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下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下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下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

2.有关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多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引起

B.赘生物质地坚实,不易脱落

C.赘生物根部常可发生机化

D.赘生物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内含细菌

3.《湘夫人》的作者是()

A.屈原B.宋玉C.贾谊D.曹植

4.以下为苏门四学士的是()

A.秦观B.柳永C.苏辙D.庾信

5.人称词中之龙的词人是()

A.范仲淹B.苏轼C.欧阳修D.辛弃疾

6.应用文写作中常代替第二人称的词语是()

A.彼B.尔C.贵D.该

7.下列不属于老舍《断魂枪》中人物的是()

A.王三胜B.小顺C.孙老者D.赵七爷

8.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是()

A.李清照B.蔡文姬C.卓文君D.班昭

9.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茅盾B.巴金C.老舍D.冰心

10.开柙出虎望洋兴叹胸有成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11.在《聊斋志异》中,()是蒲松龄塑造的最成功的狐女形象

A.胭脂B.婴宁C.聂小倩D.花姑子

12.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是()

A.《我与地坛》B.《废墟》C.《灯下漫笔》D.《故都的秋》

13.下列句式属于倒装句式的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是()

A.《边城》B.《湘西》C.《萧萧》D.《长河》

15.下列作家属于创造社的是()

A.冰心B.郭沫若C.巴金D.蔡元培

16.下列小说以湘西世界为写作背景的是()

A.《苦恼》B.《萧萧》C.《百合花》D.《断魂枪》

17.《谏逐客书》一文的语言特点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18.《雨巷》的显著特点是运用了()

A.暗示手法B.象征手法C.通感手法D.反衬手法

19.《孟子》一书在()与《论语》及《礼记》的《大学》《中庸》篇合为四书

A.汉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20.在短篇小说中,体现出含泪的微笑风格的作家是()

A.莫泊桑B.契诃夫C.欧·亨利D.普希金

二、阅读理解(10题)21.本诗主要使用了什么样的叙事方式?

22.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一句的含义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3.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彊,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彊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A.客商B.看客C.客卿D.游客

24.阅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而以什么景物为中心?

2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

26.这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

27.词的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8.下列关于杜甫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B.他各体兼长,五古、七律成就尤高C.沉郁顿挫是他的诗歌风格D.他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29.结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

30.全词总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2.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

33.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34.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35.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3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思量

3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38.郑伯克段于鄢。

39.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0.不义不昵,厚将崩。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依偎——重庆街景

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他显然来自农村,靠在肩上的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标明了他的山城棒棒军的身份。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点,充其量十六七岁。而他那弱小的身躯所必须承受的,却是生活的重担。当他背着城里的冰箱摇摇晃晃爬上一幢宿舍的顶楼的时候,他气喘吁吁,他大汗淋漓,他青筋鼓胀,他牙关紧咬。依偎这个词的柔软情调已经离他而去了,远远地,久久地。他所面对所经历的情感只能是与依偎截然相反的东西,比如说昂首挺立,比如说身腰佝偻,总之,在那褴褛衣着的遮掩下,在那蓬头垢面的裸露中,即令在那心理承受能力最为脆弱的地方,也只能剩下那副近乎残忍的铁石心肠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依偎在一位农村老汉的怀里。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当路上的行人纷纷躲进沿街的一个窄小的屋檐下的时候,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他。他坐在潮湿的地上,靠在肩上的,依然是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依然是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有所不同的是,他此刻的表情是平静的、顺从的,从那歪着的脏兮兮的脖子和那翘着的毛茸茸的鼻孔望去,他似乎睡着了。而这位老农也坐在地上,从年龄,从长相,更从为了不致惊动对方而久久不得动弹的双腿去看,他无疑是怀中孩子的父亲。他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他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孩子,我一无所知。深信不疑的,便是他是怀揣着担心与不安,不计旅途之苦专程前来看望孩子的。现在好了,孩子的一切他都看到了。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长高了一点,长壮了一点,而且突然变得懂事多了,没有再去调皮捣蛋,没有再去贪耍玩闹,孩子顽强的生存能力证明,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已经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那么,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了,地里发黄了的麦子等他回去收割,在这样的时候,父亲能够为孩子再说点什么或再做点什么呢?该说的也许已经说了,比如要吃饱穿暖,比如要早睡早起,有了病一定要吃药,医院进不起就进药店,西药吃不起就吃中药。哦哦,这孩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进了城也没有改好,喏,手指甲这么长这么脏了,要是等到他自己来剪,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于是,在我的注目之下,这位老农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一把小剪刀,开始为依偎在怀里的孩子剪手指甲。小剪刀生了点锈,刀口也钝了,他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剪着剪着,伴着口中的喃喃自语,在那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而孩子调皮的天性此时复活了,他的脑袋使劲朝父亲的怀里钻,一只手臂索性搭在了父亲的肩头,那稚气与娇气一并显现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待哺的婴儿,贪婪地享受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愣怔住了,尽管这父子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于周围的任何目光全然不顾。不知怎的,随着屋檐水的哗哗滴落,我的泪水亦潸然而下。老实说,我多么希望这场雷雨不要停止,以便让人世间这幕难得一见的街景,得以框定,得以永恒……

