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说课稿附学案无答案-文档资料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说课稿附学案无答案-文档资料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说课稿附学案无答案-文档资料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说课稿附学案无答案-文档资料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说课稿附学案无答案-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说课稿黑龙江省桦南县第一中学 姚春芳《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本课从内容和结构上来看,既是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总结,也是对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所作的引导。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把握『课标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历史教育的要求,因而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新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学习要求,即了解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掌握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表现、特点和缓慢发展的原因,认识由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的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结果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二、确定工三维目标」课程目标是实施课程与教学的依据和灵魂,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规定和引领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掌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表现,具体分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影响;通过分析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状况,提高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史料归纳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采用情景创设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努力实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学会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萌芽对封建因素的冲击及微弱性;认识闭关政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伍,历史的悲剧启迪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三、学情分析与对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进行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情况,知道学生与学习目标的差距,这样才能做出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设计。我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文科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虽有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但缺乏必要的历史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本课内容理论性又较强,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教师采撷相关史料,通过预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深化,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历史认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四、明确『重点难点」.重点: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难点: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和基本特征;近代前夜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逆转。通过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相关知识点整合成两目:一、发展、再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二、缓慢、再缓慢(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中西方对比)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探究:设计学案学案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确考纲要求和学习应该掌握的问题。二是看书填空。学生通过填空熟悉教科书内容,明确和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及考核要点。三是巩固练习。对本课知识进行巩固反思。设计意图:通过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检查落实,实现高效学习。(二)、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新课程背景下,教材虽不再是权威,但无疑还是重要而且便利的教学资源,课本犹如一座富矿,只要深入挖掘,就能彰显价值。所以我用教材中课题下面的小字进行导入,设问“近代前期是什么时间”、“有哪些是发展的表现”、“迟滞又指的是什么”?设计意图:材料简短而具有概括性,利于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课本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概括性认识。(三)新课讲解: 史料教学、深入浅出第一篇:发展、再发展1、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这里我选取的是能够清晰传递相关信息的材料,以材料为依据创设问题:“明清时期的经济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这些材料帮助学生对本目主题形成初步认识。结合材料,学生总结填表: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课件)实践证明,要将历史讲“活”、讲“实”,离不开相关教学内容的具体情节。所以在填表后我又补充一组“明清印象”的史料,一是为学生认识相关问题提供素材,以增加学生认识问题的角度,二是拓宽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教材内容而补充的材料,让学生的视野宽了,思考深了,认识也不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了。同时也为下一子目“资本主义的萌芽”做了铺垫。2、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环境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而且学生每天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能否从课上获得优化了的知识,能否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并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生命价值。所以在资本主义萌芽一目中我选取了紧扣教学主题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材料,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验。出示两段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阅读:问题1:从材料中你能看出苏州的丝织业中出现怎样的新现象?请运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问题2;请根据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征的认识填空:(见课件)问题3:结合材料分析概括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设计意图:本子目内容理论性较强,设计中充分运用材料进行分析思考,着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篇----缓慢、更缓慢1、近代前夜危机的原因----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1)创设情景、设问1:如果你生活在明清之际,在资金、市场、劳动力等方面都具备的条件下,你会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业吗?为什么?分析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2)抑商的表现及影响、海禁的原因及影响。设计意图:以图片、文字材料中的信息创设情景,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基于材料的深入浅出,相信会大大降低核心知识、概念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抑商”与“海禁”理解。2、近代前夜的危机的表现欲在学生脑海中建构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历史”,就不能只让他们背诵和记住别人的思想和结论,必须让他们经历“历史”的建构。在这一目中我注意选取了理性而富有深度的材料,通过厚重的信息让学生获得认知的升华。打出课前收集的图片,并让学生解释所学图片的意义,这样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了解中西方之间的差异,填写表格。(见课件)中学历史教学主要的使命不是教会学生历史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从历史知识中认识、总结、归纳出对现实发展有帮助的智慧,启示、经验、教训。“历史重在鉴而不在于读”。所以填表后设问:“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过‘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为了引导人们向前看’那么同学们不想说点儿什么吗?”组织学生讨论获得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是“倾听”和“适当点拨”,既不能放任学生漫无边际的思考和评述,也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认识和教学意图强加给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是一个可“悟”不可的“灌”的渐进过程。教学设计的视角和意图固然可以高远,但具体的教学实践还是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四、课堂巩固--有效延伸结合学生学案的第四部分,对本课重难点知识进行巩固,使课堂所学得到有效落实,如果这一环节因为时间问题无法在课上完成。可以全部或部分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延伸。纵观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想体现以下的教学思想:1、用阅读来丰富历史课程资源。2、用材料带动教法学法的改进。3、淡化理论性而强化历史味。恳请各位老师、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附件: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一、考纲和课标要求【考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课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三、基础知识输理一、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农业发展①技术:1《》交流涉及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作物:2 大范围扩种;3 、—高产作物引进;广泛4 农耕经济.手工业发展:明中叶以来,5取代官办占据了主导。高度发展.商业发展:6 扩大,大量使用7 ,8 异常活跃;明清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出9 。4.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血 ;综合国力仍保持网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产生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前提)时间:H 以后;地点:在同 地区出现新的回 经营形式。2、含义: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Q—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E ,为0—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13 ”。特征(补):自由雇佣;商品生产;手工工场。3、表现:苏州工匠分19 和20 两种,已形成21 市场;江西122一分工极细,出现把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和效率较高的23 。4、阻碍因素(经济)小农经济:24 、在全国占据主导;官府剥削使农民贫困、25 低下,阻碍了其发育成长。(政治)专制统治①“26 ”政策的打压限制了27 的辐射力和工业化变革。②明清都曾实施国 、—,这种把大量劳动力禁锢在耕地上的经营模式,限制了29 的发展,削弱了回 的驱动力。三、近代前夜的危机1640年,英国开始31,此后西方国家相继完成向32的转变,他们疯狂地掠夺金钱,开辟市场,建立殖民地。中国错过转变契机:33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利用34 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35的契机。中西易位大体定局。三、巩固练习:一1、曾几何时,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明传播天下。但到了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逐渐降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封建制度日益腐朽 D.西方列强的侵扰2、某一学校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列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表( )自耕农地主佃农工人商人占总人口比例11%23%35%21%10%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3、“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4、“世界经济中心地理转移趋势图”显示,18世纪时有西欧(法、英、德)和亚洲(中、印)两个经济中心。下列各项是对此的分析,其中合适的是A.当时欧洲和亚洲处于同等发展水平B.工业革命是出现两大经济中心的根本原因C.中国科技的传播推动了欧洲的发展D.当时的两大经济中心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同5、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领域已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主要表现荏)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②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③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自由劳动力增多④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⑤新的科技发明日新月异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7、徽州少年林光输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林家成员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以下材料是根据林光输所写的日记编制而成。材料一林父与林光输一年生产、生活时间分配表(单位:天)人物生产劳作其他活动外出活动休闲统计林父113(31.8%)96(27.04%)28.5(8.03%)117.5(33.1)355(100%)林光输308(86.7%)22(6.2%)5(1.41%)20(5.63%)355(100%)说明:①林父的“其他活动”主要包括“打杂”、“做风水地”两项。②林光输的“生产劳作”以牧牛为主,占264.5天。材料二林父一年“外出活动”分类统计表(单位:天)项目走亲戚往双岭往重山挖(背)苗竹挑茶往齐春往思口买杂货清华买货往富村买货江村打油往林村买小猪卖茶天数12.513142.52110.5材料三林家“生产劳作”时间分类统计表专项粮食生产蔬菜生产经济作物(茶)其他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