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商丘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一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史记》的文学家是()
A.戴望舒B.闻一多C.郭沫若D.鲁迅
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下列哪部作品的开篇词()
A.《红楼梦》B.《西厢记》C.《汉宫秋》D.《梧桐雨》
3.对《咏怀古迹》(其一)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都押un韵
B.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
C.颔联写王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
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
4.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是()
A.《国殇》B.《关山月》C.《从军行》(其四)D.《短歌行》(其一)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国节假日实施免小客车通行费后,不少高速公路都出现了严重的堵车现象
B.造成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缺少守法、安全和文明意识
C.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
D.在刚性需求几乎消失殆尽等因素影响下,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
6.五四以来的作家中以散文见长,内容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
A.朱自清B.冰心C.胡适D.徐志摩
7.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A.王安石B.欧阳修C.白居易D.苏轼
8.《寡人之于国也》出自()
A.《左传》B.《论语》C.《孟子》D.《韩非子》
9.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诸子百家中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10.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只有()这一文种具有批转和转发公文的作用
A.意见B.会议纪要C.通知D.决定
11.《长恨歌》的作者是()
A.欧阳修B.李白C.白居易D.王安石
12.《废墟》一文的作者是()
A.余秋雨B.史铁生C.徐志摩D.郁达夫
13.以下关于辛弃疾,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B.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C.曾先后进呈《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章,陈述收复中原的大计,均未被采纳
D.与苏轼并称济南二安
14.公文的主要表达手段是叙述、说明和()
A.议论B.抒情C.描写D.任何手段都可以
15.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蒹葭》B.《哀郢》C.《饮酒》(其五)D.《陌上桑》
16.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的著名中唐诗人是()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李商隐
17.鸿雁长飞光不度的意思是()
A.鸿雁能飞很远,而月光却一动不动,形容鸿雁远而月光近
B.鸿雁不停地飞翔,时光漫长得没法度量,比喻夫妻分别很久
C.鸿雁能够飞得很远,但也不能飞渡月光到达对方的身边
D.鸿雁长久地飞翔,却好像只飞不动
18.侯方域在《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B.借代C.象征D.拟人
19.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是()
A.白描B.渲染C.彩绘D.曲笔
20.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出自()
A.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B.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二、阅读理解(10题)21.文章以议论抒情结尾,面对家园的落日,作者发出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的感慨。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
22.有评价说: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请作具体分析
23.阅读司马迁《垓下之围》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段话是谁的自述?
24.《风波》中描写七斤: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
25.文中王恺的心理活动前后有何变化?
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下列属于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的是()
A.高适、岑参B.李颀、王昌龄C.王维、孟浩然D.杜牧、杜甫
27.容忍与自由
胡适
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了母校康奈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LincolnBurr)。我们谈到英国史学大师阿克顿(Lord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还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1908年)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掌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所以发出那样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1923年)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地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了。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地活烧死。这是1553年10月23日的事。
这个殉道者塞维图斯的惨史,最值得人们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运动原来的目标是要争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尔文和他的信徒们居然会把一位独立思想的新教徒用火慢慢地烧死呢?何以高尔文的门徒(后来继任高尔文为日内瓦的宗教独裁者)柏时(Beze)竟会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条呢?
基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么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在塞维图斯被烧死之后,高尔文曾受到不少人的批评。1554年,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他毫不迟疑地说:严厉惩治邪说者的权威是无可疑的,因为这就是上帝自己说话。……这工作是为上帝的光荣战斗。
上帝自己说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Infallible),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我的意见代表上帝的意旨,反对我的人的意见当然都是魔鬼的教条了。
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地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各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陈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
A.胡适《尝试集》B.闻一多《死水》C.郭沫若《女神》D.舒婷《双桅船》
28.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请回答
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29.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有哪些显著的特色?
3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召公谏厉王弭谤》节选)
请回答
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延
32.可怜春半不还家。
可怜
33.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
包
3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草
35.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
眥
36.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厉
37.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
取应
38.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岁
3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
40.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绝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短文一: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注】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
A.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
B.根据派别的不同来对文学进行批评
C.遇见一个作品,说出好的理由
D.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2.短文二: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①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②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③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④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⑤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⑥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玉簪棒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⑦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⑧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
⑨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⑩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微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顶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改)
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了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五、作文题(1题)43.曾参烹彘①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②,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③。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④。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曾子即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彘(zhì):猪。
②适:到……去。
③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④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DD《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AA题干中的句子是《红楼梦》的开篇词。满纸荒唐言是指《红楼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点;一把辛酸泪是作者曹雪芹对个人忍受着生活的困顿而辛勤创作的感叹;都云作者痴是指自己的辛勤创作活动被时人误认为发疯的事实;谁解其中味指作者自己通过创作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
3.D《咏怀古迹》(其一)写于代宗大历元年,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身世感慨和家国之思。诗人寓情于古人,借古议今,借咏王昭君出塞客死异国他乡的悲剧,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叹和晚年无家可归的痛苦
4.D《国殇》属于楚辞,是杂言诗。《关山月》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从军行》(其四)是一首七言绝句
5.BA项第一个节假日语序不当,应改为全国实施第一个节假日免小客车通行费后,严重位置不当,应改为堵车严重的现象;C项高校学生的培养应改为培养的高校学生;D项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应改为如何调整高房价备受关注
6.BB冰心擅长写散文,其散文内容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立意新颖,构思精巧,语言典雅飘逸、清丽淡远,文笔细腻,文体自成一家,被读者誉为冰心体
7.BB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对宋初浮艳文风,倡导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评论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8.CC《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9.C《荀子·天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0.C
11.C《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12.A《废墟》的作者是余秋雨,该文收录于《文化苦旅》
13.DD辛弃疾与李清照都是宋代著名词人,二人同为济南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故二人并称为济南二安
14.A
15.D
16.B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做了深刻批判
17.C
18.BB昆山指的是顾秉谦,因其是昆山(今属江苏)人,故指代。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19.A题干中所说的描写方法是白描法,鲁迅的作品多用白描手法
20.AA《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辛弃疾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调任荆湖南路继续当转运副使时写的一首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便出自这首词
21.家乡养育了我们,并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乡或许有一方供我们施展才华的天空,然而却不能替代我们对家乡的情感!只有家乡能够容纳、懂得自己儿女的苦乐,所以,只有家乡的太阳才是我的太阳
22.诗的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于是有了不系船。第二句江村月落正堪眠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后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夜里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总之,诗的后面三句都是从不系船,这三字生出的,这三个字正体现出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所以说‘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
23.这段话是项羽的自述
24.DD结合题干描述,可知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心理描写
25.由炫耀夸富变为怅然,若有所失
26.ABAB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武夷山语言矫正方案咨询
- 新品商场营销方案
- 施工路段施工方案
- 蛋糕会员活动策划方案
- 小虎售卖活动方案策划
- 开口营销课程方案
- 端午礼品营销方案
- 门诊饥饿营销方案
- 校内媒体营销方案
- 比亚迪营销方案策划
- 锚杆劳务承包合同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双语全文)
- 标准厂房财务分析与资金筹措
- 肥料、农药采购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
- 蓝色插画风运动员孙颖莎介绍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4000题 205
- 小学生经典阅读英语短文100篇
- 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V6版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
- SL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