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相传老虎可以蹬踩江中的一块巨石,跳过金沙江②形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峡谷中最窄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虎跳峡景观③当年尧茂书的探险队就曾经在此漂流,虽英雄壮志未酬身先去,此地却因此而名声大振④湍急的金沙江流经石鼓镇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⑤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硬挤了过去A.①④⑤③② B.④⑤②①③C.①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③①2.(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奥斯托洛夫斯基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的影响下从自发走向自觉的。B.保尔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创造出奇迹。他曾说:“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集体的事业相比的革命者。”C.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最后他还是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命运的打击,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D.这部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来看,都可以称为20世纪30年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它对读者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3.(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嘱咐
诬篾
大彻大悟
销声匿迹B.劫难
帷幕
目空一切
自圆其说C.瞭望
脑畔
不修边幅
人情事故D.浮躁
喧哗
穿流不息
震耳欲聋4.(2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属表意文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马”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的资金约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B.由于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精度较妤,使“鹊桥”中继星精确进入预定转移轨道。C.一个人能在人民心中成为丰碑,关键在于他是否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D.5月11日,2018年涟源市校园校车安仝及打非治违暨预防溺水工作会议在涟源宾馆小礼堂召开。6.(2分)下列对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一百多封,这些书信凸显了傅雷严厉、尽责又不乏爱心的父亲形象。B.《傅雷家书》的内容除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给孩子灌输一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要求孩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离开学校的原因是他在神父家补课时,由于课上不专心导致学习成绩较差,于是被神父勒令退学。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为线索,描写了他在革命的熔炉中从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B.柳宗元,元代文学家,写有《永州八记》。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写有《登勃朗峰》。C.《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揭露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社会现实,《卖油翁》这篇叙事散文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D.《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8.(2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领域严峻暖融融鸟语花香B.悬殊装置压轴戏教学相长C.虔诚狡辨马前卒名符其实D.颠簸棱角乌托邦自圆其说9、(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竞被水()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bùkěè。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去。(选自粱衡《壶口瀑布》)①根据文意,将“剁”“切”、“凿”、“旋”填入文中括号处。②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③“如蜂窝杂陈”一句中“杂陈”的意思是:④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字体现了黄河水的什么特点?10、填空。(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5)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7)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8)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9)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③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⑤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作者:梁衡本文有改动)1.本文开篇讲了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意何在?2.第3段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试作简要分析。3.本文第4段从哪些方面论述了阅读的重要作用?4.