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总书记在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②官方对四川“3.30”凉山森林大火尚未具体原因,但四川各地群众已开始自发举办悼念活动,缅怀在救火中牺牲的30位烈士。③国务院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被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把它作为提高房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A.体现披露曲解 B.展现透露误解C.展现披露曲解 D.体现透露误解2.(2分)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魁梧(wǔ)腼腆(tiăn)消遣无懈可击B.阔绰(chuò)强悍(hàn)摔垮无精打彩C.间(jiàn)或名讳(huì)卷帙不屑置辩D.同僚(1iáo)俯瞰(găn)营生离经叛道3.(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农谚羁绊怅罔吹毛求疵B.颠簸沟壑驰骋名副其实C.舔舐诬蔑抉择不知所错D.翡翠浮燥演绎相辅相成4.(2分)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B.“号”,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号六一居士。C.冰心的诗语言清丽,意蕴隽永。我们学过她的《母亲》《纸船》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D.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他们两人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5.(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鸣总工程师和夏荔父子领导下的港珠澳大桥这一大国工程让世界为之叹为观止。B.作为一名新兵,他是如何在10分钟内伪装得天衣无缝,成功躲过了“敌人”呢?C.因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华为,位列全球品牌价值百强榜单第97位。D.父母对孩子漫不经心,这类家庭的孩子长期缺乏爱的体验,就会经常处于焦虑之中。6.(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决择乌托邦轻歌曼舞目眩神迷B.追遡鉴定会相辅相承销声匿迹C.辐射茂腾腾世外桃源格物致志D.震撼寒武纪夜深星阑行将就木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①,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②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③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诲学》)(注)①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②害:妨碍,影响。③舍:舍弃,失去。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③不知道(________)④因物则迁(_______)(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__)例句:人之性,因物则迁A.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跳往助之(《愚公移山》)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虽不琢以为器3.翻译下面的句子。(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4.(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8、(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江外思乡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①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注释)①杜曲:可理解为美酒。1.“杜曲黄莺可得知”一句采用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2.赏析“断肠烟柳一丝丝”中“断肠”一词的妙处。9、(7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原谅(尤今)①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鱼汁泼洒在我搁于椅子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这皮包,是我心头的大爱。②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③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④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⑤在伦敦留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要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⑥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只只薄如蝉翼。女儿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酒杯洗干净了,正松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⑦“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⑧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来安慰她,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⑨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的夜里,我眼眶全湿。1.文章围绕着“原谅”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含标点60字内)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含标点80字内)3.有人说:“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读完本文,你对“原谅”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含标点80字内)11、(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咬牙”是一种修炼向贤彪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5日,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③—⑤段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下面这段文字作为论据放在选文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1961年,杰出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在国家迫切需要核武器研究人员时,毅然放弃了自己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毫不迟疑地说:“我愿以身许国。”随即便奔赴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戈壁荒漠,17年隐姓埋名,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相关题目。亲爱的①哥哥:我要把我自己的事情告诉你。我想,这些话除你以外我是不会向别的任何人说的。你知道我,你理解我信上的每一个字。这一次,我在为健康而斗争的战线上,不断地受到生活的逼迫。我接连地遭受打击。在一次打击之后,我好容易快要爬起来,另一次打击,比上一次更无情的打击又来了。最可怕的是我已经失去了抵抗力。②可是,恐怕这还不算完。明天怎样?我不敢预料!……但是,我仍然相信我能归队,在勇猛前进的队伍里也会有我一把刺刀。我不能不这样相信,我没有权利不这样相信。十年来,党和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没有布尔什维克不能攻克的堡垒。这对我也适用。①在选文①处填上人名:_______②联系整本书,简要叙述②处隐去的保尔的经历。_______(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___)A.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自传中,主人公保尔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B.