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兴旺,________。然而,______________,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无私奉献。_____________,才能无怨无悔地投身于社会建设。①只有充满文化自信的人②文化有如浩瀚的大洋③文化昌盛需要时间涵养④文化必会昌盛A.③②④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节目的热播,中华大地上一波传统文化浪潮。优质的文化节目在略显的时代,宛如一股清流心灵,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情记忆,以般的力量传递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A.掀动急躁浸透春风化雨B.掀起浮躁浸润春风化雨C.掀动浮躁浸润和风细雨D.掀起急躁浸透和风细雨3.(2分)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及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是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C.《马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D.《虽有佳肴》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的前景。B.该市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C.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D.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改进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基础材料。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荡漾(yàng)牝马(bǐ)声名狼藉(jí)B.呕气(òu)侥幸(yáo)自怨自艾(yì)C.蹂躏(lìn)颓唐(tuí)黑魆魆(yuè)D.虔诚(qián)吞噬(shì)面面厮觑(qù)6.(2分)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家眷(juàn)迁徙(xǐ)诬蔑(miè)挑拨离间(jiān)B.蛮横(hénɡ)赋予(yǔ)缅(miǎn)怀格物致(zhì)知C.怠(dài)慢敦(dūn)实蜿(wān)蜒怒不可遏(è)D.襁(qiǎng)褓营(yíng)绕绚(xuàn)丽强(qiǎng)词夺理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具答之(_____)(2)日光下澈(_____)(3)中轩敞者为舱(_____)(4)不知其旨也(_____)(5)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6)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8、(3分)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小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抒发诗人李白豪放超逸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让心灵站立》,完成小题①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为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②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帽儿,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才是。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对待您呢?”国王高兴还会少了你的好处吗?然而,科赫没有这样做,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权势面前坚持自己让心灵站立的原则。③我们需要让心灵站立,在权势面前如此,在金钱、荣誉等面前也同样如此。金钱可能使我们屈服于物欲,一次性使用的荣誉可能让我们忘记生命的最终目标。你要想坚守自己,就必须牺牲这些被世俗看重的东西,并且在这种牺牲中高扬自己的人生信念。④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一个胸襟狭隘、只知道为自己打算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因为他追求的是利益,追求利益必须懂得识别天时地利人和,懂得利用谁、团结谁、孤立谁、打击谁。只有那种心怀大众,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宠辱不惊,把坚持自己的灵魂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他们追求的是真理,真理从不察言观色,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它都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存在着。⑤让心灵站立也需要底气。悬崖上的松树不惧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只是以本质的执著,坚守在别人无法坚守的地方,它令人敬佩。然而,不是每一棵树都可以跻身于悬崖。悬崖上少土,需要一棵树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岩石上少水,需要一棵树用心灵浇灌自己。所有这一切都不是那些生活在平地上的树所具备的。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要本事没本事,要品质没品质,他不投机,不选择一种风险最少的途径,又怎能讨到自己的饭票呢?当一个人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一切,要显露才华的时候,他是才华最出众的;要显示品质的时候,他是品质最优异的。他要做到让心灵站立,也就顺理成章了。⑥让自己的心灵站立,以真诚和坚守去面对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基本的人生目标,达不到这一点,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本文第④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______和_____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_____,使观点更鲜明。3.古今中外,“让心灵站立”的人很多,请你参照示例再列举一个,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选文内容除外)示例:阿基米德,在罗马军人的剑朝他劈去时,他仍蹲在沙地专心研究一个圆形,他爱真理胜过生命,他让自己的心灵站立。11、(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担当的力量孔子文涵①和父亲聊天,他谈到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几步一停,一天下来肩膀上全是瘀青和血印,晚上躲在被窝里自己偷偷抹眼泪。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我问他:“这么苦,您吃得消吗?”他笑了笑:“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不禁令人回味,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这种力量究竟源于何处?②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把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使命感。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爱国爱民之心。