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件(通用版)_第1页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件(通用版)_第2页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件(通用版)_第3页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件(通用版)_第4页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件(通用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复习课)

思维导图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1.温度:2.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常见的液体温度计中,里面的液体有的用水银,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3.温度计的构造毛细管玻璃泡玻璃外壳刻度单位液柱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验用温度计4.温度计的种类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等。温度计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103050607080900℃100℃等分100份,1份为1摄氏度(℃)2040摄氏温度2.摄氏温度的读写例如:①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口腔温度)。读作:

37摄氏度。②宇宙的最低温度-273.15℃(绝对零度)。

读作:负273.15摄氏度或零下273.15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读法中容易出现错误,如把“37℃”读成“摄氏37度”或者读成“37度”。0刻度线分度值:1℃①量程: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温度范围。②分度值:一个最小格代表的值。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量程:-20℃~100℃+-一、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温度计的使用体温计寒暑表③观察下列各种温度计,说出他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实验用温度计量程是-20℃~100℃,分度值1℃。实验用温度计,对精确度要求不高,分度值较大,可以使测量范围大一些。体温计量程是35℃~42℃,分度值0.1℃体温计要求测量的精确度高,分度值较小,测量范围小(因为人体正常体温37℃左右)。寒暑表量程是-35℃~50℃,分度值1℃.寒暑表对测量精确度要求不高,故分度值较大,测量范围也满足实际气温。实验用温度计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将测不出温度1.会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二、温度计的使用①玻璃泡碰到容器底部③玻璃泡未全浸入液体中②玻璃泡碰到容器侧壁④玻璃泡在液体中部2.会放:与液体充分接触并居中间位置。3.会读: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甲丙√乙√①会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会认: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③会放:与液体充分接触并居中间位置。④会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⑤会记:记下数值和单位。4.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要点①体温计的用途:测人体温度。③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②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35ºC~42ºC0.1ºC一、体温计的量程与分度值二、体温计的使用

①体温计的构造特点很细且弯曲的缩口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弯曲很细的缩口,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②体温计的使用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甩下去。体温计【例题1】某同学准备用温度计来测量某液体的温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让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F.整理器材。①请在横线上将这些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冰块和热水的温度,其中冰块的温度为_____℃,热水的温度为_____℃。B、A、C、E、D、F-1540【例题2】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医生给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该同学体温偏________(选填“高”“低”或“正常”)。35~420.137.7高【例题3】练习使用温度计:(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所示,错误的操作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______。液体热胀冷缩接触到容器底(3)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或“C)”,乙与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之差是______℃。1B45①物质的三态: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②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凝固固态液态冰水冰熔化为水的过程叫做熔化,水结冰的过程叫做凝固。熔化和凝固二、固体熔化时温度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海波、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熔化和凝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48℃),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是固液共存态。石蜡熔化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2.实验结论熔化和凝固根据固态物质熔化的特点不同,可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一、熔点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3.晶体的熔化图象

③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①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

吸热升温的过程。②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

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和凝固点2.晶体的凝固图象:

1.凝固点

晶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凝固点液态固液共存固态①DE段:物质处于液态,物质放热降温的过程。③FG段:物质处于固态,晶体放热降温过程。②EF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晶体溶液的凝固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二、凝固点熔点和凝固点时间/min温度/°CABCDAB段:固态,物质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固态液态熔点(凝固点)熔化过程凝固过程BC段:吸热温度不变(固、液混合态)CD段:液态,物质吸热温度继续上升3.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固态固液共存例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也是0℃。2.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特点:非晶体熔化过程中,随着吸热,温度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逐渐变软、变粘、变稀、变成液态。3.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特点: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放热,温度持续降低,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状态逐渐变粘、变稠、变硬,变成固态。1.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三、非晶体2.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收热量。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熔化吸热3.熔化吸热的现象及应用:下雪不冷化雪冷在饮料中加冰块①温度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收热量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1.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收热量。2.非晶体凝固条件:放热。一、凝固放热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北方秋季夜间,农民会给秧苗周围灌水。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②除了图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③图乙是奈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奈的熔化温度为______,萘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能使试管受热

,而且奈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①将装有奈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例题4】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奈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均匀慢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停表80℃①从图象可知,这种固体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②1min时物质是____态、10min时物质是__________状态,18min时物质是____态.【例题5】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晶体0℃固固液共存液

温度

温度计①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②主要结构: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③种类: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体温计构造特点:玻璃泡上部有一段很细且弯曲的缩口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单位: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定为℃,沸水的温度定为100℃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t表示①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②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④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测量范围:35ºC~42ºC,分度值是0.1ºC

④使用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一不: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四要

温度

物态变化①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②海波的熔化规律:海波在熔化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状态。随着温度的变化,固体、液态和气体间可以相互发生转化③石蜡的熔化规律:石蜡在熔化时,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升高,没有固定的温度。

熔化和凝固凝固过程②海波的凝固规律:海波在凝固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状态。③石蜡的凝固规律:石蜡在凝固时,放出热量,

温度持续下降,不存在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①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一)温度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0℃,

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读作1摄氏度。(二)温度计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1)首先要观察所用温度计的

,知道它的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考点梳理物体冷热程度液体的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分度值容器底量程

沸水容器壁1(3)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体

相平。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

℃,每小格表示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

,第二次使用时要

。(三)熔化和凝固1.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凝固。熔化要

热量,凝固要

热量。考点梳理固液液放出固吸收稳定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液面35420.1离开人体将液柱甩下去

考点梳理固体晶体非晶体常见物质海波、冰、石英、萘、明矾、各种金属等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等熔点晶体熔化时固定不变的温度无凝固点液体凝固成固体时

的温度无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熔化图像及特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凝固图像及特点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保持不变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考点梳理(四)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烧杯、水、

等。2.实验中使用水浴法给固体物质加热是为了保证

。3.实验仪器安装顺序是由

。(均填“上”或“下”)4.分析记录数据,并绘制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5.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

状态,晶体熔化后继续加热一会儿是为了比较熔化过程中和熔化前后

的变化。温度计计时器固体受热更均匀

温度固液共存下上【例1】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点拨】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并对晶体熔化图象进行了考查,前者主要是看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后者要了解在不同阶段物质的状态、温度和是否吸热等变化,同时对熔化过程中的三种情况能够理解。【答案】A80

考题赏析A80考题赏析【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