(有删改)

请概括本文中作者所见街景

42.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

谈谈你对文中的教养的理解

五、作文题(1题)43.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C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线索的是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不同的灯光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作者十分复杂的心情

2.B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多由毒力相对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赘生物呈污秽、灰黄色,息肉状或菜花状,质松脆,易脱落,含少量细菌菌落

3.AA【精析】《湘夫人》出自屈原的《九歌》,故选A

4.AA苏门四学士亦称苏门四友苏门四子,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他们在文学上各有成就,受到苏轼赏识荐拔,故名

5.D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收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6.CC应用文写作中常代替第三人称(他们、他)为该,代替第二人称(你、你们)为贵,代替第一人称(我、我们)为本

7.DD赵七爷是鲁迅的小说《风波》中的人物。他不学无术,精神贫乏,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是一个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

8.AA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9.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0.CC开柙出虎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中的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胸有成竹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1.BB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得最多、最精彩的妖精是狐妖,而婴宁是最成功的狐女形象

12.C史铁生著《我与地坛》;余秋雨著《废墟》;郁达夫著《故都的秋》

13.BB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的颠倒叫作倒装,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四种类型。B项,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是宾语前置句,属于倒装的一种,正常语序为闻道百,以为莫若己者,即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14.A

15.B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中由留日学生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

16.B沈从文的《萧萧》以湘西为写作背景

17.BB《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作品,文章除了观点鲜明外,还具有婉转的措辞与犀利的语锋完美结合的特点。而词彩缤纷的大肆铺陈,以及气势充沛的排比句式,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B《雨巷》中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19.BB南宋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

20.C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微笑是其喜剧形式。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作品多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小人物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心灵的创伤,并寄予他们深深的同情

21.本诗主要使用了代人述言的方式来叙事

22.人既无计留春,倒还是那檐下的蜘蛛,勤勤恳恳地,一天到晚不停地抽丝结网,企图留住那象征残春景象的杨柳飞絮。抒发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

23.CC《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客卿。这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

24.描写了江南的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而五种景物中,又以明月为中心

25.BB《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26.借景物抒情、借比喻抒情、借比拟抒情

27.以三个典故表现时光飞逝,国事危殆,自己年华虚度,无法报效国家的痛苦悲愤心情

28.DDD项,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29.以景结情。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和几处青山。表现了湘灵的哀怨融入山水之中,成为永恒的传说

30.总体上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

31.明:使……彰明

32.膺:承受

33.故:通胡,哪里,难道

34.具:准备

35.让:责问,责备

36.思量:思念

37.如见大宾:好像去接待贵宾

38.克:攻伐

39.兵:武器

40.崩:崩溃,垮台

41.重庆街头下着暴雨,屋檐下,一个弱小的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依偎在坐在地上的父亲的怀中安静地睡着了,肩头靠着系有绳索的竹筒,他父亲坐在地上久久不动,掏出小剪刀给儿子剪指甲,露出幸福的表情

42.教养是个人文明程度和种族文明高度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尊重他人包括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能直达人的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43.转换思维天地宽青岛啤酒集团某车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为了防止其不用时倒下误伤工人,便立牌警示: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后来,一位外国专家前来洽谈合作,留意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