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对《桃花源记》一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地方。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一个富足和平的地方。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以免他出去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D.三、四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了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C.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3.(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震憾霎时风云变幻招摇撞骗B.枯燥彷徨名富其实轻歌曼舞C.帷幕驰骋销声匿迹自圆其说D.狡辩堕落川流不息振耳欲聋4.(2分)林浩的爸爸想开一家乐器店,最适合开业时使用的一副对联是()A.剪彩为歌袖,裁云作舞衣。B.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C.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D.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5.(2分)下列各句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他。B.贫困中相儒以沫的一块糕饼,唤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好友一张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C.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谓;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概。D.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喜欢清幽,请到拙政园;你喜欢深邃,请到狮子林……6.(2分)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怠(dài)慢浮燥(zào)轻歌漫舞川流不息B.卑劣(liè)驰骋(chěn)叹为观止振耳欲聋C.眼眶(kuàng)羁绊(bàn)戛然而止怒不可遏D.狩(shǒu)猎欺侮(wǔ)挑拨离间消声匿迹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乙)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①,六姑之声缓以苍②,四姑之声娇以婉③,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注释)①清以越:轻亮而高扬。②缓以苍:缓慢而苍老。③娇以婉:娇柔而和婉。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施八尺屏障(______)(2)惊觉欠伸(______)(3)又一时并起(______)(4)了了可辨(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2)而试其方亦不甚效。3.品味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4.甲文交代道具之简单的目的和乙文女子表演口技目的分别是什么?8、(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说说“风烟望五津”中“望”的表达效果。2.为什么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请简要分析。9、(7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⑥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卖炭翁》中描写老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山岗上的秃树①车过山岗的时候,忽然就发现了那株树,它突兀地站在冬天的地平线上,远离成片结队的森林,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苍老、孤独、虬枝盘结,努力想把枝枝丫丫伸出生空,却怎样都伸不直的样子。②那时节,夕阳西下,有飞鸟还巢,金色的夕阳把那棵秃树镀了一层金,暗淡的背景里,那棵秃树,彰显,凹凸,浮雕一样,像一张逆光的照片,唯美,清凉,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周遭的山岗,田野,石头,兀自静默,唯有风,像一个行吟诗人,抚过秃树,抚过旷野,抚过泥土,抚过沙石,留下一行行蹩脚的诗句。③没法儿不心动,没法儿不震撼,为一种生命力,即使凋落,即便颓败,仍然致致以求,向上是它不朽的生命力。④没有一片叶子去装饰的树,像一个脱掉了华衣丽服的女人,裸露出来的,是无法掩饰的虚弱与丑陋。可是这棵秃树,我一点都没觉得它丑,它姿态从容优雅,一幅经风见雨,处变不惊的模样,让我想起了老屋门前的那棵树,也是这样,也是光秃秃的,枝丫上没有一片叶子,不管是春天还是夏天,也不管是秋天还是冬天,它一直都是这样光秃秃,但是,它却一直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着的,它树干里新鲜的养分和水分就足以见证。⑤如果树记得自己的年龄,它一定是很老了,老到沧桑,老到连一片叶子,都承载不起。当然,它也曾有过灿烂年华,浓荫如盖,蔽日遮天。它也曾有过繁花似锦,蜂蝶萦绕,郁郁葱葱。我曾在它尚且美好的年华里遇到过它,也曾在它硕大的树冠下,乘凉,奔跑,嬉戏,也曾在它的满树繁花下,忧伤,郁闷,思索。它记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它记得我们曾经的欢乐与悲伤,不管风雨雷电,不管冰冻霜寒,初衷不改地守护在老屋旁边。⑥可是有那么一天,一个大雨之夜的早晨,那株苍老的秃树,一声不吭地倒下了,它的枝干满是皱褶,四分五裂地倒在地上,被摔成几截,腐朽不堪。它有多少年没有长过叶子?难道它已经老朽的承载不起一个鸟窝?它是老得再也没有一丝力气挺立了吗?⑦秃树不在了,留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墩,那些鸟儿搬家了,我也迁徙了,远离了秃树,远离了老屋,可是不管走到哪里,那棵树,没有一片叶子的秃树,一直都默默地站在我的心里,像图腾,像支柱,像我依恋不舍的伴侣。⑧车子越过山岗,飞驰而去,那棵站在山岗上的秃树,转瞬便被落下很远。我回头,这棵站立在冬天里,似曾相识的秃树,透过车子带起的风沙烟尘,依旧傲然挺立在山岗上,依旧肃穆安静地挺立在寒风里。⑨丑陋吗?其实也不见得,丑不丑,在人心。记得看过一幅漫画,说一个人的思想就像底裤,你不能逢人就把自己剖开来,告诉人家你多有思想,也就是说,你不能遇到人就脱掉自己的衣服,露出底裤。⑩秃树也是一样,树有树的内涵,树有树的心灵,美与丑需要慢慢琢磨和参悟。秃树自有秃树的风韵和意味,懂得的人自然会体味它的好与妙,就像人生的每一个年龄段,童年有童年的纯真和烂漫,华年有华年的美丽与憧憬,老年有老年的芬芳和韵味,不经历,怎么知道其中的曼妙?⑪站在冬天里的秃树,装饰别人的风景,也装饰自己的梦,而有梦的人不会苍老,而有梦的树四季常青。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它突兀地站在冬天的地平线上,远离成片结队的森林,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苍老,孤独,虬枝盘结,努力想把枝枝丫丫伸出生空,却怎样都伸不直的样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作者由“山岗上的秃树”为什么联想到了老屋门前的那棵树?3.