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课程诠释三节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新高中课程诠释三节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新高中课程诠释三节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新高中课程诠释三节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新高中课程诠释三节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中中國語文課程系列

課程詮釋學與教策略:探究式1第1页第1页「學與教」主導原則(4.3)以學生為主角,促進自主學習建基現有優勢,掌握學生已有知識以讀寫聽說為主導促進理解,引發思考建立開放學習風氣善用多媒體以促進學與教綜合訓練,一材多用2第2页第2页「學與教」取向與策略(4.4)

教學取向(4.4.1)1.直接傳授式2.探究式3.共同建構式3第3页第3页甚麼是探究式學習?探究式教學取向,重視學習過程。教師布置多元化學習活動,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積極思考和實踐中掌握知識和能力。4第4页第4页探究學習(4.4.2)在初中階段,學生已掌握不同學習策略;在高中階段,教師宜在這個基礎上,多引導學生探究,使他們有更多自主學習空間,運用所學學習策略,從而建構知識、掌握學習技能。探究學習能够讓學生經歷以下過程:5第5页第5页

訂定目標:

在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激發學生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在特定範圍,以協商或自決方式,擬定探究題目和探究目標。例子:中國茶文化中國傳統藥膳食療/藥療 茶文化6第6页第6页自主摸索: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自行發現問題,透過資料蒐集、問題分析等步驟,嘗試尋找答案,以解決問題。期間,每個學生根據已经有知識和經驗,對問題產生不同見解,透過與教師、同學交流、討論,嘗試尋求共識。例子:筷子兩種說法:一、漢代時單以筷進餐二、唐宋時仍匕箸分工7第7页第7页

建構新知:

在尋找答案過程中,學生不斷反思,運用不同策略,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和相關資料,考慮不同人立場和論據,評鑑不同觀點,作出判斷、修正或衍生新意念。最後以個人創造力或與同學協商和合作,解決問題、建構新知。8第8页第8页思考題(1)品茶與中國文化有甚麼關係?儒、釋、道中庸養生9第9页第9页(2)筷子怎樣體現中國文化特色?與刀义比較同桌吃飯互補不足10第10页第10页

建構新知:將開創之功歸於古聖託古觀念

(1)大禹製筷;姜子牙發明筷子(2)「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陸羽《茶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本草經》11第11页第11页建構新知:

中國古代「託物言志」傳統。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以佳茗品質比作佳人品格茶擬人化名字:“君子”,“清友”,“苦口師”,“涤煩子”唐玄宗和宋璟故事:筷象徵人格耿直12第12页第12页比如在進行學習「文化專題研習」時,能够包括下列探究步驟:

13第13页第13页擬定課題:

學生進行一個以「民間信奉大搜查」為主題專題研習。學生分組討論,就小組成員興趣、能力和生活經驗等訂立專題研習範圍。14第14页第14页擬訂大綱:

學生分組蒐集和分析資料內容大要,並撰寫小組計劃表及分工表、預想也许碰到問題、提出假設及擬設預期结果等。15第15页第15页期間教師可給予適當指導和回饋,如提出質疑、提供資料、修訂大綱。16第16页第16页摸索思考:學生透過蒐集和分析資料,發現和提出問題,加深對中國民間信奉認識;在解釋問題過程中,透過與同學交流、討論或徵詢教師意見等方式,從多角度分析、反思民間信奉與中華文化關係。17第17页第17页優質互動學習(4.5)

有效提問:拓寬學生思考空間,提升思維層次。18第18页第18页比如:在現今社會,飲品眾多,茶之文化能否得以保留及其因由。為甚麼中國人愛品茶,外國人愛喝咖啡?19第19页第19页優質回饋:引導學生積極反思自己學習成效,主動提出改進方向和目標;發現學生優點,給予鼓勵性評價,必定學生學習结果。20第20页第20页比如:茶與健康、美容、瘦身關係。中國傳統使用筷子忌諱。21第21页第21页建構新知:直接講授、示範引導、設計情境、多向交流、互動學習……比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22第22页第22页應用實踐:創設情境,提供各種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對策,解決問題,發揮獨立學習能力。比如:在學校開放日為來賓介紹中國茶文化。23第23页第23页

總結:甚麼是探究式學習?一 授受式學習:教師傳授(包括講授或演示)學生接受(傾聽或觀看)學習方式。(又名「聽講式學習」)二 探究式學習:學生圍繞著一定問題、文本或材料,在教師幫助或支持下,自主尋求答案、自主建構意義或理解、自主尋求所需信息一種學習方式。24第24页第24页知識地位知識只是用於實現探究目標或滿足探究需要手段,是解決真實自然探究問題工具。因此,「知識是學習工具。」(工具知識)

25第25页第25页教學關注點關注焦點是問題解決,即在教師幫助或支持下,學生自主尋求問題答案。26第26页第26页教學策略如何更有效地為學習者提供支持、幫助和給養,以影響他們環境和意義自主建構,從而促成探究成功。27第27页第27页教師作用和任務知識不是由外部提供,知識建構是由探究者自己圍繞著問題自主地完毕,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他。學生在教師幫助或支持下,學生自主尋求問題答案。28第28页第28页教師作用和任務在探究前負責預先選擇好、設計好情境,並呈現情境;在探究過程中提供諮詢、提醒、質疑、指導、引導等各種幫助、支持和服務(諮詢者、質疑者、指導者、引導者、學習嚮導)。教師同時也是「共同學習者」(學習伙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