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奕》-“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1页
教学设计 《学奕》-“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2页
教学设计 《学奕》-“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3页
教学设计 《学奕》-“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4页
教学设计 《学奕》-“江南联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奕》教案张营学区邵庄中心小学张春明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正确读写:弈秋

教诲

俱学

弗若

曰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学习古文的能力。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的启迪。

2、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言文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分析两人不同的学弈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注释读懂每句话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老师复述《孟母三迁》典故,学生猜。古时候一个姓孟的孩子,他的母亲孟母吧!把家安在集市边,不久,她的儿子学会了喊吆喝着做买卖,孟母想就这样下去,将来孩子就成了小贩了。她就带着孩子搬了家,搬到了一座山脚下,到了清明节,扫墓祭祀的人很多,她的孩子学会跪、拜等动作,孟母一看,不得不了,这样下去,孩子不就学会跳神做迷信吗?于是她赶快搬家,搬到了学堂边,孟母就会放心了,她的儿子跟着先生读书了。这位孩子就是中国上鼎鼎有名的儒家代表人孟子。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汇编了《孟子》一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经典文章(1)、板书课题,质疑。(2)、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题目(课件出示插图)。(二)、自读设疑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解决生字词。(在读中注意这些字的读音,板书缴、为。学生拉火车读生词)3、老师范读(1)、听节奏,标出停顿和读错、读不准的字音。(2)、你们听出刚才老师在读这篇文言文时与白话文有什么不同吗?(总结朗读方法:朗读时速度比较慢,句中停顿多)4、学生同桌互相练读。5、指名读(三)、小组合作,翻译古文。(注意几个“之”字的意思)(1)、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文章1弈:下棋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被称为奕秋3通国:全国4之:的5善:擅长,善于6使:让7诲(hui):教导8其:其中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奕秋的教导10虽:虽然11之:指奕秋的教导12鸿鹄(hu):天鹅13援:引,拉14缴(zhuo):本课指带丝绳的箭15之:指前一个人16俱:一起17弗若:不如18矣:了19为:说20其:指后一个人21与:吗22曰:说23非:不是24然:这样(2)、小组内展示,分小组竞赛(3)、再读课文(四)、深入理解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1)、奕秋是个怎样的人?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1、何为善弈者?2、谁是善弈者?3、弈秋厉害到什么程度?哦,看来弈秋是全国最会下围棋的人,那佩服之余咱就来夸夸他吧!老师问:“弈秋,何许人也?”生答:,“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再引导学生加上手势、表情、夸夸弈秋,再读。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夸一夸老师,有的可能会说:“张老师,通校之善教者也。”)像这样,再夸夸身边的人,(预设:张璐,通校之善舞者--------)

(2)、“谁学弈?”,“向谁学?(使弈秋诲二人弈) (3)、这俩学生学棋的结果一样吗?课文是怎样说的?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注意两个“之”,指的是谁?“同拜一人为师,为什么结果截然不同呢?这不由得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边说边出示):‘为是其智弗若矣’。接着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来理解这一句的意思,先指名一生,“孩子,你来问一问。”教师指导他读出反问的语气,并追问他:“孩子,你在问什么?”鼓励学生可以加上表情动作来回答,全班男女合作,一问一答。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两个人是怎样学的?

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惟(只)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人虽(虽然)听之(指弈秋的教导),一心以为有鸿鹄(天鹅)将至,思援(拉,引)弓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而射之(天鹅)。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接下来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领悟第一人的专心致志。随后,我便用语言进行渲染,三次引读:当小鸟唱着婉转的歌时,他听到了吗?因为,生读——当小河哗啦啦流过,他听到了吗?因为,生读——蜂蝶飞舞,他看到了吗?因为——。再引导学生抓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感悟第二人是如何学弈的,我打算再次利用插图,走进第二人的内心,想象:他可能一心在想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再次引导学生辨析:第二人一门心思想着射鸟,这种“一心”是不是专心呢?从而领悟到他学弈时是“三心二意”。(板书)

学习的结果不同是智力的问题吗?从中我们出一个什么道理?

(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生交流。

(5)、我问你答读课文:(试着不看书读)奕秋,何许人也?使奕秋干什么?二人怎样学?结果如何?为是其智弗若与?(五)、拓展延伸1、课文学到这儿,对你们来说一定有了很深的启迪,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是的,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来同学们,发挥我们的才能为生活中所有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创作几句警示语,为他们指明道路。2、学生自创警示语: .一心一意万事成,三心二意失良机。———刘一鸣

态度是成功的源泉,没有良好的态度,就没有成功。吴锦宜

态度可以主宰我们的一切。———冼浩轩

成功不在于聪明,而在于好态度。———冼浩轩

(六)、作业布置:扩写或者创编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