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3上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3上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上半年台州市语文统招专升本二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下列选项不是端午节习俗的是()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2.下列词作中,采用铺叙手法描写景物的是()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D.《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借代C.暗示D.反语

4.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5.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A.韩愈B.欧阳修C.白居易D.苏轼

6.在以下作品中,表现羁旅行役之苦的是()

A.李白《行路难》(其一)

B.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C.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D.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7.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核心分别为()

A.仁和道B.礼和德C.义和玄D.信和柔

8.()的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A.孟子B.孔子C.韩非子D.老子

9.下列小说以湘西世界为写作背景的是()

A.《苦恼》B.《萧萧》C.《百合花》D.《断魂枪》

10.下列不属于议论文三要素的是()

A.论点B.论言C.论据D.论证

11.以下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

C.《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多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D.《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12.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到的创作思想是()

A.文以载道B.无诱于势利C.惟陈言之务去D.文以明道

13.老子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曾在()担任守藏室之史

A.秦朝B.西周C.东周D.汉朝

14.《短歌行》(其一)的作者是()

A.屈原B.曹操C.杜甫D.王昌龄

15.老子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曾在担任守藏室之史()

A.秦朝B.西周C.东周D.汉朝

16.从编排特点来看,《史记》是()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

17.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戴望舒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B.老舍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

C.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为《春蚕》《秋收》《子夜》

D.陈白露是曹禺《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18.提倡诗歌为君为民而作的诗人是()

A.高适B.杜甫C.李白D.白居易

19.下列语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

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C.有志乎古者希矣D.胡皆引兵而去

20.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人是()

A.韩愈B.王安石C.欧阳修D.司马光

二、阅读理解(10题)21.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一句的句法结构是()

A.判断句B.陈述句C.被动句D.宾语前置

22.两节诗在句数、字数、句式、用词、重复、变化几个方面的关系怎样?

23.阅读下面的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节选)

请回答

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据类型是什么?

25.《米龙老爹》在叙述方式上主要采用了()

A.平叙B.倒叙C.顺叙D.插叙

26.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27.根据文章内容,用原文概述汪容甫先生的性格特征

28.玉簪螺髻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9.(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

30.下列能表现归田之乐的句子有()

A.仰飞纤缴,俯钓长流B.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C.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D.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

不直

32.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33.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岁

3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35.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36.抑本其成败之迹。

37.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38.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39.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淹留

40.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易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42.作者描写了一个老汉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作者在文中突出描写他们的用意是什么?

五、作文题(1题)43.材料一:某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教授退休后,在该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胡适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刚开始时教室里挤满了人,没过多久,来听课的已寥寥无几。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就业无关。一位学生告诉王教授。

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材料二: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能传艺,传神,传德。一年来,戏曲正逐步走进各地大中小学,融入校园生活:既有借助戏曲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也有专业的戏曲社团进校培养年轻一代的;更多的,则把戏曲进校园当成学校的开学第一课,无关升学和就业。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C登高采菊是重阳节的习俗

2.CC《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在结构上采用了层层铺叙的手法

3.AA题干中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词人以黄花自喻,抒发了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凄凉心境

4.DDD项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使用的是对仗的修辞手法

5.BB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对宋初浮艳文风,倡导效法韩愈,在散文、诗、词、评论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尤以散文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DD《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感,语浅而情深。《行路难》(其一)主要抒发了仕途不顺的感慨;《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深切渴望恢复中原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从军行》(其四)写边关将士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国作战,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7.A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其外在表现,讲究外礼内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无为即是道;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等

8.BB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9.B

10.BB议论文的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11.C《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12.C

13.CC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曾任东周守藏室之史(或称柱下史)

14.BB《短歌行》(其一)的作者是曹操

15.CC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曾任东周守藏室之史(或称柱下史)

16.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7.B

18.DD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歌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提倡为君为民而作,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

19.B秋水时至中的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

20.B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王安石曾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21.AA这句是判断句,非在句中表示否定判断

22.两节诗句数相同,句式相近,均用叠词,都有我我走了云彩等重复使用的词语,形成回环反复之美。这表明诗人在追求新诗的建筑美、音乐美;两节诗关系密切,前呼后应

23.开始沾沾自喜,后来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24.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25.BB《米龙老爹》主要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先描写了一幅丰收在望、充满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图,然后抚今追昔,顺理成章地引出往日艰苦斗争的故事,此外小说还交代了米龙老爹的殉难结局

26.前一部分借鸟儿的歌唱间接抒情;后一部分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直抒胸臆

27.性质直,不饰容止;事母以孝闻,卖文以养;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28.比喻

29.(3)还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三个地方:一是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衬托;二是南霁云抽刀断指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染;三是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30.ABCABC。D项是作者感发议论的句子,不能表现归田之乐

31.不直:不以为然

32.逝:奔驰

33.中岁:中年

34.责:通债,债务

35.凌:侵犯

36.抑:还是

37.飧:熟食

38.泮:溶化,分解

39.淹留:长期停留,久留

40.辟易:倒退

41.不矛盾。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我对杨木桩的情感变化过程。文章开头写我对杨木桩的随意,不仅显现了它的普通与不引人注目,而且为下文写杨木桩的特点和抒发自己对它的喜爱与赞颂之情做了铺垫;结尾这样写抒发了作者对杨木桩生命成长的惊叹与景仰之情。首尾相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2.文中描写了这一老一少对我的到来都感到吃惊,都穿着汉人服饰。描写他们的用意:一老一小很具有典型性,表现了汉家寨的留存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坚守生活,坚守生命,坚守汉人血脉的延续,引出我对他们生存问题的思考,并为下文赞叹人的坚守提供依据

43.教育应抛弃功利主义王教授开设的胡适作品选读选修课听者寥寥无几,只因其与就业无关,这一情况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功利性。孩子,作为受教育者,坐着应试教育的大船,虽然在书山题海中感受到了知识的波澜壮阔,但这条大船会驶向何方?我们的孩子又会成为怎样的人呢?或许有人会说,有一个清楚的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不是很好吗?可是,我们的目标如果建立在功利之上,只向升学与就业看齐,其他与升学与就业无关的内容,如艺术等,都不去关注,那么,我们的目标本身就是短视的、有问题的。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用的、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而这种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懂得奉献。细数中外历史上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无一不是具备这种品质的。功利性的教育,恰恰与奉献精神背道而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的读书人为了求取功名,许多人终生不事蚕桑,不辨五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透过这一传统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功利性。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的人才,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可能是无私的奉献者。即使在现在,莘莘学子仍然没有从这一泥沼中走出来,这是让人很无奈的现象。功利主义的观念在很多人头脑当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家长望子成龙,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课外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结果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一些学校把升学率当成衡量工作业绩的最重要的标准,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提高分数、提高升学率这个指挥棒运转。社会上看一个年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