《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C.英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D.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爱情与道德、升学与专业等。E.《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他们没有什么传奇的经历,自始至终只能在艰难的生活中奋勇挣扎。13、(5分)综合实践题。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1)“和”字解说《说文》曰:“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其中“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龢”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金文(口,说话)+(禾),金文异体字以“言”(说话或歌唱)代替“口”(说话),这样是乐器,是歌唱,的本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义为______________。(2)“和”声嘹亮什么是亚洲的声音?礼乐的奏鸣,传播着东方“以和为贵”的思想;悠扬的驼铃,开启了几千年东西交往的序章:远方的吟诵,回响着远隔千山万水的思想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方为大同。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推出的重磅微视频《和合之声》,向世界展示亚洲各民族融合交往的璀璨成果。A.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上文构成一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亚洲人民“以和为贵”,融合交往,古已有之。请列举一个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和”气生财小刘去一家饭馆吃饭,发现菜里面有一只虫子,于是把饭馆老板叫过来,小刘:“老板,你这清炒菜心是荤菜还是素菜?”老板:“当然是素菜了,”小刘:“那这条虫是怎么回事?”老板:“呃……它也是来吃饭的。”小刘:“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我又不认识它!”老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横线上补上一句话,既能化解了矛盾,又能让小刘心甘情愿的买单。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文题(1)题目:触动心灵的那一刻文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晚饭后跟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他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他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你都得拿着,你能做到的就是尽你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句话,从未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做好每件事,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析】

(1)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展现:明显地表现出。这里形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这一现象对呈现“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的意义。所以选“体现”。(2)披露:发表、公布、表露。透露:指泄露或显露(信息、消息、意思等),如透露风声,主语多是人。这里陈述的是“官方”,所以选“透露”。(3)误解:理解得不对;错误的理解。曲解: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作错误的解释。这里形容房地产开发商对土地政策调整的错误理解。因此选“误解”。所以最终选D。2、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字形。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此题A项“魁梧”读音应为“wú”;B项“无精打彩”应改为“无精打采”;D项“俯瞰”读音应为“kàn”。3、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有误,应为“怅惘”;C项有误,应为“不知所措”;D项有误,应为“浮躁”。故选B。4、B【解析】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故B项有误。5、D【解析】

D.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应改为“漠不关心”。6、D【解析】

A.抉择。B.追溯、相辅相成。C.格物致知。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味美反思道理;变化A2.虽/不琢/以为器3.(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或困惑)。(2)(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4.甲文:教学相长(或教与学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乙文:人一定要学习的必要性。或:不学习就会带来种种不利影响。【解析】1.(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旨”:味美。“迁”:变化。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A项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B项,代词,他们。C项,动词,去、往。D项,助词,不译。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虽/不琢/以为器。译为: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此题要注意句首表假设语气的“虽”后要断开。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困”:困惑。“舍”:失去。“为”:成为,变成。4.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乙文告诉人们,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一)译文: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二)译文: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8、1.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思乡2.断肠,形容极度悲痛。这句话的意思是仿佛心肠被撕扯成片片柳叶,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解析】1.“杜曲黄莺可得知”一句的意思是:那树上的黄莺也应该了解我思乡的心情吧。通过写黄莺来间接抒发诗人的思乡的心情。《江外思乡》是唐代诗人韦庄晚年在外地所创作,诗人幼年曾在杜陵与长安两地居住,后来流落异乡时,对家乡非常的思念,越到晚年,诗人的天涯沦落之感,思念长安之心就越是凄凉。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家乡长安深深地思念。2.此题考查炼字,炼字答题步骤: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④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断肠”形容极度悲痛。这句话的意思是仿佛心肠被撕扯成片片柳叶,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9、挥手自兹去万籁此都寂教然后知困其真不知马也缥缈孤鸿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两鬓苍苍十指黑选贤与能【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注意各种原因造成的失误,如同音字混淆、形近字混淆、音近字混淆等。此题中需注意“籁”“缥缈”“鸿”“突兀”“鬓”“与”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示例:女侍把鱼汁泼洒在“我”的皮包上,女儿原谅她;女儿把玻璃杯打碎,领班原谅她;女儿倒酒时把客人的衣服弄脏,客人原谅她。2.