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南京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1页
2023上半年南京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2页
2023上半年南京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上半年南京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模拟【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是一部()

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

2.《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拟B.夸张C.比喻D.借代

3.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的诗人是()

A.秦观B.李清照C.辛弃疾D.范成大

4.《都江堰》体裁属于记叙文中的()

A.寓言B.人物传记C.游记D.笔记

5.下列作品体现了艾青忧郁、痛苦、悲哀情感的是()

A.《神女峰》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C.《我用残损的手掌》D.《炉中煤》

6.下列四句中,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7.《归园田居》(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拟B.夸张C.借代D.比喻

8.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歌德——《浮士德》——德国

B.薄伽丘——《十日谈》——意大利

C.果戈理——《双城记》——俄国

D.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法国

9.《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展开说明的顺序是()

A.逻辑顺序B.前后顺序C.时间顺序D.空间顺序

10.春秋笔法的含义是()

A.大同思想B.礼制思想C.微言大义D.儒家思想

11.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里是想表达()

A.自然界的广博B.造物者的万能C.消极无为的心态D.积极旷达的心境

12.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其绝必有处:绳子必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B.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移之官理:运用到管理上

C.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日夕策马:从早到晚骑马去

D.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匍匐前称弟子:匍匐上前(向马伶)自称弟子

13.提出词应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

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

14.《风波》中的风波,所围绕展开的事件是()

A.七斤头上有没有辫子B.赵七爷到土场上示威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D.皇帝是否又坐了龙庭

15.苏轼《前赤壁赋》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用的句式是()

A.被动B.宾语前置C.意动D.使动

16.下列诗歌风格中,属于曹操的是()

A.沉郁顿挫B.气韵沉雄C.豪迈奔放D.平易通俗

17.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是()

A.《行行重行行》B.《陌上桑》C.《短歌行》D.《杜陵叟》

18.汉代最主要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A.格律诗B.词C.赋D.曲

19.《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抒情方法是()

A.借事抒情B.直抒胸臆C.借比喻抒情D.借景抒情

20.下列作品不属于鲁迅所写的小说有()

A.《狂人日记》B.《灯下漫笔》C.《祝福》D.《伤逝》

二、阅读理解(10题)21.《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

A.倒叙方式B.前后呼应C.抑扬交错D.一波三折

22.这段文字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当晚游湖的人多?

23.庄辛论证严密、有气势。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加以分析

24.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

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

25.本段诗中的我和你各有什么特殊含义?

26.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七斤相当的尊敬说明了什么?

27.郑伯克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体现这一原因的是语段中哪一个词?

28.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答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②。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③,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本词作于诗人因元祐党祸被贬期间。②鹓鹭:谓朝官之行列。③日边:典出《世说新语》,喻京都帝王身边

本词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9.在厉王的高压统治下,百姓有什么反应?

30.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从全文来看,这几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32.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33.与可没于陈州。

34.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35.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36.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3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8.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39.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40.玉盘珍羞直万钱。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文章末尾写道很多电视台来联系改编电视剧的事,前后大约有几十家吧。天津电视台的导演和制片人,往返多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2.短文一:

汉字概述

1.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汉族的自源字体。秦汉以来,能看到的最早汉字是刻铸在金属器物(主要是钟鼎)上的金文。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京一位王懿荣老先生,在病中服中药的时候,发现药名龙骨的硬片上有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位当时担任国子监祭酒的王老先生,素有钟鼎文的学养,他认为这是一种古文字。

经过寻根追源,知道龙骨来自河南安阳的小屯村,这里是古代商朝的首都。商朝的第二十代国王盘庚,在大约公元前1300年的时候,把首都迁来这个叫殷的地方,史称盘庚迁殷。从此商朝也称殷朝,这个殷都后来变成废墟,称为殷墟。

古代殷王,遇有国家大事,必须占卜,请求鬼神指示。占卜的方法是,在甲骨或兽骨上钻凿几个像指甲那么大的凹槽,用火烧灼,使凹槽另一面断裂出长短横竖不同的纹路。巫师(贞人)据以判断吉凶,做出决定。占卜和办理的结果,用文字刻在甲骨上,称为卜辞。盘庚以后八代十二王,经历273年,在这里积累了大量甲骨记录,成为一个国家档案馆,埋藏地下三千年,久已遗忘。

先后发掘,得到有字甲骨十几万片,整理出字种4000多,已经释读的有1000多字。这就是现在能看到的早期汉字:甲骨文。

晚期发现,不但殷朝有甲骨文,周朝也有甲骨文。甲骨占卜刻辞的制度,在中国早期历史上前后实行了至少五百年。

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它之前,当然有过比它更早的原始文字。刻符和岩画是文字的萌芽,但是在中国发现的刻符和岩画,没有能证明跟汉字有具体的联系。

2.汉字的形制

汉字的符号有三类:(1)图形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2)笔画体,包括隶书、楷书;(3)流线体,包括草书、行书。金文晚于甲骨文,但是图形性强于甲骨文,因为金属刻铸不怕字形圆曲,甲骨刀刻宜于笔画平直。大篆、小篆逐渐失去图形性。隶书、楷书成为毫无图形性的方块字。流线体是快速急就的便写字体,跟正规字体并用。草书写快读难,行书写读两便。隶变和草化都是应用频繁的结果。

