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常德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下半年常德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下半年常德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下半年常德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战国策》的体例属于()

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自传体

2.擅长描写战争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史记》

3.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A.《冯谖客孟尝君》B.《郑伯克段于鄢》C.《秋水》D.《李将军列传》

4.运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表现手法的是()

A.《别赋》B.《前赤壁赋》C.《报任安书》D.《徐文长传》

5.才高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时用的比喻()

A.陶渊明B.屈原C.萧衍D.曹植

6.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属于()

A.传奇B.话本C.白话小说D.文言小说

7.下列选项中,一反送别作品常态,别出新意的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雨果——《悲惨世界》——法国

B.托尔斯泰——《复活》——俄国

C.莎士比亚——《皆大欢喜》——法国

D.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国

9.下列对孟郊《游子吟》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是()

A.三春晖中的三是虚指,表示数量多;晖是春光的意思

B.密密缝指针线密实,叠字意在表现母亲的勤劳和缝衣技艺的高超

C.语言华丽,善于运用典故抒情达意

D.歌颂母爱,表达游子的感恩之心

10.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的是()

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甫

11.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辫子事件B.赵七爷的竹布长衫C.九斤老太的唠叨D.张勋复辟

12.下列不是余光中诗集的是()

A.《舟子的悲歌》B.《蓝色的羽毛》C.《白玉苦瓜》D.《左手的缪斯》

13.在下面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的传统典籍虽然是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_____的状况,这就使得阅读时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传统典籍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唯有_____,才能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

A.汗牛充栋良莠不齐融会贯通

B.凤毛麟角参差不齐融会贯通

C.汗牛充栋参差不齐细嚼慢咽

D.凤毛麟角汗牛充栋细嚼慢咽

14.就业局向劳动局请求解决某项工作,劳动局对此进行答复。这一来一往分别适用什么文种()

A.函,批复B.函,函C.请示,批复D.报告,意见

15.被人称为天下夺魁之作的()是元杂剧文采派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

A.《感天动地窦娥冤》B.《赵盼儿风月救风尘》C.《西厢记》D.《倩女离魂》

16.《老子》又称()

A.《道经》B.《德经》C.《道德经》D.《礼记》

17.在戏曲创作上,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反对拘泥于形式格律的是()

A.马致远B.关汉卿C.汤显祖D.郑光祖

18.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是()

A.论据B.论题C.论点D.论证

19.()历来被人们称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

A.谢灵运B.王维C.陶渊明D.孟浩然

2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乐章集》B.《漱玉词》C.《清真词》D.《稼轩长短句》

二、阅读理解(10题)21.阅读《选择与安排》中一段文字: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请回答

本段文字的含义是什么?

22.这段话中所指的一窟是什么?

23.冯谖凿成第一窟主要靠()

A.利用齐王、梁王争夺贤才B.市义C.宗庙之重D.缮养甲兵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借代B.象征C.夸张D.比喻

25.

26.从全文对冯谖的塑造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

27.(2)老贝尔曼画出的杰作是什么?

2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史记·李将军列传》)

请回答

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怎样的性格特征?

29.阅读下面的文字: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得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钗……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宝玉挨打》节选)

请回答

这一部分文字在塑造人物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30.以第十二~十五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32.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3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4.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畴昔

35.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36.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37.原庄宗之所以地天下。

38.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39.江潭落月复西斜。

复西斜

40.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依偎——重庆街景

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他显然来自农村,靠在肩上的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标明了他的山城棒棒军的身份。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点,充其量十六七岁。而他那弱小的身躯所必须承受的,却是生活的重担。当他背着城里的冰箱摇摇晃晃爬上一幢宿舍的顶楼的时候,他气喘吁吁,他大汗淋漓,他青筋鼓胀,他牙关紧咬。依偎这个词的柔软情调已经离他而去了,远远地,久久地。他所面对所经历的情感只能是与依偎截然相反的东西,比如说昂首挺立,比如说身腰佝偻,总之,在那褴褛衣着的遮掩下,在那蓬头垢面的裸露中,即令在那心理承受能力最为脆弱的地方,也只能剩下那副近乎残忍的铁石心肠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依偎在一位农村老汉的怀里。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当路上的行人纷纷躲进沿街的一个窄小的屋檐下的时候,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他。他坐在潮湿的地上,靠在肩上的,依然是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依然是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有所不同的是,他此刻的表情是平静的、顺从的,从那歪着的脏兮兮的脖子和那翘着的毛茸茸的鼻孔望去,他似乎睡着了。而这位老农也坐在地上,从年龄,从长相,更从为了不致惊动对方而久久不得动弹的双腿去看,他无疑是怀中孩子的父亲。他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他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孩子,我一无所知。深信不疑的,便是他是怀揣着担心与不安,不计旅途之苦专程前来看望孩子的。现在好了,孩子的一切他都看到了。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长高了一点,长壮了一点,而且突然变得懂事多了,没有再去调皮捣蛋,没有再去贪耍玩闹,孩子顽强的生存能力证明,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已经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那么,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了,地里发黄了的麦子等他回去收割,在这样的时候,父亲能够为孩子再说点什么或再做点什么呢?该说的也许已经说了,比如要吃饱穿暖,比如要早睡早起,有了病一定要吃药,医院进不起就进药店,西药吃不起就吃中药。哦哦,这孩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进了城也没有改好,喏,手指甲这么长这么脏了,要是等到他自己来剪,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于是,在我的注目之下,这位老农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一把小剪刀,开始为依偎在怀里的孩子剪手指甲。小剪刀生了点锈,刀口也钝了,他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剪着剪着,伴着口中的喃喃自语,在那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而孩子调皮的天性此时复活了,他的脑袋使劲朝父亲的怀里钻,一只手臂索性搭在了父亲的肩头,那稚气与娇气一并显现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待哺的婴儿,贪婪地享受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愣怔住了,尽管这父子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于周围的任何目光全然不顾。不知怎的,随着屋檐水的哗哗滴落,我的泪水亦潸然而下。老实说,我多么希望这场雷雨不要停止,以便让人世间这幕难得一见的街景,得以框定,得以永恒……

