119.1111.11(注:OD值大小可体现细胞增殖情况;丁组细胞的细胞周期T=9h。)(2)实验分析与讨论:①用OD值作为检测细胞增殖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甲组与丁组数据比较,说明甲组的处理最可能是促进了S期细胞的________,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乙、丁组数据几乎没有差异,但甲、丙组数据差异明显,可见丙谷胺具有________作用。②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卷相应坐标系中画出丁组细胞中核DNA含量的周期性变化曲线,并将坐标系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A、T2噬菌体遗传信息传递在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进行转录,核糖体上进行翻译,A错误;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C、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D、激素的受体不一定分布在细胞膜,还可能在细胞内,如性激素,D错误。故选B。2、C【解析】
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原则是:不管物像多么好找,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2、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详解】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把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下观察,A正确;B、下降镜筒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正确;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观察的倍数,C错误;D、若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不移动,则污点位于目镜或物镜上,D正确。故选C。3、D【解析】
1、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的搬运。前者是协助扩散,后者是主动运输。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这个过程钾离子是通过钾离子通道出去的,不耗能,所以是协助扩散。
(2)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是通过钠离子通道(相当于载体)进入膜内,不耗能,所以这个过程也是协助扩散。
3、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详解】A、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A错误;B、神经元兴奋时Na+通道打开,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不消耗能量,所以缺氧不会影响神经元兴奋时Na+通过通道内流,B错误;
C、动物细胞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有氧呼吸受到抑制,从而会降低离子泵的运输速率,C错误;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所以与离子泵运输离子的方式不相同,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离子通道和离子泵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B【解析】
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表现为向地性,茎表现为背地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D侧,A侧是促进作用,A错误;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B正确;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C错误;根、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从C运输到D、从A运输到B,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能反映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D错误。5、B【解析】
分析图甲: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分析图乙: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Ⅱ、Ⅲ和Ⅳ组比较说明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结果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详解】A、由图乙可知,四组实验的对照组处理的叶片不完全相同并且保留叶片的数量也不相同,实验自变量是处理的叶片及保留的叶片的数量,A错误;
B、根能产生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幼芽能产生生长素,除去根系和幼芽的目的是减少插条中内源激素的干扰,B正确;
C、由图实验I结果表明,B叶实验组叶片面积小于对照组,因此用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会抑制B叶生长,对照组应不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叶片A,但保留相同的叶片数量,C错误;
D、实验Ⅱ、Ⅲ、Ⅳ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D错误。
故选B。6、B【解析】
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二倍体动物为雄性,且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图甲为有丝后期。图乙为体细胞的示意图。图丁为减II前期(次级精母细胞)。戊图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及中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详解】A、甲图所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乙图和丙图所示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丁图所示细胞只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D、戊图中染色体数为N,与其所示比例相符的是丁图所示细胞,D错误。故选B。7、B【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核酸、ATP、磷脂等化合物中均含磷,脂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详解】A、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含有P元素,可用同位素标记法使其带有32P放射性,A正确;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Na+、CI-、蛋白质有关,人体补充Na+、CI-主要用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与平衡,B错误;C、糖类既可以存在于细胞膜上形成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也可存在于细胞壁参与形成纤维素,在细胞核中参与构成核酸,C正确;D、脂质主要含有C、H、O,有的含有N、P元素,是存在于所有细胞的重要有机化合物,D正确。故选B。8、A【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a向b、c运输,不能倒过来,A错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B正确;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与a点相比,b点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C正确;d点细胞是根细胞,根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D正确。【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名师点睛】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分析题图可知,a点是芽尖分生区部位的细胞,该区细胞分裂能力较强,主要进行细胞分裂,细胞生长不明显,b是芽尖下部伸长区细胞,细胞发生了生长,体积增大;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倒过来;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浓度过高会起抑制作用。二、非选择题9、低于CO2的吸收量下降暗(碳)反应无水乙醇碳酸钙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在过度放牧区,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划区域管理;定适宜的载畜量;行轮牧制度二能量变化:牛羊啃食羊草后,一部分羊草中的能量以粪便形式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利用,其余的被牛羊同化。