示例:运用比喻,把受惊吓后的女儿比作惊弓之鸟,把被安抚过的女儿比作梁上的小燕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女儿由受惊吓到平静下来的状态,表现了女客人善良、宽容的优秀品质。3.示例:我认为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一颗记仇的心是沉重的,它会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放下仇恨,原谅他人,心里也舒坦。就好比文中的陌生人和女儿,她们都不记仇,却活得很轻松。【解析】1.本题考查事件概括能力。概括事件思路:某人+做了某事+结果如何。梳理文章内容:1)①-③段写女侍把鱼汁泼洒在“我”的皮包上,“我”很愤怒,但女儿却主动安慰并原谅她。2)④-⑦段写女儿回忆打工时打碎高脚玻璃杯,没有被领班责骂,反而被原谅关怀安慰。3)⑧段写女儿打工时把红酒洒在客人身上,没有被客人责骂,被原谅。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赏析。注意特别要求:80字以内。1)判断修辞手法:比喻。2)分析手法结构:把女儿当时的状态比喻成惊弓之鸟和梁上的燕子。3)分析效果:生动写出了女儿当时由害怕、恐慌到平静安稳的状态。4)表达情感或展现形象:表现了女客人的宽容、善良。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审出题干要求:结合文本;谈对“原谅”的看法;80字以内。示例:1)结合文本:文章中女领班和女客人都宽容的对待“女儿”的错误,让她学会了原谅。2)对“原谅”的看法:原谅是一种美德,是宽容、善良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仅能够让自己内心愉悦,同时也能够温暖他人,传递美好。11、1.咬牙是一种修炼。2.咬牙体现的是坚韧;咬牙彰显的是智慧;咬牙蕴含的是担当。3.首先提出体现的是坚韧这一份论点,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举了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坚持、努力的例子,论证了“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分论点,最后得出只有坚持才能突出重围、打开局面的结论。4.应该放在第⑤段,材料讲的是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放弃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17年隐姓埋名,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事例,体现了王淦昌为了家国利益舍弃个人得失的时代担当,这与第⑤段讲的“咬牙”蕴含的是担当是一致的,所以放在第⑤段。【解析】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读文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③~⑤段每段的首括句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抓住这三个中心句,进行综合即为答案:第③段“咬牙”体现的是坚韧;第④段“咬牙”彰显的是智慧;第⑤段“咬牙”蕴含的是担当。3.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本文第③段段首括句提出分论点“咬牙”体现的是坚韧,然后先道理论证,再举出的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4.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与探究。议论文中的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论据的位置确定,要根据论据内容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链接材料写杰出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在国家迫切需要核武器研究人员时,毅然放弃了自己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投身祖国中国核武器研究,体现了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的意思。与第⑤段的分论点“‘咬牙’蕴含的是担当”是一致的,故而放在第⑤段合适。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阿尔焦姆(2)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想自杀,但是他忍住了。(3)AC【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①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柯察金(阿尔青),他是机务段钳工。②保尔完全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火热的青年束缚在病榻上。在这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中,保尔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也曾一度产生过消极的自杀念头。最终保尔还是战胜了自己。(2)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自传体小说;C.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13、(1)本义:歌唱和乐器的韵律、节奏、音调相协调。比喻义: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或言论不同而协调。(2)A.海浪的波涛,连接起曾经互不相通的孤岛。(格式相似,意对即可)B.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其它合理即可)。(3)它为了蹭这顿饭,把命都丢了,你还舍得让它给钱吗?(其它合理亦可)【解析】

(1)和=禾+口。乐器和歌唱。乐从和——《国语·周语下》。本义:歌唱和乐器的韵律、节奏、音调相协调。和的甲骨文就是吹奏排箫之类的乐器。表示吹奏优美的乐曲、和谐的音律。比喻义:言论不同而协调。注意与“和而不同”有异,此词是强调和谐的一面,合拍的一面即“以和为贵”。(2)A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远方的吟诵,回响着远隔千山万水的思想碰撞”的句式结构。内容是描写声音的特点或作用,且要与前几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B考查对历史文化的积累。如自愿和亲的王昭君,不但能够“从胡俗”,将自己毕生致力于匈奴与汉朝的安定团结,被尊为“宁胡阏氏”,而且还教导其子女也要为汉匈团结关系的稳定做出贡献,事实证明其子女确实也为此作了不懈努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属于补写。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此题要注意补写的语句在结尾,老板这句话,要根据老板的前一句话“呃……它也是来吃饭的”与小刘“它吃饭凭什么我付钱?我又不认识它”一句话来确定内容。既要巧妙地回答小刘的提问,又要有一定的幽默情趣,以便化解菜里面的虫子给自己带来的尴尬。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触动心灵的那一刻生活中常有许多温情脉脉的细节打动我们,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是一个物品,瞬间的感动由此定格,成为永恒的怀念。———题记在那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推开楼道门,还未看到什么,银铃般悦耳的笑声便传入耳畔,一个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小女孩,坐在一个中年女人身边,开心地笑着。旁边的扫帚和簸箕充分地解释了这一温馨的画面——那个中年女人是扫楼梯的阿姨,她的女儿在周末来陪陪她。这位阿姨看起来也有四十多岁了,脸上的皱纹是日夜劳苦的证明,在此时看来,却是那充满爱的沟壑,笑起来,眼角,脸颊上的皱纹展露无遗,身穿一件橘色的工作服,却也已经沾满尘土,熟褐色的裤子显然不能御寒,但也已泥污点点。身边的女儿笑得灿烂,洋洋盈耳的笑声充分展现了作为儿童的天真无邪,可爱单纯。正是这样一瞬间,我的心里似乎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绪,说不清为什么。只是心里的有一阵很大的触动,在那仅仅几秒的时间,我似乎看见了爸妈不停辛劳的身影。突然觉得鼻子酸酸的,更是说不出为什么……愣了那么一会,我竟想了那么多,回过神儿来,我还尴尬的站在门口。不知道为什么,脱口而出的一句“阿姨好”让我自己也惊了一下。说实在的,她并不是我的阿姨,也不是住在此处的邻居,甚至说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而这位阿姨,居然笑着对我说:“你好你好,回来了啊。小心点走,楼梯刚拖过,有点滑。”话音未落,身边的小女孩也对我说了一句“姐姐好。”我笑着答道“你好”。又继续对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