结尾划线句中的“那一半的生命”指什么?5.本文作者认为“阅读可以丰富自我”,谈谈你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之后,有何收获。12、(16分)阅读《非主流青铜》,完成下列小题。非主流青铜阿来①无论是细雨霏霏光线暗淡的黎明,还是夕阳衔山时显得一派辉煌的黄昏,在抚仙湖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我总在这特别的光色中感触到青铜的质地,进而听到青铜的声音。②我很奇怪,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不是古老的中原,而是在这里,在抚仙湖,在云岭之南。③必须说,过去我驻足抚仙湖畔时,山即是山,水即是水,并没有这样多的联想,仅仅是陶醉于这湖光山色的胜景。④但现在不一样了,再站在抚仙湖边,感受就复杂起来了。是因为那次我看到了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带给我巨大的震撼。⑤在李家山,我发现了一只铜鼓。⑥这是一只老旧的铜鼓,在一些庄重神秘的场合肯定被无数次地使用过而变得老旧。于是,人们让它重新回到曾经浇铸它的工场,封闭起传出声音的那一面,再加上一个小小的开口。一只具有礼器庄严的铜鼓,立即变成了很世俗的东西——贮贝器。贮贝器,顾名思义,就是储存贝壳的容器,一只存钱的罐子!⑦对匠人来说,这个举动也许是不经意的,但这个行为却无意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颠覆!今天,一句用滥了的话叫:走下神坛。在意识中满世界都飘荡着各种神灵的古代,让一面可以通灵的鼓走下神坛,将其变成一只日常的器具。⑧就这样,李家山的青铜在中国的青铜中成了一个异数。如果那些试图上通于天的青铜代表了主流,那么,李家山这些努力下接于地的青铜就因为接近民生而成为非主流。⑨而后,我不止一次来到抚仙湖边,不止一次走向那座博物馆,走向那些青铜中的异数,异数一般的青铜一不是铸为祭器与礼器的青铜,不是为了铭刻古奥文字记录丰功伟绩的青铜,也不是铸为刀枪剑戟的青铜。但这并不是说李家山的青铜器中没有这样的东西,比如兵器—刀枪剑戟之外,还有“又”、“啄”和“狼牙棒”,顶部连铸有造型生动的动物雕饰,兵器的威力未减,但在观感上,却有了一点日常用具的亲切——但我更想说的是另一些非常生活化的物件与雕饰,复活了古代滇人的生产与生活场景。⑩来看看古代滇人是如何装饰了那些体形丰满的贮贝器,也就是他们存钱的罐子吧。⑪至少是那些展示出来的贮贝器顶盖上,无一例外都铸造上了神态生动的各色人等和不同的动物。这是一种有温度的场景,让你感受到的是仍然在呼吸的生活。有这样一件贮贝器:在直径不到30厘米的盖子上,中央铸造了一根铜柱,以铜柱为中心,一共铸造了35个人物。这些人物都处于行动当中,或头顶束薪,或手持陶,或肩扛农具,或捉篮携筐,甚至一个人好像正在展开一块织物,这些行动中的人物站、蹲、坐、行,清晰地呈现日各自不同的装束与神态。就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中间,居然还出现了由4人抬行的一具肩舆,舆内一位妇人娉坐在一柄宝伞下面。当真切地看到一些人身着那时的衣裳,做着那时的事情,一个时代的一角就以原本的面貌呈现了来于他们是去往市集之上进行物物交换,还是正在进行祭祀,倒显得不那么紧要了。⑫看到李家山各种青铜器物上对于生活场景,对于牲畜与野兽的精细刻画,恍然间,我真的感到《诗经》用富于歌唱性的文字所描述过的生活与劳动场景,以及那些场景中的人的情怀,在某一个瞬间真的复活了。⑬“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我看到了《白驹》中那匹白马在扬蹄奔跑。⑭“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这是《无羊》中一个牧人关于丰年的梦想。⑮怀着《诗经》的情致读这些非主流的青铜,就能感到在辛勤劳动中生发美好与欣怡的流风余韵。今天,中国大部分乡村生活中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已经荡然无存。曾经肥沃的土地日渐瘠薄,心灵中那些欢快的泉水也早已干涸。好在,在云南的乡村,无论是来自中原的汉族,还是世居的或同样是迁徙而来的少数族群,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还多少保留着一些属于古代的乡村的诗意。一句话,生存的努力中还有让人感到温馨的“终和且平”的美感。过去,我对这种感觉无以名之,就叫做“云南的古意”。⑯这种古意,部分当然源于中原文化,却也自有其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人类文化中最为质朴最为直接的那部分,始终存活在民间生活中间。这不禁令我思考,在中原文明的发祥地,文化进入庙堂后成为一种玄秘的象征,往往失去了对自身存在有力而直接的表达。所以,居于主流文化中的人走向边地,并被深深打动而流连忘返,自身都未必清楚的原因,一定是在这块土地上,在这些边地的非主流文化中感受到了这种文化表达的力量。(原文有删改)1.阅读文章①-段,说说作者多次来到抚仙湖畔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2.文中①段引用《诗经》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非主流青铜”的理解。13、(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壶口,壶口莫伸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阅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④这就是壶口瀑布。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进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美文《壶口,壶口》,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1)文中第七段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美,仿照第七段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仿写一段你曾旅游过的地方的景色。(视觉,听觉角度,比喻,排比修辞)(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感情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栏目。请将《壶口,壶口》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词。写作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仿佛一夜之间,锦鲤“火了”,“拜锦鲤”流行开了,这种以“躺赢”为主的论调,引得很多网友纷纷膜拜:求考试的希望自己逃学翘课从不复习,也能够压分飘过;求工作的希望“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有祈祷彩票中奖的……“躺赢”,躺着如何能赢?今天的学生是否已经忘记了奋斗精神?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满分人生要靠自己去争取。与其寄希望于得到“锦鲤”的垂青却永远在成功的边缘徘徊,不如痛下决心摈弃懒惰,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过上自己打造的“满分”人生.就如同他们:仲尼厄而作春秋,苏秦头悬梁、锥刺骨最终挂六国相印,司马迁受宫刑却著《史记》,范仲淹划粥为食终成才,宋濂冒严寒求学终成开国文臣之首,张海迪身残志坚自学成才,邓亚萍自强不息终夺冠,华罗庚自学成才成数学家,快递小哥雷海为诗词大会勇夺冠……请你以《满分人生靠努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真实经历,可以虚构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2)请从上面列举的事例中至少选取两个运用到作文中。(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B【解析】