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才能用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作为一名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④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绵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⑤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贡献。(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24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通读课文,说说“担当的力量”源于哪几个方面?3.第②段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概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1)傅雷在这封信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13、(5分)综合性学习。初二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同学们收录了一类古诗,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给这本诗集命名。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诗集名称:《______》(2)(赏诗句)在“赏诗会”上同学们纷纷赏析了自己喜欢的诗句,你也来试一下吧。请赏析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写诗句)这次所辑的这类古诗还不够,请你再写上一句你所吟诵过的这类诗歌。(要求:必须符合这次所辑录诗歌的主题,必须是完整的上下句。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无论是作为家庭成员、在校学生,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很多事情都跟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无法——也不能置身事外。只有大家都自觉担当,敢于负责,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请以“这事跟我有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至少使用一种写作手法;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考生信息。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析】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②“文化有如浩瀚的大洋”为总起句;④“文化必会昌盛”承接“国家兴旺”,是“国家兴旺”的必然结果。③“文化昌盛需要时间涵养”是对“文化必会昌盛”的转折,是“文化必会昌盛”的条件,且引出下文“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无私奉献”一句;①“只有充满文化自信的人”中的“只有”与下文“才”成套使用。故选B。2、B【解析】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掀动”的意思是“挑动,发动”,“掀起”的意思是“使运动等大规模地兴起”,此处用来修饰“浪潮”,应该用“掀起”,排除AC;“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和风细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春风化雨”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B。【点睛】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平时写作,要养成字字斟酌,力求用词准确的习惯。3、D【解析】
D.表述有误。“教学相长”强调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故选D。4、A【解析】
B.成分残缺,在“致富”后加上“的道路”;C.“逾”和“以上”重复啰嗦;D.搭配不当,将“改进”改为“改造”。故选A。5、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正确识记。A.牝马(bǐ)-(pìn);B.侥幸(yáo)-(jiǎo);C.黑魆魆(yuè)-(xū);D.正确。据此,答案为D。6、C【解析】
A.间jiān——jiàn。B.横hénɡ——hèng。D.营——萦。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详细(2)穿透(3)是(4)味美(5)才能、才干(6)同“值”【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具答之”翻译为“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具”意思是“详细”。“日光下澈”翻译为“日光透射到水底”,“澈”意思是“穿透”。“中轩敞者为舱”翻译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为”意思是“是”。“不知其旨也”翻译为“不知道它的味美”,“旨”意思是“味美”。“食之不能尽其材”翻译为“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材”意思是“才能”。“系向牛头充炭直”翻译为“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直”同“值”。8、1.运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2.顽强地追求理想,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考查内容理解。“垂钓碧溪上”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乘舟梦日边”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借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2.考查主题思想。“破”字写出了冲破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与行动,“挂”字表现果断坚定的愿望和行动。运用宗悫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现在常用来激励他人或自己实现抱负。9、(1)天街小雨润如酥(2)自缘身在最高层(3)沙鸥翔集(4)食之不能尽其材(5)晓镜但愁云鬓改(6)明月楼高休独倚(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酥”“鸥”“鬓”“厦”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灵站立。2.胸襟狭隘的人心怀大众的人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3.示例1:杜甫,尽管他经历坎坷,遭遇不幸,但他仍心怀大众,渴望广济苍生,从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他让自己的心灵站立。示例2:贝多芬,遭受到失聪的打击,爱情的确实、经济的窘迫、侄子的不孝也让他痛苦不已,即便面对各种困苦,心中也始终坚守着自我实现的理想,在音乐道路上创造了辉煌,他让自己的心灵站立。【解析】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可分析标题“让心灵站立”,同时“让自己的心灵站立”在文章中出现多次,分论点的每句话里都有“让心灵站立”的字眼,表明这句话就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所以中心论点可概括为“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灵站立”。2.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一个胸襟狭隘、只知道为自己打算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与“只有那种心怀大众,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宠辱不惊,把坚持自己的灵魂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形成鲜明的对比,论证了“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根据此分析提取关键词句填充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补充议论文论据的能力。