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⑪段的作用。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在山岗看到的那株树,虽然颓败,独自站立在寒风中,但令人心生敬意。B.老屋门前的那棵树也是这样光秃秃的,虽没有树叶,但自始至终傲然挺立在老屋前,一直都默默地站在“我”的心里。C.老树也曾有过灿烂的年华,正像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童真和韵味。D.第⑨段中“丑陋吗?其实也不见得,丑不丑,在人心”两句,作者意在告诉人们老树也有美好的心灵,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风韵,这种美需要人们用心去琢磨和参悟。11、(15分)说明文阅读声呐真的会杀死美人鱼吗付丽丽①票房大卖的周星驰电影《美人鱼》赚得a,其中有一段用声呐驱逐美人鱼,把小金鱼震爆的血腥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声呐到底是什么设备?主要用途是什么?是否真的可以驱逐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造威破坏呢?②声呐的英文是“Sonar”,是一个组合名词,全称是“SoundofNavigationandRanging”,直观理解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来进行导航和测距。最初是二战时期盟军用来探测德国U型潜艇的工具,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海洋生物研究、海洋科考和工程,具有非常广泛的军事和商业用途。③《美人鱼》中提到了两种典型的声呐设备: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主动声呐的原理就是通过声波发声器向水中主动发射声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然后进行测距和目标探测,类似于用人的嘴巴和耳朵来听声辨位。驱逐美人鱼采用的就是这种声呐,当声波功率(以“分贝”表示)足够大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海洋生物的昏厥甚至死亡。而被动声呐自己不会发出声波,只用听”的方式来被动收集海洋声学信号,电影中男主人公刘轩的公司就是采用被动声呐收集到了美人鱼的声学频谱探测到了未知的海洋生物。④但是声呐是否真的是如此“恐怖”的设备呢?当然不是!声呐不仅不恐怖,还是非常重要的海洋探测设备。现在声呐主要的商业用途,是用来进行海底地形测绘和海洋救捞。主动声呐通常会安装在科考船船底或者水下机器人上,当声呐发出的声波接触到海底或者目标物后,会反射到声呐的接收机上,接收机把声波b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号,再输出到显示器上,最后完成海底地形图(电子海图)的绘制。现在所有船只的航行都需要参考声呐生成的海底地形图,声呐为船只的航行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⑤再比如说2014年MH370飞机坠毁于南印度洋,怎么去找到飞机上的黑匣子呢?如果坠毁于陆地上,可以用卫星和雷达进行大面积、高效率的搜索,很快就可以找到飞机残骸。但是在茫茫的大海里只能采用声呐设备进行“大海捞针”,因为雷达采用的电磁波在水中衰减得特别快,只能探测到几十米的距离,而声波在海洋中却可以传播数十公里远。飞机坠毁后,黑匣子会发出频率固定为37.5千赫兹的声波信号,这时就需要采用被动声呐进行大面积的拉网搜索。虽然现在MH30仍然没有找到,但是声呐设备为深海救捞提供了可能。⑥声呐在海洋科考上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具有其它海洋探测设备无法替代的功能。那怎样使用声呐才不会破坏海洋环境呢?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在声呐设计时尽量选择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的声波频段,因为海洋生物只能听到自己听觉器官能接受的频率,就像人类不会听到次声波或超声波一样,这样就可以减弱声波的能量;第二就是在使用中逐步加大声波的发射功率,先用低功率发射声波,当鱼群感受到不舒服时就会迅速游开,最后再把功率开到最大。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准确控制,确保鱼群和使用人员的安全。⑦地球有70%以上的面积是由海洋所c的,里面还有太多未知的世界等待人类去探索。随着声呐科技的发展,海洋的神秘面纱会逐漸被拉开,说不定真的有一天能发现传说中的“美人鱼”!1.依次填入文中a、b、c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盆满钵满转化覆盖B.盆满钵满转变遮盖C.腰缠万贯转变覆盖D.腰缠万贯转化遮盖2.下列对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列数字引用 B.列数字作比较C.举例子引用 D.举例子作比较3.下列对“声呐”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声呐的英文是“Sonar”,是一个组合名词,直观理解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来进行导航和测距。B.声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海洋生物研究、海洋科考和工程,具有非常广泛的军事和商业用途。C.被动声呐的原理就是通过声波发声器向水中主动发射声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然后进行测距和目标探测。D.声呐设计时应尽量选择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的声波频段,在使用中先用低功率发射声波,再逐步加大声波的发射功率,确保鱼群和使用人员的安全。4.下列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采用疑问的句式,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B.文章开头引用电影《美人鱼》,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C.文章主要介绍了声呐的原理及用途。D.本文按照空间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在火的历练中成长为时代英雄。请结合原作简要概括“他”两次死里逃生的故事。13、(5分)某班级正在开展“借古人智慧,扬文明之风”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1)(观点论述)近期,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发生在公共场所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强烈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如何正确看待社会文明”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2)(故事链接)“让步是化解双方矛盾的最佳途径。”如图与我国古代邻里之间让地三尺最后皆大欢喜的故事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一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对联。上联:孔融让梨留美名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作文请以“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盏明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不正确,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因为他们热情好客。2、B【解析】A词语顺序颠倒。应该是“观察、分析、解决”;C成分残缺。在“积极进取”后边加上“的精神”;D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或将“但是……”改为“也……”。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3、C【解析】
