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呼和浩特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3上半年呼和浩特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3上半年呼和浩特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上半年呼和浩特语文统招专升本多轮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属于()

A.话本小说B.神魔小说C.笔记小说D.传奇小说

2.钱钟书的《吃饭》一文出自()

A.《写在人生边上》B.《走到人生边上》C.《我们仨》D.《谈艺录》

3.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4.五四新文学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巴金B.梁实秋C.胡适D.梁启超

5.采用倒叙方式,并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叙述的小说是()

A.《苦恼》B.《宝玉挨打》C.《米龙老爹》D.《婴宁》

6.下列语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是()

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C.有志乎古者希矣D.胡皆引兵而去

7.下列文章中,以驳论为主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谏逐客书》

8.易安居士指的是()

A.秦观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

9.《红楼梦》是一部()

A.传奇小说B.纪实小说C.自传体小说D.古典长篇章回小说

10.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

A.《女神》B.《北方》C.《红烛》D.《死水》

1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

A.李清照B.秦观C.李煜D.晏殊

12.朱光潜《咬文嚼字》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B.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和控制

D.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13.《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

A.辛弃疾B.苏轼C.李煜D.晏殊

14.余秋雨的《废墟》是一篇()

A.叙事散文B.传记散文C.游记散文D.文化散文

15.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可形成()

A.大红肾B.大白肾C.颗粒性固缩肾D.土豆肾

16.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手法是()

A.比喻、借代B.拟人、比喻C.借代、设问D.设问、拟人

1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

18.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C.《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西晋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D.《水浒传》一书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粗中有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在《行路难》(其一)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

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

20.下列若干公文要素中属于版记部分的是()

A.主题词B.附注C.附件说明D.印发日期

二、阅读理解(10题)2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句喻指什么

22.是障之也的句法结构是()

A.判断句B.陈述句C.被动句D.宾语前置

23.下列唐宋作家中常被并称的是()

A.李白、杜甫B.韩愈、柳宗元C.杜牧、李商隐D.王安石、苏轼

2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下片连用三个典故,这三个典故的中心人物分别是()

A.辛弃疾B.张翰C.桓温D.许汜

25.诗中由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这体现了()

A.战场形势扑朔迷离和变幻莫测

B.时间的流逝和推移,暗示着战事的漫长,表达了战士因久戍不能归的思乡情感

C.薇的生命短暂

D.战士们前途渺茫和内心的失望惆怅

26.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④,沧浪罢钓竿。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任公子:《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7.作者为什么在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

2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①梁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①,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③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②’。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③,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相州人情险诐,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有删改)

【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②饧:饴糖。③发摘:揭发

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的心理状态

29.把第④段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30.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2.先王之治,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33.多歧路,今安在?

安在

34.曲则全,枉则直。

35.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适观

36.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37.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38.抑本其成败之迹。

3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0.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迭乘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文章以议论抒情结尾,面对家园的落日,作者发出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的感慨。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

42.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蝴蝶路

李娟

蝴蝶成群聚集在路上,我们的汽车开过,一片一片地碾过轧过。我不敢回头看碾过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我始终看着前方。前方雪白的蝴蝶成片聚积着,千万只竖起颤抖的翅膀。道路被装点得雪白灿烂,并且像海洋一般动荡。汽车开过的时候,大地一定在震撼,栖在大地上的蝴蝶一定会有强烈的感知。但是,又是怎样一种更为强烈的感知支配着它们?当汽车开过,仅有寥寥的几只忽闪忽闪飞起来,停在稍远些的地方,更多的蝴蝶仍在原地一片一片地颤抖,痴迷而狂热。像迎接一个巨大的幸福那样去迎接巨大的灾难——汽车终于开过去了。

而前方又是成片的蝴蝶。

我们由蝴蝶的道路迎接着,走进深山。从此迎接我们的是更为澎湃的山野——山野轻易地将我们陷落到不可自拔的境地。所到之处,一抬头就倒压下来的强烈风景逼我们一步步后退;但身后的万丈深渊却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在每一次的巨大惊恐面前再向这惊恐迈近一步。原来海洋的广阔不是让人去畅游的,而是让人去挣扎啊……

雪白的蝴蝶,在这山野四处漫舞,像在激流中一般左突右闪,像被撕碎的一群,被随手扬弃的一群。这种蝴蝶不美,不大,两片翅子雪白干净。它们纷纷扬扬成群动荡在深密的草丛中,又像是一片梦中的语言。又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无休止地经过这片草滩,惊扰着它们。

我们穿过蝴蝶丛走进森林。世界猛地浓暗下来。森林里面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只鸟儿都生长着树叶。所到之处,昆虫四散而去,寂静四聚而来。我们陷入一片幽暗恍惚的地方,而另一片更为幽暗迷茫的地方已经在下一步等待。我们停住,我们迷了路。

这时,一只白色的蝴蝶从什么深处,翩跹而来……

这蝴蝶的道路,铺在这山野秘密之处的边缘。虽然是路,却是阻止我们前来的路,一只又一只,用沉默、用死亡之前的暂生,用翅子的颤抖,用我们的生命永不理解的象征。我们的汽车碾了过去。同时,我们的汽车还把什么也一并碾了过去?