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先写虎跳峡的形成,是因为“湍急的金沙江流经石鼓镇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后“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硬挤了过去”,进而形成了虎跳峡②句,④⑤②三句相连,再写过去的传说①句,最后写后来的尧茂书的探险队③句,从古到今,故选B。2、A【解析】
“保尔·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奥斯托洛夫斯基是作者本人。故选A。3、B【解析】
A.污蔑。C.人情世故。D.川流不息。故选B。4、B【解析】
①是楷书,②是小篆,③是甲骨文,④是隶书。结合汉字“甲、金、篆、隶、楷、草、行”演变顺序分析。排序为③②④①。选B。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A项不正确,词,把“约”或“以上”字去掉一个。B项,不正确,把“由于”或“使”字去掉一个。C项,把“是否”去掉。D项正确。6、C【解析】
保尔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故选C。7、B【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名著导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要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本题B项错误。柳宗元不是元代文学家,而是唐代文学家。8、C【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本题C项的“狡辨”应改为“狡辩”。9、(1)凿、旋、切、剁(2)怒不可遏(3)错杂、陈列或呈现(4)表现了黄河水力量之大。【解析】
(1)根据语境判断即可。如“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应是“凿”;“更有一些地方被()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应是“旋”;“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下去,切出一道深沟。”应是“切”;“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去。”应是“剁”。(2)怒不可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ùbùkě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3)杂陈,[záchén],错杂陈列或呈现。(4)“凿、旋、切、剁”等动词,结合语境“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分析,突出了黄河水的力量之大、之猛。10、(1)萧萧班马鸣(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波撼岳阳城(4)胡为乎泥中(5)万籁此都寂(6)寂寞沙洲冷(7)零落成泥碾作尘(8)在城阙兮(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萧、庇、俱、撼、籁、碾、阙、兮、怆、邃、涯”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用一个孩子运用阅读所获知识,解决生活中大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强调了阅读与生活的重要关系,引起读者对所论述问题的重视。2.拿吃饭和读书进行类比,人不吃饭肉体会死亡;不读书精神会死亡,从而论证读书对人而言,与吃饭同等重要。3.(1)阅读有助于提升读者的写作水平。(2)阅读是一个行业入门的必然途径。4.精神生命(或精神生活)5.示例:(1)阿廖沙童年的不幸遭遇,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2)艰难困苦的生活可以磨砺人的意志,让人变得坚强。(3)在黑暗中也有光明存在,我们要学习主人公能够正视苦难,追求光明的高贵品质。【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首段一般都是起引出论点的作用,也有部分议论文是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同时,故事或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本文的开篇即是如此,作者以一个孩子运用阅读所获知识,解决生活中大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事例,即是证明阅读重要性的论据,又在开头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论证思路的梳理。解答此题,需要通读段落内容,弄清楚段落的层次结构,进而概括层意,再用标志性词语连缀解答。文章第三段,作者首先将吃饭和读书进行类比,得出人不吃饭肉体会死亡,不读书却会精神死亡,从而得出读书对人而言,与吃饭同等重要的结论。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可先读懂文段,对文段进行一个层次划分,然后归纳各层次内容,即可得出答案。本段从开头到“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为一层,主要论证阅读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后面的内容为一层,由写作转入其他行业,论证“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4.试题分析:结合文章第三段的内容“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可以看出,读书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这里的“那一半生命”,很显然指的就是人的精神生活。