牛羊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呼吸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后来被下一营养级摄入;还有一部分遗体残骸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或以流程图形式表示:【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①该生物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详解】(1)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GZ)净光合速率要低于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NG)。其主要原因是:过度禁牧区来源羊草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的吸收量下降(气孔是CO2的通道),进而导致暗(碳)反应反应速率下降(CO2是碳反应的原料之一)。(2)叶绿素是脂溶性分子,能溶于无水乙醇,可以用于叶绿素的提取。碳酸钙可以保护叶绿素不被细胞中的有机酸破坏,因此提取过程中应加入碳酸钙来保护叶绿素。(3)据图可知:过度放牧区来源羊草(GZ)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围封禁牧区来源羊草(NG)。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在过度放牧区,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4)根据上述研究,划区域管理;定适宜的载畜量;行轮牧制度等可以合理利用草原牧草资源。(5)牛羊吃草,在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属于第二营养级。能量流经该营养级时发生的主要变化为:牛羊啃食羊草后,一部分羊草中的能量以粪便形式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利用,其余的被牛羊同化。牛羊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呼吸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后来被下一营养级摄入;还有一部分遗体残骸被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利用。【点睛】本题以图形信息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过度放牧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考查学生对图形信息的处理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10、122无色:黄紫相间:黄黑相间:红紫相间:红黑相间=112∶81∶27∶27∶93/43/5【解析】
由题意可知,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为A-B-----,黄紫相间为A-B-C-E-,黄黑相间为A-B-C-ee,红紫相间为A-B-ccE-,红黑相间为A-B-ccee,无色籽粒的基因型为A-bb----、aaB-----、aabb----。【详解】(1)A-bb----中纯合子的种类为2×2=4种,aaB-----中纯合子的种类为2×2=4种,aabb----中纯合子的种类为2×2=4种,故无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4+4+4=12种。(2)让基因型纯合且不同的结无色籽粒的甲、乙两株玉米杂交,F2中有色:无色=9∶7,即为9:3:3:1的变式,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故甲、乙两株玉米至少有2对基因不相同。(3)基因型为AABBCCEE与aabbccee的玉米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BbCcEe,F2中黄紫相间A-B-C-E-的比例为3/4×3/4×3/4×3/4=81/256,黄黑相间A-B-C-ee的比例为3/4×3/4×3/4×1/4=27/256,红紫相间A-B-ccE-的比例为3/4×3/4×1/4×3/4=27/256,红黑相间A-B-ccee的比例为3/4×3/4×1/4×1/4=9/256,有色籽粒A-B-的比例为9/16,无色籽粒的比例为1-9/16=7/16=112/256,故无色:黄紫相间:黄黑相间:红紫相间:红黑相间=112∶81∶27∶27∶9;其中有色果穗A-B-中含紫色籽粒即含E-的占3/4。(4)该三体中A所在的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故该三体能产生的配子为A(不能受精):aa:Aa:a=1:1:2:2,该三体玉米植株与一株正常玉米(基因型为aa)杂交,子代中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为aaa和Aaa,共占3/5。【点睛】本题首先需要考生判断出各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算。11、基因分离F2中TT、Tt、tt的比例为1:2:1(F2耐缺氮:不耐缺氮=3:1)不符合以F1为母本,品种乙为父本,子代抗病:不抗病=1:1;以F1为父本,品种乙为母本,子代抗病:不抗病=1:5减数精细胞(花粉)亲本遗传信息(亲本遗传物质、亲本DNA)【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1)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子一代自交后代T_∶tt≈3∶1,因此遵循分离定律。(2)由表格信息可知,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如果按照基因分离定律,正常的分离比是1∶2∶1,因此不是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如果基因型偏离是由于含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造成的,假设成活率是X,则具有活力的花粉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H∶h=X∶1,H花粉的比例是X/(1+X),子二代HH比例是1/2X/(1+X)=1/12,解得X=1/5,父本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H∶h=1∶5,为验证上述假设,设计测交实验,以子一代为父本,以品种乙(hh)为母本进行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是Hh(抗病)∶hh(不抗病)=1∶5,则上述假设正确,反之有误;或者以子一代为母本,以品种乙(hh)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是Hh(抗病)∶hh(不抗病)=1∶1,则上述假设正确,反之有误。(3)①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花粉是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因此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因而含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而P2在精细胞或花粉细胞中表达。②由题意知,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使含有H的精子的成活率低,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意义是使亲本遗传信息(亲本遗传物质、亲本DNA)更多地传递给子代。【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是否遵循分离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自交后代的性状偏离比现象推测性状偏离比产生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学会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预期结果、获取结论也是本题的考查点。12、51uL置泌素+51uL细胞培养液51uL胃泌素+51uL丙谷胺溶液细胞周期分布/各时期细胞百分比72h后取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北京市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情商管理培训课件
- 市场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 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方案
- 生活喜好测试题及答案
- 植物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风险报告编制规定
- 阿克地区温宿二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甲方采购面试题及答案
- 修脚服务行业未来三年发展洞察及预测分析报告
-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吉林大学《计算机网络(双语)》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水果收货标准
- 急诊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孩子成长档案模板
- 南京大学介绍
- 【视频号运营】视频号运营108招
- SYT 7328-2021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PDF解密
-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全球发展回溯与未来思考
- 河北专业红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