蝴蝶栖在路上,一个老人说,那么暴风雨和冷空气即将来临。

但我们来临了。

我们跋涉山野,蝴蝶如碎屑般在身边随风飘舞,仿佛就是刚才被我们碾烂的残渣。又仿佛是刚才那群中了魔般的生命脱窍的魂魄。但不能称之为精灵——它们黯淡,纷乱,不能支配这山野的任何一处奇迹。它们残梦一般飘飞在山野旁,而山野浩荡啊!是不是正是山野这种惊心动魄的力量才浮起了,沸腾了,撼动了这些轻薄得如灵感中多余的语言一般的生灵?

我们却什么也不能惊起。我们只能开车从上面碾过,碾过,一无所知地碾过……只能碾过而已。蝴蝶的路,盛大,雪白,隆重。本该由另外的什么去踏上的!我们在这山野中是多么渺小无知

请找出文中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并结合文本说明其运用效果

五、作文题(1题)43.(1)零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任何数字加上或减去零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再大的数字乘零都会变成零,零放在一个数字前面不会有任何意义,但放在一个数字后面却可以将数字放大十倍。零在生活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可以使我们一切努力的成果化为乌有,只剩下一片伤感,也可以让我们抛弃原先的喧哗躁动,保留下一份安静。

(2)健康好比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好比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没有1,则一切皆无。

(3)柳传志说过,企业中的一把手,就好比是阿拉伯数字中的1,后面的人就是0,有一个就变成10,两个就变成100,三个就是1000,没前面的1你就什么都不是。因此,单位中领军人物选不好,也就发展不好

参考答案

1.CC《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

2.AA《吃饭》一文出自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B、C两项是杨绛的著作。D项是钱钟书的学术著作

3.B《学记》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礼记》主要记述秦汉以前的社会及礼仪制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阐述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

4.CC五四新文学作家,泛指五四运动时期,倡导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白话文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其代表人物为胡适、鲁迅、陈独秀等

5.C

6.BB秋水时至中的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

7.AA《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使用了驳论的论证方法,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力,运用了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种论据,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运用了类比、归纳等论证方法。《秋水》在论证结构上采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并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论证了主旨。《谏逐客书》一文贯串全文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

8.C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

9.D

10.A

11.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了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12.BB《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论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13.A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其余三个选项中,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有《东坡文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有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作品。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14.DD余秋雨的《废墟》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文化散文。作者从独特的视角看废墟,赋予了废墟诸多的象征意义

15.CC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肉眼观,两侧肾脏对称性萎缩变小,颜色苍白,质地变硬,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有时可有散在的小囊肿形成,故称颗粒性固缩肾

16.BB郭沫若的《炉中煤》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喻为炉中煤,借用煤在炉中熊熊燃烧,燃烧自己、发光发亮,暗喻自己对祖国无私的奉献精神

17.CC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

18.C陶渊明是东晋人,《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宋代的范仲淹

19.D

20.DD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主题词已取消,版记部分的格式要素主要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21.王者不却众庶;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广采博收(意思答对即可)。要实行开放交流政策,学习外国的先进文明成果,引进人才,输出我国的优秀文化,相互促进,而不是闭关锁国,走向穷途末路

22.AA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做是堵塞百姓的口,属于判断句式

23.ABCABC李白、杜甫合称李杜;韩愈、柳宗元并称韩柳;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

24.BCDBCD莼鲈之思的中心人物是张翰;树犹如此的中心人物是桓温;求田问舍的中心人物是许汜

25.BB以薇的发芽到变老过程暗示季节的变化推移,将战士因久戍不能归的思乡情感含蓄地表现出来

26.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7.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28.胸有成竹(或信心十足)

29.滏阳有个叫焦通的人,缺失侍奉父母的礼数,被堂弟控告。彦光没有判他罪,把他带到州学,责令他在孔子庙观看效法

30.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深受感触,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李陵羞愧而去。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31.酾酒:滤酒

32.国:国都,都城

33.安在:在哪里

34.枉:弯曲

35.适观:适合观赏

36.许:这样,如此

37.攫:用爪抓取

38.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