A.震憾-震撼;B.名富其实-名副其实;D.振耳欲聋-震耳欲聋。故选C。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此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绝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5、B【解析】
A.极——及。B.儒——濡唤——患映——印。C.谓——畏概——慨。D.全对。故选B。6、C【解析】
A.浮燥—浮躁;轻歌漫舞--轻歌曼舞;B.驰骋chěn—chěng;振耳欲聋--震耳欲聋;D.狩(shǒu)猎—shòu,消声匿迹—销声匿迹;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设置,安放(2)睡醒(3)一起,都(4)清清楚楚2.(1)同时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2)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意思对即可)3.“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4.甲文写道具之简单目的是为了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乙文女子表演口技目的是为了“售其术耳”(或为了出售她的草药)。【解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施”:设置,安放。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一时”“毕”“方”“效”等字词的翻译。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所给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仔细听,微笑,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此句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可分析“伸颈”、“侧目”等词。如“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但尚能自持。4.试题分析:比较阅读。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甲文交代道具之简单“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其目的可以从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的角度作答。乙文女子表演口技目的可以从出售她的草药的角度作答。可分析“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两句即可推断出答案。(一)译文: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人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听到远远的深巷中传来一阵狗叫声,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的丈夫在说梦话。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哭,妇女又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又有一个大儿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边含乳头边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像极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仔细听,微笑,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二)译文:不一会儿,青年女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九姑的声音清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村子里的人听了以为她们真的都是神仙。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那青年女子表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她只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然而已经是很奇妙了。8、1.“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2.该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字词的理解。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前人写送别,大多感伤,因为离别而感伤,但在作者的诗中却全无感伤之意,而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意味,这种对待离别的态度是值得我们称道的。这两句诗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9、窈窕淑女青青子衿天涯若比邻气蒸云梦泽屋舍俨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窈窕”“天涯”“俨然”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山岗上的秃树”苍老孤独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其顽强精神的敬佩之情。2.这是因为两棵树有着同样的外型,都是光秃秃的,枝丫上没有一片叶子;又具有相似的精神面貌,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姿态从容优雅,有着同样的经风见雨、处变不惊的模样;同时作者对两棵树都很敬仰。3.总结全文,由树到人,点明“有梦的人不会苍老”的主旨。(意对即可)4.B【解析】1.考查赏析文句。按照题目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站在”“独自站立在寒风中”“苍老,孤独”可得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那株秃树以人的情态,生动表现出秃树的苍老孤独的情态,写出那棵秃树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作者的钦佩与赞美。2.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题干出现在第④段,不难找到“让我想起了老屋门前的那棵树,也是这样,也是光秃秃的,枝丫上没有一片叶子,不管是春天还是夏天,也不管是秋天还是冬天,它一直都是这样光秃秃,但是,它却一直是有生命力的。”可知这棵秃树与“我”老屋门前的那棵树一样,都是都是这样光秃秃,一直是有生命力的,都具有姿态从容优雅,一幅经风见雨,处变不惊的模样。都值得作者的敬佩。3.考查语段的作用。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总结全文,“站在冬天里的秃树”呼应题目,结构严瑾;内容上,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由树写到人,“有梦的人不会苍老”具体来说童年有童年的纯真和烂漫,华年有华年的美丽与憧憬,老年有老年的芬芳和韵味。表现了文章的主旨。4.B.“但自始至终傲然挺立在老屋前”错误,只能说“一直都默默地站在我的心里。”原文是⑥段“可是有那么一天,一个大雨之夜的早晨,那株苍老的秃树,一声不吭地倒下了”。故选B。11、1.A2.B3.C4.D【解析】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区分出近义词间细微的差别,一定要准确把握语境,找到语感,注意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盆满钵满:(赚得)盆和钵都装满了(钱),形容赚的钱很多。腰缠万贯:形容人极富有。
