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上半年唐山市语文统招专升本模拟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白居易《长恨歌》是一首()
A.七言近体诗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七言绝句
2.曹禺的代表作是()
A.《雷雨》《日出》《北京人》B.《茶馆》《屈原》《北京人》C.《茶馆》《雷雨》《日出》D.《屈原》《茶馆》《雷雨》
3.《故都的秋》是一篇记游散文,赞美了()
A.北京的秋B.青岛的秋C.苏州的秋D.厦门的秋
4.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所题的字是()
A.业精于勤B.长宜子孙C.克己复礼D.诗礼传家
5.《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A.类比显现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
6.茅盾是哪个文学社团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A.新月社B.语丝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
7.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省亲/省吃俭用绰约/绰绰有余阻塞/敷衍塞责
B.熨平/性情熨帖估量/量体裁衣脉络/一脉相承
C.慰藉/声名狼藉揣度/置之度外记载/载歌载舞
D.楷模/模棱两可的确/众矢之的攒钱/人头攒动
8.白居易的号是()
A.东坡居士B.六一居士C.香山居士D.柳泉居士
9.《战国策》是一部()
A.笔记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编年体史书D.纪传体史书
10.在谈到学习态度时,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提出()
A.诲人不倦B.空言心情C.惟陈言之务去D.博学于文
11.《南词叙录》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一部评论南戏的著作,其作者是()
A.马致远B.关汉卿C.钱大昕D.徐渭
12.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史记》的文学家是()
A.戴望舒B.闻一多C.郭沫若D.鲁迅
13.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
A.《阿Q正传》B.《风波》C.《祝福》D.《狂人日记》
14.这种诗歌体裁起源于秦朝,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音乐机构,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到了唐代,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这种诗歌体裁称为()
A.乐府诗B.律诗C.歌行体D.楚辞
1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所蕴含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夸张C.双关D.顶真
16.采用倒叙方式,并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叙述的小说是()
A.《苦恼》B.《米龙老爹》C.《宝玉挨打》D.《嘱咐》
17.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是指()的时代
A.先秦B.西周C.尧舜以前D.尧舜
18.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A.沈从文B.老舍C.鲁迅D.巴金
19.《吃饭》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
A.《管锥编》B.《写在人生边上》C.《人·兽·鬼》D.《谈艺录》
20.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下列哪部作品的开篇词()
A.《红楼梦》B.《西厢记》C.《汉宫秋》D.《梧桐雨》
二、阅读理解(10题)21.(3)这段文字总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2.本文展现了作者对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情感态度,请就此梳理文章思路
23.阅读下面的文字: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请回答
这两段文字出自哪位作家笔下?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24.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
25.阅读下面文段: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郁达夫《故都的秋》)
请回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
26.文章题为旧戏台,全文写了哪些戏台?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7.阅读下面的文字: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节选)
请回答
这节诗开头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8.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29.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明略以佐时佐:匡佐B.俟河清乎未期俟:依靠C.尔乃龙吟方泽方:大的D.虽日夕而忘劬劬:劳苦
30.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
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B.勿动勿虑,去不复顾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D.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泫然
32.《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
3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缓
34.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窃
35.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
36.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
37.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是处
38.公曰:周其弊乎?
其
39.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具
40.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屈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着,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蹚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⑦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⑧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42.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古代旅行
施蛰存
若使徐霞客生在今天,看到现代的交通情况,一定非常满意。一个月的旅程,一天便能走完,真是实现了费长房的缩地术。但是,我有时会怀疑,从骑马乘船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从汽车到飞机,对于一个旅行者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狄更斯小说里经常提到给驿车旅客歇夜的小客栈,他似乎很有兴趣描写这种小客栈的风光人物,使得我读了也心向往之。史蒂文森的《骑驴旅行记》,也曾经使我艳羡,很想如法炮制一回。其实,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放翁在史蒂文森生前七百年,早已领略到骑驴旅行的趣味,可惜他只留给我们一首小诗。《入蜀记》虽然写得不坏,终是偏于记事,极少描写。严格地说,还不算记游文章。
抗战八年,给我以很好的机会,使我在大后方获得多次古代旅行的经验。骑驴下马,在云南的山陵丘壑间寻幽览胜;乘一叶轻舟,在福建的溪洪中惊心动魄地逐流而下;穿一双软底布鞋,在浙赣两省的旧官塘大道上漫步,都是真正的旅游。我曾从广东梅县步行到江西瑞金。还有一次,从宁都走到赣州。浙江省内,从龙游到寿昌,从江山到玉山,都留有我的足迹。当然都不是孤身独行,至少总有三人结伴,才不会怨厌前路遥远,也有了安全的保障。江西浙江的旧路上,还很好地保存着古代驿路的遗迹。长亭短亭,宛然犹在。虽然已不是宿夜的地方,却还可以小坐一二十分钟,歇歇脚力。亭中有人设摊,供应茶水。有几处还供应米酒,甚至酒酿冲鸡蛋。在正午休息的地方,往往是个镇市,有二三十户人家,有一家饭店,你可以在那里吃到时蔬野味。有些凉亭,设在山上,非常合理。你走上一个大山坡,已经很累,就有一个舒服的凉亭在迎候你休息。你坐在一个大长桌边,从老妇人手里接过毛巾,擦净汗水,喝一杯茶或一碗米酒。如果需要吸烟,江西有的是好烟丝,这里也有供应,卷烟纸是奉送的。如果想吃闲食,花生米或地瓜,一般也可买到。这时候,你俯瞩原野,仰接烟霞,大可以舒啸一番,然后轻快地下岭赶路。这些都还是唐宋以来的风俗制度,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的情况,想必和我没有多大不同。
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赠别和行旅的作品,都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为背景的,现代人读了,总是隔一层,没有体会。即如夜泊秦淮近酒家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等诗句,古人读过,即有同感,因为人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现代青年读后,便无动于衷,连想象也无从想象,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这等境界。各式各样的古代旅行给我的好处,就是使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类诗词。不论是骑马、乘船或徒步,每一次旅行都引起我一些感情。我也做过几十首诗,自己读一遍,觉得颇有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因为我的行旅之感和古人一致了。要多认识一些中国的山川林木、风土人情,乘火车、搭飞机的旅游者是收获较少的。有过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旅行,他坚持要坐火车,不要乘飞机。他说是为了多看看中国大地。我以为此人的见识是高人一等了……
(选文有改动)
文中提到了哪些旅行方式?为什么作者偏爱古代的旅行方式?
