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_第1页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_第2页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_第3页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_第4页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护理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旁腺病变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

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骨骼病变、肾结石、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症则是机体内存在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使腺体增生肥大,分泌过

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多见于骨软化症、严重肾功能不全和小肠吸收不良等。止匕外,

还有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一、护理措施

1.按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适当限制病人活动,做好生活护理。嘱病人睡硬板床,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

卧床病人要加强翻身,预防褥疮。翻身动作要轻柔,防止发生新的骨折。已有骨

折的病人要绝对卧床,抬高患肢,注意骨折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3.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钙的排泄。手术前患者饮食中钙的摄入量以中等度合适,

低钙饮食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手术后可出现低钙血症,应给予高钙饮食。

4.嘱病人适当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与缓泻剂或灌肠。

5.注意有无泌尿系感染、结石或顽固性溃疡等。

6.向患者做好卫生宣教,协助其留取各种标本,以利于医师的诊疗工作。

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1.便秘: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的高血钙有关。

2.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与钙磷代谢紊乱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如厕、洗浴、进食等):与骨骼病变、活动受限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5.知识缺乏:与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相关检查的知识有关。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指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增多造成机体的

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疾病,其特征是甲状腺肿大、突眼、代谢增加和

交感神经高度兴奋。

一、护理措施

1.按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入院时测量身高,以后每周测体重,每日测脉搏4次。

3.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凉爽,尽量避免不良的声光等刺激。

4.给予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碘饮食,以满足患者机

体的高代谢状态。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5.与病人谈话态度和蔼、耐心,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避免各种刺激,必要时给

予镇静剂。

6.向病人做好卫生宣教,使其能配合各种治疗检查,如基础代谢率的测定、1311

的测定等。

7.监督病人遵医嘱服药,注意药效及药物副作用,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

发热、关节痛及肝功能损害等。

8.若患者有突眼征,闭目困难,应定时滴眼药水及涂金霉素眼膏,白天可佩带墨

镜,睡眠时抬高头部以减轻双眼肿胀;可用湿纱布覆盖双眼,以防眼球干燥及角

膜溃疡。

9.随时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出现发热、大汗、心率快、呕吐、腹泻或烦躁等甲亢

危象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迅速做出正确处理。

10.甲亢危象时的护理

(1)病人住单人房间,环境安静,避光,凉爽,减少环境刺激。给病人吸氧。(2)

医务人员进出应动作轻柔,护理工作统筹安排,尽量集中进行,保证病人休息。

(3)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以便随时给药和各种营养物质。

(5)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积极物理降温,并注意给病人保暖。

(6)躁动病人必要时应给予约束,以防碰伤和坠床。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甚至

人工冬眠。

⑺卧床期间注意患者的口腔、会阴和皮肤护理。

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甲亢高代谢状态有关。

2.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突眼征时角膜溃疡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甲亢危象时病人躁动有关。

4.体温过高:与高代谢状态,感染或甲亢危象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甲亢危象,与甲亢病人发生感染或过度劳累或精神创伤及术前准

备不充分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甲亢及相关检查知识来源有关。

第三节库欣综合征护理

库欣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

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有满月脸、多血质、向心性肥胖、紫纹、瘗疮、糖尿病倾向、

高血压、低血钾、骨质疏松等。

一、护理措施

1.按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密切注意病人精神状态的改变,因为此种病人体形较特殊,如满月脸、水牛背、

多毛等,精神压力较大,护士应多关心病人,不能歧视病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

理,告诉其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后特殊体形可以纠正,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若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应加强保护,防止发生意外。

3.患者皮肤常有瘗疮、紫纹、易受损出血,且伤口愈合不良,应加强皮肤口腔的

护理,预防感染,防止受伤。

4.患者易出现骨质疏松,因此,要加强生活护理,防止磕碰,避免剧烈活动。睡

硬板床,防止病理性骨折。

5.密切监测病人血压及血糖变化,询问患者有无四肢乏力、软瘫等低血钾症状,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迅速处理。

6.帮助患者准确留取各种标本,并向其说明留取标本化验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

的合作。

7.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表示同情,协助家属共同护理,保护病人安全,防止坠

床、迷失、自伤、误服等意外发生。

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与皮肤出现紫纹,瘗疮有关。

2.潜在并发症

(1)病理性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

(2)低钾血症:与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代谢紊乱有关。

(3)高血糖/低血糖:与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糖尿病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致水牛背、满月脸、瘗疮、紫纹、多毛等身体外观改变