根据语境“赚钱赚的多”,故a选盆满钵满,据此排除CD;覆盖:指遮盖、掩盖,也指空中某点发出的电波笼罩下方一定范围的地面。遮盖:从上面遮,;掩饰;隐瞒。“覆盖”比“遮盖”的意思更广,符合语境,据此排除B。故选A。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分析其主要采取的说明方法即可。划线句“几十米”“数十公里”列举数字,属于列数据,将电磁波和声波在水中的传播距离进行比较,属于作比较,据此。故选B。3.本题考查对“声呐”知识的理解。据第3段可知,被动声呐自己不会发出声波。故选C。4.考查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D.本文按照解释什么是声呐,声呐的分类,声呐的传播和声呐的作用介绍声呐,属于逻辑顺序,而非空间顺序。故选D。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示例:与波兰人交战中腿部受伤,得了伤寒感染;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单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伤;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他,回家养病;在修路时得了伤寒病和肺炎差点要了他的命。【解析】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写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故事:第一次是保尔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受了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保尔被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保尔在铁路修完时,得了伤寒和肺炎。13、(1)示例一:社会文明能体现个人素养。如公共场合不大声接打电话、后面有人别着急关电梯,这样的细节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制、自觉和对他人的尊重。因此,人们应提升自身文明素养。示例二:社会文明需要规则和制度。刚性的制度、严格的管理能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使人们对文明心存敬畏,最终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规则和制度。(2)示例:大学士张英家人因与邻居宅基纠纷,修书信,盼他为家中撑腰。他复信命家人让地三尺,邻居知道后也让出三尺,最终形成六尺巷道。(起因、经过、结果,意对即可)(3)示例:张府让墙成佳话【解析】
(1)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本题的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社会文明”。在表述观点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社会文明体现个人素质,然后阐述理由:如公共场合不大声接打电话、不吸烟,这样的细节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制、自觉和对他人的尊重。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应该怎样做。表达要简洁,不能超过题目规定的字数。(2)本题考查日常的语文积累。图中出现的两个人物,一方是大学士张英家人,一方是他的邻居,根据图中文字“让他三尺又何妨”可以判断这是“六尺巷”的故事。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故事的内容即可。(3)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根据故事张英让家人让出三尺再修围墙,传为佳话拟写即可。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参考例文书是一盏明灯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点燃我们的希望。——题记书籍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能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书籍就像饥饿中的一份美食,能让我们精神振奋的工作。“阅读让生活充实”,在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选择翻阅情调各异的文章。悠闲时不妨欣赏一些清雅脱俗的小品搜索或散文,刚烈时也可朗读几首豪情奔放的诗词,再不然,在阅读了一大堆西方的名著之余,也不妨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试卷
- 核电站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朝阳市法语翻译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晋城市能源管理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包头市英语翻译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鞍山市预算管理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安徽俄语专业科目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安徽财监申论大作文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云南统计局行测常识判断易错点
- 2025国考北京金管财经专业科目高分笔记
- 营业执照办理变更委托书
- 2024秋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5.1走近老师
- 《深圳市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标准文本
- T-CBIA 010-2024 营养素饮料标准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第二讲 七十五载迎盛世 砥砺前行续华章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2024年风力发电机设计导则DG03偏航和俯仰轴承报告(英文版)-NREL
- DL∕ T 1032-2006 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SF6)气体取样方法
- DB15-T 3447-2024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
- 热射病PBL护理查房-夏日炎炎谨防中暑
- 4太阳病伤寒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