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福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屠格涅夫是()

A.19世纪俄国作家B.19世纪法国作家C.19世纪英国作家D.19世纪德国作家

2.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词人是()

A.秦观B.苏轼C.柳永D.王安石

3.在李斯《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几代秦君广招贤才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归纳法

4.王国维的词学论著代表作是()

A.《人间词话》B.《闲情偶记》C.《观堂集》D.《蕙风词话》

5.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这位作家是()

A.余秋雨B.莫言C.巴金D.史铁生

6.朱光潜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大师

A.文学B.文章学C.哲学D.美学

7.《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8.《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

9.《诗经·氓》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兴B.比C.赋D.比兼兴

10.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列举缪公用由余、百里奚,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比较法D.类比法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亟:立即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谏逐客书》)却:表转折

C.单于使使晓武。(《汉书·苏武传》)使:派遣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而:而且

12.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A.对比关系B.类比关系C.象征关系D.层递关系

13.下列关于辛弃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婉约词的主要代表作家

B.《稼轩长短句》是其词集

C.有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北宋灭亡后流落江南,晚年生活孤凄

14.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汉书》B.《战国策》C.《史记》D.《左传》

15.下列哪篇不是海子的作品()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B.《凤凰涅槃》C.《五月的麦地》D.《亚洲铜》

16.《游园》中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所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A.拟人对偶B.双关用典C.比喻通感D.借代对比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缥缈暮蔼滥竽充数万籁俱寂

B.萦绕斑驳泽被后世穷困潦倒

C.拖踏崔嵬长此以往出奇制胜

D.禁锢沟壑立杆见影从中作梗

18.小说《麦琪的礼物》的风格特征是()

A.含泪的微笑B.辛辣的讽刺C.痛苦的叙述D.冷峻的幽默

1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

20.《春灯集》一文的作者是()

A.傅雷B.沈从文C.鲁迅D.宗璞

二、阅读理解(10题)21.下片的主要抒情方式是什么?

22.阅读下面的文字:

你看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更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格罗津斯卡《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请回答

评论家的观点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变化?

2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有何象征意义?

24.本文主要特点是()

A.善用寓言B.骈散相间C.气势磅礴D.汪洋恣肆

25.从这里可以概括出薛宝钗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26.引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属于何种论据

27.《风波》中描写七斤: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

2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淡枣花香

郭宏文

仲夏时节的阳光下,我家房宅后院的那棵枣树,终于飘下了淡淡的花香。

不知为什么,枣树就是不喜欢早开花。从季春时节到孟夏时节,枣树在我家的后院里,一直悄悄地看着杏树、梨树和槐树们热热闹闹地开花,它却在那里没有一点声息。也许,它是在深深地思考着什么。我望着光秃秃的枝头,心里总有莫名其妙的忐忑涌动着。我真的担心它错过了花期,会耽误孕育果实的时机。误了时机,那秋天满树鲜红的甜脆,就没了指望。这样的结果一旦出现,我想,不仅我的心里会有伤心的泪水流溢,我的母亲和我的妹妹们,也都会有伤心的泪水流溢。

在我的记忆中,那棵枣树,总是在秋风的荡漾中,把我家的后院,演绎成一年四季最唯美的童话。抬头望去,一嘟噜一嘟噜的枣娃娃们,戴着小红帽,穿着红肚兜,坠在一根根枝条上,悠闲优哉地打着秋千。鲜鲜的红,翠翠的绿,笼罩在一环光晕之中,吸引我痴痴的眼眸,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树上不时地传出果、叶们一阵阵咯咯嚷嚷的笑声,散落到树下的草棵里,也散落到我的脸颊上。我不住地打开后门,来观赏这鲜美的风景,来品尝这鲜美的味道。

秋风漾起的时候,母亲看见我和妹妹们,常常望着枣树发呆,就在腰间系个圆圆的荆条筐,手攀着树上枝丫,爬到了果叶的风景里。在母亲的面前,我们就像一个个活生生的问号,让母亲思考着。而母亲的答案,总是让我们舒心着,快乐着。

母亲把采摘下来的红枣,一份一份地分给我们,可我们却偏偏舍不得吃。母亲不管给我们啥吃的,我和妹妹们都很珍惜。我们在母亲身边,看着红枣的新鲜,心里比吃到红枣还甜。母亲也不催促我们吃。她看着我们各自守着的红枣,很风趣地给我们出了一个吃枣的题目。母亲问我们:吃枣时,是先吃大的、好的?还是先吃小的、破的?很快,先吃小的、破的成为我和妹妹们的共同回答。我们的理由很充分:小的、破的吃完了,剩下的就都是大的、好的。

