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温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上半年温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上半年温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上半年温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诗经》里属于地方乐歌的是()

A.风B.大雅C.小雅D.颂

2.《婴宁》中描写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A.绝世容颜B.自然天性C.狡黠心理D.社会规范

3.乐府原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

A.写诗机关B.填词机关C.音乐机关D.写赋机关

4.先秦诸子中,倡导明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

A.伶官B.天命C.人事D.佞人

6.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

7.以下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徐志摩B.朱自清C.丁玲D.巴金

8.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老李看似不苟言笑,其实他这个人很好说话

B.在这个问题上,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C.请代我买两张北京到乌鲁木齐的往返机票

D.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9.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

A.白居易B.元稹C.杜甫D.李商隐

10.沈从文的文学作品题材多取自()

A.北平古城B.成都故居C.湘西世界D.延安边区

11.蚕食诸侯中的蚕是名词用作状语,表示()

A.方位或处所B.工具或凭借C.态度D.比喻

12.在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最能体现山中景物情趣的一个字是()

A.秋B.晚C.空D.喧

13.下列诗作中,抒写新时期青年爱国深情的是()

A.《我愿是一条急流》B.《再别康桥》C.《雨巷》D.《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14.《米龙老爹》的中心思想是()

A.颂扬复仇精神B.颂扬机智勇敢精神C.颂扬视死如归精神D.颂扬爱国主义精神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夫人将启之B.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客何负于秦哉

16.李明到法院去告税务所所长赵力恶意拖欠借款,应用()

A.民事上诉状B.行政起诉状C.民事起诉状D.刑事自诉状

17.明代的宗臣属于()

A.前七子B.后七子C.公安派D.唐宋派

18.下列是司马迁的作品的是()

A.《谏逐客书》B.《垓下之围》C.《张中丞传后叙》D.《冯谖客孟尝君》

19.下列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马克·吐温B.普希金C.海明威D.欧·亨利

20.王安石在驳斥诬蔑新法生事的舆论时说:举天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这种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

二、阅读理解(10题)21.该选段中有哪几个新生?

22.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23.诗中的写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展开的?

2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5.文中提出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26.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一艺者无不庸艺:技艺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捐:花费,消耗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明:阐明,表明

D.忘己量之所称称:相当,相称

27.文中画线句中,所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

28.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请回答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29.阅读下面的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节选)

请回答

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0.下列属于该作者的散文集的是()

A.《钟乳石》B.《分水岭上》C.《白玉苦瓜》D.《舟子的悲歌》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32.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

不直

33.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34.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日滋

35.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36.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既隐

37.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碧落

38.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39.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40.予在湖州曝书画。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短文二: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①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②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③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④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⑤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⑥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⑦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⑧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⑨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⑩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改)

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了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2.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

五、作文题(1题)43.有位青年,第一次跟着长辈去街头献爱心,他带去很多美味的面包分给街头流浪汉,有的人感激地收下了,有的人犹豫地接受了,也有一些人直接拒绝了……第二次去时,该青年装扮成魔术师,请流浪汉帮自己完成一个魔术。只见他举着一个托盘,让流浪汉点燃托盘中的火焰,再轻轻一吹,扣上盖子,再打开时,一个美味的面包就出现了。当青年把这些在流浪汉帮助下变出的面包再赠给他们时,所有人都欣然收下了。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A《诗经》中的风是指十五国风,是当时各地的民歌

2.B

3.CC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掌管宫廷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后来人们把乐府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称作乐府诗,简称乐府

4.D荀子在《天论》中首先明确提出:明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会因为人而存亡,与人类社会的疾病灾难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会主宰人的命运,并且强调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

5.CC《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在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即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和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

6.C词人以江南游子来寄寓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7.B

8.DA项,好说话可以理解为喜欢说话,也可以理解为容易沟通。B项,没有可以理解为不具备,也就是:干涉我生活的这种权利,你们并不具备,此时权利对应的形式主语是你们;也可以理解为未做到,即干涉我权利这件事,你们都未做到,此时权利对应的形式主语是我。C项,两张是指一往一返的两张,还是指两套往返票,共四张

9.AA白居易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应当为现实政治服务。他提出的新乐府运动的创作主张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种主张使诗人专注于社会现实,真诚地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很多反映时弊的篇章

10.CC沈从文创作的作品有80多部,他的小说和散文题材多取自湘西生活。他对各种创作方法都进行尝试,因而被人称为文体作家

11.D理解类试题,属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具体用例的考查。蚕食诸侯见于李斯《谏逐客书》。名词作状语的常见类型有:(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那样。例如: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②学而时习之。(《论语》)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上加一个每字即可。例如: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做……一样。(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8)表动作进行方式。例如: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为当面,表刺之方式

12.C

13.D

14.DD《米龙老爹》描述了普法战争中法国诺曼底地区一个普通农民为报家仇而孤胆杀敌的故事,表现出法国下层劳动人民为保护民族和个人利益不畏强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15.BB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者,……也是判断句的典型句式

16.BB起诉状按其诉讼性质,分为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和行政起诉状。民事起诉状主要用于民事纠纷,刑事自诉状主要用于刑事案件纠纷,行政起诉状主要用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或该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题干中的赵力属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以李明应用行政起诉状

17.BB后七子是指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的合称,明代的文学流派之一

18.B

19.D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因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20.BB演绎论证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指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举天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使用的是演绎论证法

21.这里有双重新生的意蕴:一是诗人的爱国情感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薄;二是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在这里,祖国的新生、诗人的新生与中华民族的新生已完全融为一体

22.①殇的本意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在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②湖殇的意思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③本文以湖殇为题,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3.这一部分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春、江、花、月、夜五字,先写江,次写月,再写花,并将春和夜揉入其中随笔带出,又以月为核心,最后将所有景物融为一体

24.①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旧年最末一个晚上,使文章结构完整。②内容上,借写新年伊始往泰寮边界出发的行程,写出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悟,意在表明对时间的测量和思考无处不在。③效果上,以疑问句结尾,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启迪人们把握时间

25.治学应该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不为势利所动,坚定执着

26.BBB项,捐的意思为抛弃

27.在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的情况下

28.庄公的用心是:明知共叔段的野心,却纵其欲,养其恶,以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后一举除之

29.开始沾沾自喜,后来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0.BB梁实秋曾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余光中的诗歌与散文创作都很丰富。诗集有《钟乳石》《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分水岭上》《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31.属:同嘱,嘱托,请求

32.不直:不以为然

33.争:怎

34.日滋:一天天增多

35.俦:同类

36.既隐:已经衰微、消失

37.碧落:天空,道家称天界

38.学习

39.市:买

40.曝:晒

41.①草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②与前文草木沉睡和后文草木惶惑的情态相呼应;③烘托出紧张的气氛,预示爸爸命运的变化

42.①铁铃铛是文章的线索,实写铁铃铛虚写爸爸;②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③铁铃铛寄寓了勉儿与爸爸之间的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