(有删改)

请概括本文中作者所见街景

4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五、作文题(1题)43.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功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作菲希特的,天天在讲堂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菲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2.B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其叙事成就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

3.A

4.B《前赤壁赋》一文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5.DD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用才高八斗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6.DD《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7.CC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全诗的核心,一改以往送别诗悲伤、低沉的基调,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

8.C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早期的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高峰期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

9.D

10.C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诗以七绝为主,被称为七绝圣手

11.A《风波》一文主要是围绕辫子事件来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麻木的,故全文线索是辫子事件

12.DD《左手的缪斯》是余光中的散文集

13.C由下文可知,语段极言传统典籍之多,故第一画线处应该填的成语也应表示典籍之多,凤毛麟角语意与之相反,所以首先排除B、D两项。良莠不齐在于言说一类事物中,性质好的与性质坏的杂陈于一处,而参差不齐只是长短不一,仅谈及程度而非良莠不齐关注性质,回归到题目中,传统典籍既然是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就不应当存在性质的好坏,而只能是程度的高低,故而第二画线处应填参差不齐,排除A项。最后一画线处,融会贯通强调融合体会加以贯彻,细嚼慢咽仅强调仔细分析,而在最后这一画线处之后,有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的表述,这明显强调分析甄别的细致,故而填细嚼慢咽更合适

14.CC就业局是劳动局的下属机关。下属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解决某项问题应用请示,上级机关对下级的答复应用批复

15.CC《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元末明初剧作家贾仲明在《凌波仙》中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16.C

17.C汤显祖深受当时著名思想家李贽的影响,反对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宣扬个性解放。在戏曲创作上,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反对拘泥于形式格律,死守教条

18.A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就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19.CC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其诗大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历来被称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20.D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传世。《乐章集》是柳永的词集;《漱玉词》是李清照词辑本;《清真词》是周邦彦的词集

21.谈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问题。作文章选择安排材料须把重点放在主旨上

22.孟尝君已经赢得了薛地的民心

23.BB冯谖为孟尝君凿成的第一窟便是以市义来赢得民心

24.CDCD题干中的诗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景的壮美意境,颇具浪漫色彩

25.(3)为了烘托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的美貌和无比尊崇的地位

26.欲扬先抑,为表现冯谖的深谋远虑作铺垫

27.(2)最后的常春藤叶。可以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28.廉洁轻财,善射,讷口少言,体恤士卒

29.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30.文章后四段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悲痛、更强烈,使文章的语言更通畅,更流利;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艾比湖比拟为人,从而让读者更真切地体会环境所遭破坏的严重程度,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破坏环境者的愤怒之情;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委婉地对这些文章进行了批评;④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人联想到鸟,以及鸟面临的灾难,使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⑤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鸟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的问题,让读者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使文章能更好地打动读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1.冯:同凭,恃,依靠,这里有贪求之意

32.市:买

33.就:成就,完成

34.畴昔:昔日,从前

35.几:近,接近

36.叱:大声怒斥

37.推究

38.征:招请

39.复西斜:指夜将尽

40.袂:衣袖

41.重庆街头下着暴雨,屋檐下,一个弱小的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依偎在坐在地上的父亲的怀中安静地睡着了,肩头靠着系有绳索的竹筒,他父亲坐在地上久久不动,掏出小剪刀给儿子剪指甲,露出幸福的表情

42.BB文章第②段作者列举了自己在国外读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时英国教授的具体做法,包括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讲作品来源和作者生平等。第③段开头说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可见前面的详细列举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什么是考据学。而从第③段中作者对这些做法的评价只做这种功夫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他并不过问可以看出,这些列举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了证据,作者对这种纯考据工作是有不满的,但B项中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并不是作者的意思

43.带着信心出发大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它有信心容纳所有的水;森林之所以郁郁葱葱,是因为每一棵树都有信心长成参天大树;风之所以无处不在,是因为它有信心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上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功成名就,名垂千古,就是因为他们在人生的征途中都带着信心出发。干涸的小草因为自信而对露水坚持不懈地追求着;刚出生的小乌龟因为自信而摆脱海蛇的捕杀回到大海;学飞的鸟儿因为自信而在天空中展翅翱翔。因为带着信心出发,它们成功了。自信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景仰。日本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早年参加了一次欧洲指挥大赛。在决赛中,按照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