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基础知识_第1页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_第2页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_第3页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_第4页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页主要内容1、相关辐射及防护基础知识2、医用X射线防护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页宏观物质世界组成相关基础知识介绍原子是非常微小,原子直径数量级为

10-10m。定义为1埃,记为lA。原子核直径仅几十费米(10-15m),密度高达1.66E+11吨/Cm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核外电子在各自不一样能量级轨道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核子质量≈1.67E-24g;电子质量≈

9.1E-28g。1836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页

迄今为止,天然存在,加上人工制造,已经有(115)种元素共2800余种核素,这些核素中仅有279种是稳定,其余都是放射性(也称为不稳定核素)。不稳定核素经过释放α、β、γ等射线而转变成另一个核素,新核素可能是稳定,如32P释放出β-粒子后转变成稳定32S;也可能是不稳定,如226Ra释放出一个α粒子后转变成222Rn,而222Rn仍不稳定,可继续释放出α粒子。至稳定核素Pb(Z=82)。

α、β、γ均来自原子核衰变(即由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页人类辐射照射起源辐射源分类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能释放出放射线物质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能释放电离辐射装置或经加工提炼天然辐射源。军事应用、核能生产、工农业生产和应用、医用辐射照射、核事故、未来应用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5页人类年均受照有效剂量(mSv)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6页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可依据需要制成放射源,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一直放射出射线相关基础知识介绍半衰期

(T1/2):放射性核素数目降低至原来二分之一所需要时间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7页射线装置只有在通电、高电压状态下产生射线如:加速器、CT机、X射线机等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8页辐射

辐射:以粒子或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粒子:中子n,质子p,α、β、重带电粒子等电磁波:普通电磁波、X、γ射线。辐射之所以有健康危害,是因为其含有能量。大致上,能量转移越大,辐射危害越大。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9页★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电离与激发辐射损失相关基础知识介绍能量转移方式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0页★X、射线(也称为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相关基础知识介绍能量转移方式σ∝Z2σ∝Z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1页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能量引发原子电离辐射

(>10eV)核辐射(n,p,α,β,X/γ,其它带电粒子等)都是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能量不足以引发原子电离辐射(<10eV)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电离:

原子失去电子)

放射工作人员主要关心电离辐射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2页不一样种类电磁波波长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3页α粒子电离作用大,射程短,在空气中只有数厘米,穿透能力小,一张绘图纸就能全部档住。α衰变主要发生在Z>82重核(Pb原子序数为82)。β粒子与α粒子相比,它电离作用小,贯通本事大,在空气中射程可达十几米,需要用几毫米铝片来屏蔽。Z≥1核素均能产生β衰变。X.γ射线,不带电荷电离作用小,电离作用小最小,贯通本事很大。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电离本事)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4页不一样射线穿透能力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5页

电离辐射警告标志GB18871--附录F当心电离辐射黄色背景,正三角形边框及电离辐射标志为黑色,“当心电离辐射”为黑色粗等线字体放射工作场所入口处设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6页辐射量及其单位照射量(X)

照射量是指χ或γ射线光子在单位质量(dm)空气释放出全部正负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个符号离子总电荷量。照射量SI单位是:库仑/千克c/kg专用单位是:伦琴

1R=2.58×10-4c/kg

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7页辐射量及其单位吸收剂量(D)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而引发生物效应,主要取决于机体吸收辐射能量多少。吸收剂量是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平均吸收辐射能量。用符号D

表示。吸收剂量单位(SI)是:戈瑞(Gy)

1Gy=1J/kg(专用单位)

D=f.X(f为吸收系数,与受照物质原子序数和密度相关)f(空气)

:0.873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8页辐射生物学特点:电离辐射种类不一样所产生生物效应不一样。即使吸收剂量相同,不一样辐射对同一器官/组织造成生物学效果不一样.引入辐射权重因子WR,定义组织或器官当量剂量HT,R当量剂量HT单位:J/kg

专用名称:Sievert,Sv(希沃特)

1Sv=1J/kg组织或器官当量剂量:

总当量剂量: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19页辐射权重因子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0页即使当量剂量相同,不一样器官/组织生物学效果不一样。引入组织权重因子WT

定义有效剂量E有效剂量E:

体内全部组织器官加权后当量剂量之和单位:J/kg

专用名称:Sievert,Sv(希沃特)

1Sv=1J/kg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1页人体器官或组织权重因子WT

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2页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原发作用相关基础知识介绍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所谓直接作用是指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含有生物活性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酶等,引发电离、激发或化学键断裂,致使其正常功效和代谢作用发生障碍,造成生物大分子损伤。间接作用主要是指电离辐射使水分子电离,形成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自由基(H+、H2O2、OH-、eaq-、HO2等)继而作用于生物大分子,造成损伤。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间接作用显得尤为主要。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3页是在细胞损伤基础上,引发各组织器官和系统损伤,造成临床症状出现,甚至机体死亡。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继发作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4页

从辐射损伤出现范围来看,可发生在受照射者本人也可出现在其后代身上。出现在受照射者本人身上称为躯体效应;出现在受照射者后代身上称为遗传效应。依据效应出现时间,也可分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5页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从辐射防护角度出发,将这些效应分成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二类。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6页随机性效应指损伤发生几率(而不是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相关效应,这种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如白血病和遗传效应发生可视为随机性效应(也可视为远期效应),接收剂量越大发生这种效应机率越大。特点是线性无阈。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7页确定性效应

是指受照组织中大量细胞被杀死或严重损伤,损伤严重程度随剂量大小而改变,这种效应存在着剂量阈值,接收剂量超出阈值,这种效应才会发生,切一定发生。如白内障、皮肤辐射损伤和生育障碍等(也可视为近期效应)。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8页放射防护目标预防确定性(必定性)效应发生。限制随机性效应发生率。