五、作文题(1题)43.曾参烹彘①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②,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③。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④。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曾子即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彘(zhì):猪。
②适:到……去。
③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④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C《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体裁属于七言歌行体。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2.A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屈原》是郭沫若的戏剧代表作,《茶馆》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
3.AA《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赞美北京秋天的记游散文
4.BB在《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故居照壁上所题的字是长宜子孙。文章通过长宜子孙这一线索,表现了对封建道德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
5.D从在座者大惊泣下侧面烘托了南霁云明志为国的形象
6.CC茅盾在1921年1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7.CA项,第一组:省(xǐng)亲/省(shěng)吃俭用,第二组都读(chuò),第三组都读(sè)。B项,第一组:熨(yùn)平/性情熨(yù)帖,第二组:估量(liang)/量(liàng)体裁衣,第三组都读(mài)。C项,第一组:慰藉(jiè)/声名狼藉(jí),第二组:揣度(duó)/置之度(dù)外,第三组:记载(zǎi)/载(zài)歌载舞。D项,第一组都读(mó),第二组:的(dí)确/众矢之的(dì),第三组:攒(zǎn)钱/人头攒(cuán)动
8.C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苏轼的号是东坡居士;欧阳修号是六一居士;蒲松龄自号柳泉居士
9.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二百四十年的历史
10.D
11.DD徐渭的《南词叙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南戏的理论专著,也是宋、元、明、清四代评论南戏的唯一著作
12.DD《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3.AA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是《阿Q正传》,文章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被收录到小说集《呐喊》中
14.AA乐府起源于秦朝,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到了唐代,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宋代时,郭茂倩将所有乐府诗歌汇集到一起,编成《乐府诗集》,如《木兰诗》
15.C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动词双关,用菊开泪,让舟系心,由实入虚,家国之思绵远深长;定语破格,让泪洒向他日,让心飞往故园,由近及远,意境时空宽阔渺邈
16.BB《米龙老爹》这篇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特点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互使用。作品先用第三人称对米龙老爹孤胆杀敌、失手被捕的事件作了客观、概括性的叙述和交代,后通过法庭审判让米龙老爹用第一人称回答普军军官的问题,从多视点、多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
17.C
18.C鲁迅是我国现代小说奠基人
19.BB《吃饭》一文写于1941年后,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20.AA题干中的句子是《红楼梦》的开篇词。满纸荒唐言是指《红楼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点;一把辛酸泪是作者曹雪芹对个人忍受着生活的困顿而辛勤创作的感叹;都云作者痴是指自己的辛勤创作活动被时人误认为发疯的事实;谁解其中味指作者自己通过创作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
21.(3)总体上采用了比较法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
22.作者以离开故乡时不懂珍惜过往生活的证据而懊悔开篇;接着表达没留下证据便无法印证过往生活和内心生出的茫然,然后表达能证明过往生活的外物证据的消失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的无奈;最后表达出对家园证据废失,思乡之愁和精神无处皈依的担忧失落
23.余光中。大量使用了叠词
24.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25.中外文人对于秋天都有特殊的感触,对秋天的描写有其共同主题
26.①实际的戏台。文中写了曾经辉煌热闹、上演过一出出好戏,而今已然衰败的旧戏台。②生活的戏台。文中写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是一种生活戏台。③人生的戏台。文中写了外婆的戏台,实则是写了外婆的一生,是一种人生戏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人间举步皆戏台
27.开头两句暗示着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的惧怕和镇压,以及民众普遍存在不满与反抗的情绪,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革命一触即发的黑暗现实
28.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深受感触,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李陵羞愧而去。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29.BBB项中俟是等待的意思
30.DD由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可知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1.泫然:流泪的样子
32.志:同誌,记载
33.缓:宽松
34.窃:私下,谦辞
35.趣:通趋,往
36.让:舍弃
37.是处:到处,处处
38.其:将
39.准备
40.子:以……为子
41.(1)文章具体描述了杨木桩生命成长的过程及作者对此的感受;(2)作者抒写了从杨木桩生命的成长中获得的一种生命的感悟和启迪
42.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香道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运用计划
- 社交媒体营销年度内容计划与粉丝增长方案
- 社交媒体营销推广方案及效果评估方法
- 物业绿化主管招聘面试攻略
- 展会策划师初级考核方案优化建议如何提升考核的有效性
- 中国绿色葬仪发展方向下新型遗存处置探讨
- 互联网营销师选品员高级考核申诉及改进方案
- 健康养生咨询顾问工作方案与操作指南
- 2025年养老护理员康复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贵安新区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租赁合同
- 离婚协议书标准电子模板(含书写范文)可编辑A4打印版
- 2025年完整版零星维修工程施工方案服务投标标书
- 医院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及培训讲义
- 库房灯具安装施工方案
- 华师大(2024)数学八上12.2.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课件
- 黑龙江省安全文明施工费管理办法
- 《Unit 3 Visit to the farm》(教学设计)-科普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宝钢作业长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庭暴力保证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