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然后从积累中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让心灵站立”的人要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来介绍他的具体行为。如:①当时美国在中国设立了救济粮机构,但朱自清觉得这是侮辱中国人,所以不去领。②洪战辉尽管生活过得相当艰难,但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拒绝了好心人的捐助,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11、1.我们要有担当意识。2.①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②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3.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证、摆事实),举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4.首先提出“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的观点,然后列举教师、军人、党员干部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最后勉励学生应笃行报国之志,书写民族复兴的华章。【解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态度很明确。其次,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提炼中心论点可以先看文章题目,再看开头,然后看结尾。本文的题目是“担当的力量”,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我们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和意识,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方法是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结构,通过寻找文段的中心句来回答。这篇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①⑤段是总写,第②③④段具体论证“担当的力量”的三个方面。抓住每段的第一话即可提炼出答案: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3.这道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第②段划线句主要列举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事例,通过花木兰对家庭的热爱,对父母的孝心来证明“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议论文的一般是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決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第③段先提出“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的分论点;然后列举了教师、军人、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最后勉励学生应牢记自己的使命,笃行报国之志,书写民族复兴的华章。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日常生活,文明礼仪,习惯养成(2)内因:①加强学习,认识教养的重要;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③持之以恒。④外因:家长老师的鼓励督促。【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围绕,养成好习惯,举止大方文明等方面回答即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通过该题分值可在组织至少要列出三条,个人应该如何做,家长、老师如何做等。【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3、(1)诗集名称:《思念家乡》《眷恋故乡》《情系家乡》等,意对即可。(2)诗作以一个“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思念家乡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3)只要是有关“思乡”主题的古诗都行。【解析】
(1)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及拟诗集名称的能力。如“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些代表性的诗句都无一例外地表达了怀乡思亲之情,所以根据题干四字短语的要求,这本诗集的名字可拟为“思念家乡”等。(2)赏析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言之有理即可。(3)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积累诗歌文化,多记忆诗歌名句,特别是多记忆有关与“思念家乡”的诗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范文:这事跟我有关轻轻抚摸着那早已泛黄的照片,埋藏的记忆蓦然回旋,思绪飘回了那无忧的时光……蓝天、碧水、芳草、娇花,肆意的欢笑回荡在那纯朴宁静的大山中,久久不息。农田里有大人忙碌的身影,田野上有牛羊悠闲的脚步,田畔边有孩童无忧的追逐,农村的生活总是那么的简单。校园的生活总是那么多姿多彩,不是吗?记得在那简陋的教室里,有那么一道身影,风雨无阻的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写下未来。脸上总挂着暖暖的笑容,下课后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可是我却不喜欢他,或许是因为他唱歌总走音却还教我们唱歌,或许是觉得他的笑容是假的,又或是听多了其他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对他的诋毁,总之是莫名其妙的讨厌他。犹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他捧着书本慢悠悠地朝课室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夸克和轻子混合矩阵探索-洞察及研究
- 基于认知的动机激发策略-洞察及研究
- 社区创新参与模式-洞察及研究
-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重难点
- 基于代币化资产的新型投资策略-洞察及研究
-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洞察及研究
- 农业机械现代化对采摘效率的影响研究
- 吸积盘动力学模拟-洞察及研究
- 精准医学与个性化治疗策略-洞察及研究
- 艺术节现场活动主持人的讲话稿范例
- 7-3审计报告附注(小企业会计准则)
- iOS面试题面试手册
-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培训课件
- 岩土工程词汇中英文对照大词典(很全)
- GB/T 41776-2022法庭科学弹药鉴定方法
- LY/T 2787-2017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三级安全教育档案模板(完整版)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详解 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第三卷车体-第一分册70a-ccd sa02.半永久车钩
- 露天采石场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