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29页辐射剂量与效应部分死亡全部死亡可恢复机能改变机能、血液改变。无显著病变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0页外照射放射防护办法时间距离屏蔽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1页职业照射剂量限值

有效剂量限值20mSv/年(连续五年平均)在任一12个月时间内有效剂量不超出50mSv当量剂量限值眼睛体150mSv/年皮肤500mSv/年

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2页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有效剂量限值1mSv/年(连续五年平均)在任何12个月内,5mSv

当量剂量限值眼晶体15mSv/年皮肤50mSv/年相关基础知识介绍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3页注:1、有效剂量限值是为限制随机性效应发生率定,当量剂量限值是为预防确定性效应定。2、限制孕妇受照剂量,为保护胎儿,其腹部表面剂量限值为不超出2mSv;在怀孕8至15周之间,严重智力障碍危险度为0.4/Sv。对有生育能力妇女所接收照射,应严格按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给予控制。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4页3、16岁~18岁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受到X线辐射,其剂量限值为:

1)年有效剂量不超出6mSv;

2)眼晶体年当量剂量不超出50mSv;

3)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不超出150mSv。

ICRP提议,个人剂量不超出10μSv/年,同时集体剂量不超出1人.Sv/年辐射实践能够申请豁免(免检管理)。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5页

风险有效剂量

不可接收范围

对工作人员限值(20mSv)/年源相关约束职业照射最优化

允许范围

辐射防护最优化3/10水平1/10水平相关基础知识介绍不可接收水平调查水平可接收水平可耐受水平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6页注意:引入一个辐射实践必须是正当,受照剂量不能超出剂量限值,同时进行最优化放射防护设计,将辐射水平降至可合理到达尽可能低水平。---放射防护基本标准安全是相正确,而危险是绝正确,“能够接收水平”是与其它所谓安全性行业相比而得来。在普通行业,年危险度在10-3水平是比较普遍,10-5至10-4危险度被认为是安全水平。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7页医用X射线防护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8页自1895年伦琴发觉X线很快,在从事X射线试验人员中发觉了放射性皮炎,同时也发觉了眼部被X线照射后数小时感到疼痛并继发结膜炎,相继还发觉了受照射者出现毛发脱落、白血球降低、皮肤癌等恶性疾患,而且这些疾患严重程度和试验人员所接收X线照射剂量相关,引发了人们对辐射危害高度重视。医用X射线诊疗是一项主要医学检验伎俩,近十年来,新技术方法和设备不停出现,使无数患者受益。因为X射线对人类健康可能带来一定危害,所以要对其进行必要防护。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39页X线防护办法基本办法有三种: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0页防护对象工作人员患者或受检者公众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1页

用人单位应依据实际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适用、足够和符合相关标准个人防护用具,如各类防护服、防护围裙、防护手套等,并应使他们了解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2页医用X射线诊疗卫生防护X线机房防护:最优化防护设计标准,位置恰当、布局合理、防护厚度适当。机房位置:方便病人、兼顾周围环境辐射安全。机房整体布局:安全、方便、卫生机房面积:降低散射线。防护用材选择合理经济:结构性能好、稳定性好、防护性能好。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3页常规x射线检验基本构件医用X射线诊疗机(摄片机)普通检验便携式设备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4页电视遥控透视(明室操作)荧光屏近台透视(暗室操作)医用X射线诊疗机(透视机)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5页CT机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6页医用诊疗X射线阴极:产生和发射热电子阳极:高速电子撞击,产生X线散射线直射线:从X线球管直接发射出来X线。是透视和摄影有用原射线束。散射线:直射线照射到人体或物体等介质后产生射线。需要屏蔽主要对象。直射线漏射线:机头防护材料内产生射线。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7页医用诊疗Χ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技术要求

1、医用诊疗Χ射线机机房设置必须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防护与安全,普通可设在建筑物底层一端。

Χ射线机房防护设计必须遵照防护最优化标准,即使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受照剂量保持在能够合理到达低水平。同时必须确保普通公众组员在Χ射线机房外面接收剂量不超出国家要求剂量限值。所以必须对Χ射线机房毗邻房间和上下楼层房间工作人员提供足够防护。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8页医用诊疗Χ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技术要求

2、机房应有足够使用面积。新建Χ射线机房,单管头200mAΧ射线机机房应大于24m2,双管头宜大于36m2。

单管头200mA以下Χ射线机机房应大于16m2。牙科及乳腺Χ射线机应有单独机房,机房面积适宜。

CT机房面积应大于36m2。

机房高度3.2-3.5米。

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49页医用诊疗Χ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技术要求

3、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墙壁应有2mm铅当量防护厚度,其它侧墙壁应有1mm铅当量防护厚度。透视机房各侧墙壁应有1mm铅当量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机房,天棚、地板应视为对应侧墙壁考虑,充分注意上下邻室防护与安全。机房门、窗必须合理设置,并有其所在墙壁相同防护厚度。

在医用诊疗X射线能量范围内,24Cm厚实心砖墙,防护效果优于2mm厚铅板。防护窗下沿应离地2-2.1m。放射卫生基础知识第50页医用诊疗Χ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技术要求

4、机房内布局合理,不得堆放与诊疗工作无关杂物。机房要保持良好通风。可采取不一样形式机械抽风或用可开启式百叶窗加强自然通风。普通保持换气次数为3-4次/小时。机房门外要有电离辐射标志,并安设醒目标工作指示灯。

Χ射线机房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