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首先要熟悉名著内容,然后再结合具体情节来简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如:阿廖沙童年的不幸遭遇,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言之成理即可。12、1.作者过去到抚仙湖畔时,陶醉于这湖光山色的胜景中;现在看到了李家山出土的青铜,为青铜“走下神坛”感到震撼;也为李家山青铜的“生活化”,复活了古代滇人的生产与生活场景而感到温馨。2.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李家山青铜器复活了古代生活与劳动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人的情怀;使作者体会到在辛勤劳动中感受美好与欣怡的流风余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云南的古意”。3.非主流的青铜指的是李家山的青铜,它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主流青铜,是接近民生,反映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器物。这个标题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李家山青铜的喜爱和赞赏,而且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传统主流文化逐渐衰弱,而非主流文化得以在民间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解析】1.考查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在进行概括提炼。第3段说过去我驻足抚仙湖畔时“仅仅是陶醉于这湖光山色的胜景。”第4段说“看到了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因为我发现了一只铜鼓“走下神坛”,变成了“一只日常的器具”。第9段说李家山这些努力下接于地的青铜“复活了古代滇人的生产与生活场景。”据此概括。2.考查引用名句的作用的分析。答此题,要理解名句的意思,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主旨作答。“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意思是马驹毛色白如雪;空旷深谷留身影。“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意思是谁说你没有羊呢?你的羊一群就有三百多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是古代滇人的生活与劳动场景。透过这些诗句,作者感受到“生活与劳动场景,以及那些场景中的人的情怀,在某一个瞬间真的复活了”(第12段)“在辛勤劳动中生发美好与欣怡的流风余韵。”(第15段)感觉无以名之,就叫做“云南的古意”据此作答。3.考查标题的含义的理解。答题时要注意理解标题中关键词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的修辞手法极其表达效果,分析标题的思想内容、主旨情感。非主流的青铜表层含义:指的是李家山的青铜,它不同于中原地区的主流青铜,是接近民生,反映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器物。深层含义:体现了作者对李家山青铜的喜爱和赞赏,又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传统主流文化逐渐衰弱,而非主流文化得以在民间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13、(1)合乎题意即可。(2)我推荐到【写法指津】栏目。本文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借鉴,采用了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让一篇写景文章有了深度。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这和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文章这些有意义的文字激发了读者的思想感情。【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文中第七段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美,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明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题目要求仿照第七段的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仿写一段你曾旅游过的地方的景色。注意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并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语句通顺、优美。(2)本题考查学生给推荐的栏目写推荐词的能力。此题为主观题型,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栏目,然后再根据栏目的特点及设计的意义写推荐词,注意语言要尽量生动。写推荐词要结合文章内容,一是要突出栏目特点;二是要重视语言特点,可以简洁生动讲究押韵,可以富有诗意给人联想,可以幽默诙谐令人叫绝;三是要巧用修辞,可选用对偶、顶真、比喻、双关等。示例:我推荐的栏目是:美文美语。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口产品合作合同范本
- 租场地存放合同协议书
- 2025年高中三年级化学上学期专项练习
- 酒店包房租赁合同范本
- 物业管理业务合同范本
- 社区团购物流合同范本
- 眼科视力矫正合同范本
- 监理公司出资合同范本
- 行政合同拆迁补偿协议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学设计
- 富氢健康饮用水
- GB/T 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 GA/T 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
- 2023年武汉市江夏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四川省某堤防工程单位工程监理工作报告
-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讲解
- 年级藏文期中试卷分析篇
- 调机品管理规定
- ZXV10_M9000培训(40页)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