可母亲却说我们答错了。母亲告诉我们:吃枣,要先吃大的、好的,然后吃小的、破的。这样吃,吃到最后一个也是大的、好的。母亲的话,让我深深地皱了一会儿眉头后,顿觉心境大开,一下子有了许多的领悟。我们家不管吃啥东西,母亲都是先挑最好的,剩下的就是吃不了,也没啥可惜的。家里卖东西,母亲也是一个劲地劝人家挑最好的,从不把包崽儿给人家夹进去。给人家送东西,母亲也总是挑选最好的。

想不到,这吃枣还挺有学问的。我又想起,在母亲的身边,我和妹妹们总是被她夸奖着。母亲一直拿我们比着找优点。只要我们在母亲的身边,一个一个地比起来,就都是她心中的好孩子。我经常听到母亲说,我和妹妹们哪个哪个好,却一直没听到过母亲说,我和妹妹们哪个哪个不好。我和妹妹们在母亲的夸奖声中快乐地成长着,真是别样的幸福。母亲又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那个山屯里所有的人,山屯人同样都是最好的,他们与母亲相处得很融洽。母亲,仅仅是山屯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真不知道她是从哪学来的。

(有删改)

第一段加点词终于的作用是什么?

29.《我与地坛》中,地坛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

A.对比B.象征C.铺垫D.烘托

3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①梁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①,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③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②’。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③,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相州人情险诐,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有删改)

【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②饧:饴糖。③发摘:揭发

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的心理状态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

32.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

昏旦

33.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

34.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35.男有分,女有归。

36.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37.老大那堪说。

38.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然

39.愿无伐善,无施劳。

40.不义不昵,厚将崩。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怎样理解第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

42.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①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②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甚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去普陀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heart、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姊姊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姊姊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姊姊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现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详,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直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③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④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弱小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绝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⑤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划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煞风景而野蛮罢!

⑥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到: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⑦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们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⑧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生活的我,痴心地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子恺画集》代序,一九二六年圣诞节作(有删改)

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②段画线部分的含义

五、作文题(1题)43.阅读下列材料:

我也曾一再声明:我所谓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我从未说,也不想说,我的真话就是真理。我也不认为我讲话、写文章经常正确。刚好相反,七八十年中间我犯过多少错误,受到多少欺骗。别人欺骗过我,自己的感情也欺骗过我。不用说,我讲过假话。我做过不少美梦,也做过不少噩梦,我也有过不眠的长夜。在长长的人生道路上我留下了很多的脚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AA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2.C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D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故《谏逐客书》中,作者以四君的历史事实得出皆以客之功的结论是归纳法

4.A王国维的词学论著代表作是《人间词话》

5.CC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3年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1928年旅居巴黎,创作并出版了他的处女作《灭亡》。回国后又陆续出版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作品

6.DD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7.D白云一片悠悠之前,写的是人生的无限与循环。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则转向游子思妇的穷愁想念

8.B《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叙事文章,记叙了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通过郑庄公与其胞弟共叔段争权而进行的斗争,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无情和伦理道德的虚伪

9.CC《诗经·氓》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依照时间顺序抒写人物的命运。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以增色

10.AA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列举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最后得出此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运用的是归纳法

11.C语言类试题,属于对文言语词意义的考查。亟有两个读音,包含组不同的意思。第一种读[ji],形容词,(会意。甲骨文字形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引申为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如: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小饭赢亟之。(《礼记·少仪》)欲霸之亟成。(《战国策·宋策》)亟言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君亟定变法之虑。(《商君书·更法》)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第二种读[qi],副词,有屡次、多次之意。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所以选项A错误。B选项中,却是拒绝的意思,所以B选项错误。而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意义,其中之一是作连词,表示多种关系,表示多种关系。表示并列关系。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如: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如: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本题中,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所以选项B错误

12.AA《苦恼》将人与人和人与马的关系进行对比,显示了马有情而人无情。这一对比,更能引起读者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世态炎凉的战栗,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13.B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14.C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强调其史学性强,无韵之离骚强调其文学艺术价值高

15.BB《凤凰涅槃》的作者为郭沫若。其他三项均为海子的作品

16.B袅晴丝中的丝与思谐音,语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