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的知识有关。

第四节嗜倍细胞瘤护理

嗜铭细胞瘤是肿瘤组织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

胺,表现以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一、护理措施

1.按内分泌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嘱病人尽量卧床休息或在室内活动。外出时应有人陪伴,以免突然血压升高而

出现危险。

3.测血压及注意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4.给予病人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忌咖啡、茶、可可,不宜进食香

蕉,以免干扰尿儿茶酚胺的测定。

5.对阵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要记录其吃饭时间及每次排尿时间。一旦高血压发作,

应积极配合医师准确留取血、尿标本。

6.对有明显发作诱因的患者,如排尿、排便后发作,应告诉病人不要憋尿,保持

排便通畅,预防高血压发作。若肿瘤较大且压迫结肠,引起排便困难,应使用缓

泻剂或给予清洁灌肠。

7.术前指导病人遵医嘱按时服药,监测血压变化,注意有无鼻塞及直立性低血压

的发生,并讲解术前服药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8.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配合诊疗。

9.并发糖尿病者按糖尿病护理。

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如厕、沐浴、洗漱):与疾病本身有关。

3.便秘:与高浓度儿茶酚胺抑制肠蠕动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检查的知识有关。

第五节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

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是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

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持续高血糖,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疲乏无力等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脑

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一、护理措施

1.按一般内分泌护理常规。

2.遵医嘱给予DM饮食,限定总热量,固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比例,

注意定时、定量、定餐,禁进甜食。如有加餐,应适当减少正餐的主食量。注意

粗细粮的搭配及副食、荤素的搭配,鼓励病人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魔芋和养

麦等。保证在保持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尽量供给病人营养全面的膳食。

3.向病人宣传DM的知识,使其认识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控制的重要性,了解

高、低血糖的诊断、表现和预防措施等,以加强自我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向其说明服用药物的时间是餐前、餐中还是餐后,

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每日测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

睡前指血血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需长期注射的患者,要教会

其正确保管、抽吸和注射胰岛素,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6.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坚持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对不能自理的病人应予

盐水棉球清洁口腔,预防口腔内感染。

7.做好足部的护理,预防烫伤和坏疽发生。患者每日用温水足浴,水温不能过热,

避免糖尿病神经末梢病变感觉减退引起的烫伤。趾甲长短适宜,鞋子要宽松适足,

避免挤压足部影响血液循环引起坏疽。

8.做好皮肤和会阴部护理。DM病人皮肤常感干燥发痒,应尽量避免粗暴搔抓,

防止皮肤破溃感染。女病人要每日清洁会阴部,以防感染。

9.DM病人用热水袋热敷时要注意不能太热,并应以干毛巾包裹,以防烫伤。

10.DM病人虽不能任意进食甜食,但一般身边可常备些糖果或饼干等,以防发生

低血糖时能及时进食。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应及时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40〜

60mlo

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低血糖/高血糖,与DM病人血糖控制不稳或突发事件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DM病人组织中糖含量高及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有关。

3.酮症酸中毒:与DM患者用药不当或感染、创伤等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DM患者末梢感觉功能障碍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DM患者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DM相关知识及保健知识有关。

第六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护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症。它主要是肾上

腺皮质腺瘤或增生,分泌醛固酮过多所致。其临床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

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特征。

一、护理措施

1.按一般内分泌护理常规处理。

2.由于病人会出现高血压,低血钾,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如果患者出

现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则应加强生活护理和保护措施,防止病人发生意外。

3.监测血压及血钾变化,做好记录。如果病人出现肌无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

或神志变化,应立即通知医师迅速抢救。

4.准确记录出入量。

5.给予患者低钠高钾饮食,限制食盐及碱性食物。富含钾的食物有柑桔、香蕉、

香菇、海带、红枣、山楂、杏等。

6.向患者讲解各种化验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低血钾,与醛固酮增多所致的低血钾及失钾性肾病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如厕,进食,沐浴,更衣):与低血钾及神经肌肉功能障

碍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相关检查知识有关。

第七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组织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不足或缺如的一种病理状态,

导致机体的代谢和各个系统功能减退。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功能减退始

于胎儿期或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者,称呆小病(又称克汀病);功能减退始于发育

前儿童期者,称幼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时称幼年粘液性水肿;功能减退

始于成人期者,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严重者称粘液性水肿。

一、护理措施

1.监测患者体重及出入量情况,观察水肿有无减轻、体重是否下降。

2.重症者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有专人看护,以免发生

危险。

3.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的易消化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