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1页
《日本文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2页
《日本文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3页
《日本文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4页
《日本文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日本文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JapaneseLiterature)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码:0130502052022、学分:3学时:513、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4、开课学院:翻译学院5、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日语语言文学学术型硕士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对于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赏析等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旨在通过日本文学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日本文学的发生、发展、流变的历史,分析其中所折射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拓展知识视野,为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6、预备知识:(1)文学理论知识:中外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科学方法。(2)相关学科知识:日本历史、日本文化、民俗学、中外美学等相关课程。7、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从上代到当代各个时期日本文学的概况;(2)把握日本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整体规律;(3)探讨作为国别文学的日本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8、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方法:考试组成及占分比例:试卷成绩,100%9、教材与参考书:教材:1.张如意编,《日本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2.秋山虔、三好行雄,《新日本文学史增补版》,文英堂,2016年。参考书:1.小峯和明,日本文学史,吉川弘文馆,2014年。2.柄谷行人,《定本日本近代文学的起源》,岩波书店,2008年。3.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上下),筑摩书房,1999年。4.小西甚一,《日本文学史》,讲谈社,1993年。5.丸谷才一,《日本文学史早知道》,讲谈社,2004年。6.久保田淳等,《岩波讲座日本文学史》(1-16卷),岩波书店,1995-1996年。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上代文学(学时:10)第一节上代文学的概况1.上代文学的时代背景;2.上代文学的整体概况;3.口承文学到记载文学的转变。第二节上代的韵文文学1.上代时期诗歌的产生、发展概况;2.《万叶集》的代表歌人、不同时期的歌风及其在文坛上的地位;第三节上代的散文文学1.神话、传说、说话的产生;2.《古事记》、《日本书纪》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学影响;3.其他代表作品的主要内容、文学史评价。第四节上代文学知识综合练习第二章中古文学(学时:10)第一节中古文学的概况1.中古文学的时代背景;2.中古文学发生、发展的整体概况;3.中古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节中古的韵文文学1.中古时期诗歌的产生、发展概况;2.《凌云集》等敕撰汉诗集的成立背景;3.《古今和歌集》等和歌集的代表歌人、歌风及其文学史评价;第三节中古的散文文学1.假名日记体裁的诞生,《蜻蛉日记》等女性书写的假名日记;2.以《枕草子》为代表的随笔体裁的诞生、及其特征、影响;3.以《源氏物语》为巅峰的物语文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4.历史物语、说话集等其他体裁的散文文学。第四节中古文学知识综合练习第三章中世文学(学时:10)第一节中世文学的概况1.中世文学的时代背景;2.中世文学发生、发展的整体概况;3.中世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节中世的韵文文学1.中世时期和歌发展概况;2.《新古今和歌集》等和歌集的成立背景、代表歌人、歌风;3.连歌与俳谐连歌的产生、主要特征、代表歌人、代表歌集等;第三节中世的散文文学1.通过物语文学的新变化,了解武士政权对物语文学的影响;2.以《方丈记》、《徒然草》为代表的中世随笔的特征、影响;3.以《平家物语》为巅峰的军记物语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4.历史物语、说话集、史书、日记文等其他体裁的散文文学。第四节中世文学知识综合练习第四章近世文学(学时:10)第一节近世文学的概况1.近世文学的时代背景;2.近世文学发生、发展的整体概况;3.近世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节近世的韵文文学1.近世时期和歌的发展变化、及其背后的诸多原因;2.松尾芭蕉等代表俳人的作品、徘风、文坛影响等;3.川柳的诞生、特征、代表人物及其影响。第三节近世的散文文学1.通过物语文学的新变化,了解町人文化对近世文学的影响;2.以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龙泽马琴的读本等为代表的近世小说的主要成就;3.以近松门左卫门为代表的净琉璃和歌舞伎等戏剧的发展、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第四节近世文学知识综合练习第五章近代文学(学时:6)第一节近代文学的概况1.近代文学的时代背景;2.近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整体概况;3.近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节近代的韵文文学1.近代诗、和歌、俳句等日本近代韵文文坛的整体概况;2.近代诗歌风格的转变、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3.近代和歌、近代俳句的改革、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第三节明治时期的散文文学1.明治时期近代小说的诞生、发展、流变的整体状况;2.写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拟古典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等明治时期各主要文学流派的交替及其特色;3.二叶亭四迷、尾崎红叶、樋口一叶、泉镜花、夏目漱石、森鸥外、岛崎藤村等代表作家、小说、文学评论等。第四节大正时期的散文文学1.大正时期小说发展、流变的整体状况;2.白桦派、耽美派、新思潮派等大正时期各主要文学流派的交替及其特色、反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构成、文学主张等;3.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有岛武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菊池宽、芥川龙之介等代表作家、小说、文学评论等。第五节昭和前期(1926-1945)的散文文学1.昭和前期小说发展、流变的整体状况;2.无产阶级文学、新感觉派等昭和前期(1926-1945)各主要文学流派,通过转向文学、国策文学等把握军国主义的政治环境对文坛的左右;3.小林多喜二、宫本百合子、川端康成、横光利一、中岛敦等代表作家、小说、文学评论等。第六节近代文学知识综合练习第六章战后文学(学时:5)第一节战后文学的概况1.战后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2.战后文学发生、发展的整体概况;3.战后文学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节战后的韵文文学1.战后的诗歌、和歌、俳句等日本现代韵文文坛的整体概况;2.战后诗歌风格的转变、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3.战后和歌、俳句的改革、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第三节昭和中后期(1945-1989)的散文文学1.战后小说的诞生、发展、流变的整体状况;2.无赖派文学、战后派文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新人文学、内向的一代、社会派文学等各主要文学流派的交替及其特色;3.太宰治、野间宏、武田泰淳、大冈升平、小岛信夫、开高健、远藤周作、大江健三郎等代表作家、小说、文学评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