汉字所代表的语言段落,从甲骨文开始就是语词。古代汉语基本上是单音节语,一个字代表一个词,联绵词极少。近代汉语的词汇向双音节化和多音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汉字不能代表语词,只能代表语词中的音节。从词字变为词素字。这是汉字功能的重大变化,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在7000个现在通用汉字中,有三分之二是词素字。只有三分之一是词字。汉字已经从语词符号变为语词·音节符号。

汉字的表达方法,从象形(表形)到会意(表意)到假借(表音)逐步前进。指事和转注也是表意。

甲金文字中有比较多可以望文生义的象形字。从大篆到小篆,象形字逐渐失去象形功能,从表形变为表意。形声字是部首(表意)和声旁(表音)的结合;部首只表意义类别,不表具体意义;声旁要依靠部首的配搭,然后代表规定的意义。现代汉字十分之九以上是形声字,这叫作形声化。从整体来看,汉字是一种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从古到今只有数量的变化。

单体符号称为文,复合符号称为字,后来统称文字。《新华字典》(1971年版)里有部首189个,基本偏旁545个,两者共734个。如果把复合符号分开来作线性排列,不叠成方块字,那么,书写现代汉语只要八百来个符号就够了。叠成方块字使字数增加,造成字无定量。

(有删改)

汉字的起源第三段画线的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

A.说明龟甲上的裂痕是怎样形成的B.解释殷代用甲骨或兽骨占卜的方法C.解说甲骨文上的纹路D.解说卜辞的来由

五、作文题(1题)4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①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②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选取其中一则或者综合两则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A《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是一部元杂剧

2.C这两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尘网和樊笼比喻仕途对自己的束缚

3.D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4.C《都江堰》属于记叙文中的游记,描绘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

5.B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

6.A何厌之有意为:有何厌,哪里会有什么满足呢?何……之有是个宾语前置的固定格式,之是代词,复指前面的宾语何厌

7.D这两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尘网和樊笼比喻仕途对自己的束缚

8.CC《双城记》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有《死魂灵》《钦差大臣》等

9.D

10.CC孔子编定的《春秋》中,许多事件的叙述话语虽然不多,但含义却很丰富,所以称为微言大义,又称皮里阳秋,这种笔法即春秋笔法,即在看似简洁平静的表述之下,隐含着作者强烈的褒贬态度,前人概括为一言寓褒贬

11.DD题干中的句子是想表达词人积极旷达的心境

12.BBB项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译为:用到为官治民的道理上,官理意为为官治民

13.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一般认为,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

14.A《风波》一文主要围绕七斤头上有没有辫子展开。辫子是封建势力复辟与旧的思想意识束缚的象征,也是贯串小说始终的线索

15.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幽洞中潜伏的蛟龙起舞,使小船上的寡妇哭泣

16.B沉郁顿挫是杜甫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是李白的诗歌风格;平易通俗是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曹操的诗歌风格是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17.BB《陌上桑》是我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是一首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行行重行行》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短歌行》是曹操按乐府旧题写的新诗。《杜陵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为一首新乐府诗

18.CC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在汉代发展成熟

19.D

20.BB四个选项均为鲁迅的作品,B项属于杂文,其他三项均为小说

21.CC《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抑扬交错

22.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23.庄辛先写蜻蜓、黄雀、天鹅,再写蔡灵侯,直到劝谏楚襄王,论述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由物到人,层层推进。可以说,前面各层是在大量铺垫,最后一击击中要害,达到了告诫楚襄王不要被幸臣所惑,关注国事的目的

24.CC文章写到不能容忍的根源时,明确指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是喜同恶异

25.我是鲜明的物象,表现祖国贫困、落后、停滞的历史;你指祖国

26.七斤又受到了妻子和村人的尊敬,说明中国农民依然愚昧无知、迷信麻木

27.郑伯克段的真正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体现这一原因的字是语段中的君字

28.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同时,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

29.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30.小母马是通人性的,它默默地倾听主人的诉说,并给主人以安慰。马的有情与人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31.济:救助

32.具:缴纳

33.没:通殁,死亡

34.目:作动词用,看作

35.顾:回头看

36.子:以……为子,视……为子

37.域:疆界;这里用为动词,意为限制

38.御:抵抗,阻击

39.陋:轻视

40.羞:同馐,美味的菜肴

41.作品《红处方》是对人类屡禁不止的吸毒现象的描写,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很多电视台多次联系,作者迟迟不答应,可以看出作者对此部作品特别重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和尊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这样写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卒章显志。表达作者关爱人类、尊重生命的思想感情

42.BB根据画线句前一句占卜的方法是可知,画线句是对殷代用甲骨或兽骨占卜的方法的解释

43.做正义的吹哨人春秋,中原,礼崩,战伐。我仍能听到孔夫子驾着破败的牛车奔波时的恸哭。当他发觉自己无法以仁政干预政局形势,无法用礼乐清化愚昧万民,无法凭人格匡扶社会道义时,他生气了。生气,即因外物忤心意而肝火旺盛。生气若只作为一种心情,似乎佐证了其人修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